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3-氨基)丙基七异丁基笼形硅氧烷改性聚丙交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汝珍 麻文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2,共4页
采用一(3-氨基)丙基七异丁基笼形硅氧烷(AMPOSS)与丙交酯(D,L-LA),在催化剂Sn(Oct)2作用下原位聚合,合成PLA-AMPOSS纳米杂化粒子,并应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再将其与聚丙交酯(PLA)溶液进行共混,合成PLA/... 采用一(3-氨基)丙基七异丁基笼形硅氧烷(AMPOSS)与丙交酯(D,L-LA),在催化剂Sn(Oct)2作用下原位聚合,合成PLA-AMPOSS纳米杂化粒子,并应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再将其与聚丙交酯(PLA)溶液进行共混,合成PLA/PLA-AMPOSS纳米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AMPOSS与D,L-LA发生了开环共聚,低聚丙交酯成功接枝到AMPOSS表面;复合材料的热重曲线表明PLA-AMPOSS的混入并未改变聚丙交酯树脂的降解机理,且使基体的热稳定性增强;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LA-AMPOSS的引入对聚丙交酯树脂有增强增韧的作用,引入含量在10%和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最大,为34.6MPa和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交酯树脂 笼形硅氧烷 外消旋丙交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氨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改性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福伟 周燕 +2 位作者 沈学宁 黄发荣 杜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0,33,共5页
从苯基三氯硅烷出发,通过水解缩合合成八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PS),经发烟硝酸硝化得到八硝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NPS),再经Pd/C催化还原得到八氨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APS),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以溶液聚... 从苯基三氯硅烷出发,通过水解缩合合成八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PS),经发烟硝酸硝化得到八硝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NPS),再经Pd/C催化还原得到八氨基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APS),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以溶液聚合制备了OAPS/BMI树脂,研究了OAPS含量对OAPS/BMI固化树脂热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OAPS/BMI固化树脂的介电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OAPS含量的上升,OAPS/BMI固化树脂的Tg变化不大,5%失重温度(Td5)下降。含5%质量分数OAPS的OAPS/BMI固化树脂的Tg达到429℃;Td5达到475℃,800℃残重率为51.9%;在7.95 MHz下其介电常数为2.92,tanδ为9.69×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氨基苯基倍半硅氧烷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耐热树脂 热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苯基七聚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娟 李齐方 耿海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82-1986,共5页
通过环戊基三氯硅烷的可控水解,合成出七聚(环戊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化合物1),进一步控制反应物料配比,合成出一取代(三甲基硅氧基)七聚(环戊基)二硅醇(化合物2),化合物2与过量的苯基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含有两个苯基官能团的笼形倍... 通过环戊基三氯硅烷的可控水解,合成出七聚(环戊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化合物1),进一步控制反应物料配比,合成出一取代(三甲基硅氧基)七聚(环戊基)二硅醇(化合物2),化合物2与过量的苯基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含有两个苯基官能团的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化合物3).合成的产物分别用FTIR、1HNMR、29SiNMR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此合成路线可得到高产率的结构清晰的双官能POSS,并提出了合成双官能POSS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官能 倍半硅氧烷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冷结晶及熔融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3 位作者 方少明 张成贵 李亚东 马文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研究表明,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研究表明,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该体系的冷结晶及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APS不会改变PLLA基体结晶的α晶型,但具有异相成核作用,降低了PLLA基体的冷结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由于晶粒熔融重结晶导致PLLA基体熔融单峰分裂成为双峰,并且OCAPS促进了PLLA的熔融重结晶过程,使晶粒结构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聚乳酸 杂化材料 冷结晶 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静 贾天刚 +3 位作者 张成贵 李亚东 闫春绵 马文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107,111,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研究了OCAPS对PLLA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与OCAPS之间形成了氢键,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OC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15%,OCAPS...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笼形氯化氨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乳酸(OCAPS/PLLA)杂化材料,研究了OCAPS对PLLA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与OCAPS之间形成了氢键,OCAPS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OCAPS质量分数由0增至15%,OCAPS/PLLA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54.1℃升至54.5℃,熔融温度(Tm)由149.0℃降至147.6℃,OCAPS的加入没有改变PLLA的热分解温度,但使PLLA的储能模量由2206MPa降至120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聚乳酸 杂化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福伟 周燕 +2 位作者 杭孝东 黄发荣 杜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4,共3页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和烯加成反应,以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和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单体合成了改性BMI树脂,采用FT-IR、DSC、TGA分别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固化行为及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8H8-DABPA-BMI固化树脂...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和烯加成反应,以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和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单体合成了改性BMI树脂,采用FT-IR、DSC、TGA分别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固化行为及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8H8-DABPA-BMI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323℃,热分解温度(5%失重,T5d)为422、800℃热分解残重率为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氢基倍半硅氧烷 二烯丙基双酚A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耐热树脂 树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八聚(羧乙基羰氨基丙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静 李翀 +2 位作者 胡跃磊 王超君 方少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以笼形八聚(γ-氯化铵丙基)倍半硅氧烷(OCAPS)与丁二酸酐为原料进行了酰胺化反应,合成了笼形八聚(羧乙基羰氨基丙基)倍半硅氧烷(OCPS),产率约为60%,产物易溶于DMF(二甲基甲酰胺)和DMSO(二甲基亚砜)等强极性溶剂,微溶于水,不溶于THF(四... 以笼形八聚(γ-氯化铵丙基)倍半硅氧烷(OCAPS)与丁二酸酐为原料进行了酰胺化反应,合成了笼形八聚(羧乙基羰氨基丙基)倍半硅氧烷(OCPS),产率约为60%,产物易溶于DMF(二甲基甲酰胺)和DMSO(二甲基亚砜)等强极性溶剂,微溶于水,不溶于THF(四氢呋喃)和氯仿等有机溶剂,经FT-IR、1 H-NMR和29Si-NMR验证了其化学结构。利用XRD和SEM研究了其聚集态结构,结果表明,OCPS为多晶结构,在本体状态下聚集为微米级的立方体块状颗粒;EDS能谱分析表明,OCPS的各组成元素比例与理论值接近;热重分析表明,OCPS在226℃和511℃有2次较大的失重,分别对应羧基的脱除和有机取代基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笼形聚倍半硅氧烷增强多壁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帅帅 刘琴 徐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4,124,共6页
以笼形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物理分散剂,利用POSS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在水溶液中对MWNTs进行分散。借助紫外吸光度对POSS分散的MWNTs浓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分散液的Zeta电位和离心后上清液中固体物质的质量... 以笼形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物理分散剂,利用POSS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在水溶液中对MWNTs进行分散。借助紫外吸光度对POSS分散的MWNTs浓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分散液的Zeta电位和离心后上清液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分数,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POSS与MWNTs间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POSS可以显著提高MWNTs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且提高程度与其有机官能团R的结构有关。在所采用的五种POSS中,八异丁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POSSC)的分散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优化得到POSSC分散MWNTs的最佳条件,即MWNTs浓度为30mg/L,POSSC和MWNTs的质量比为1。此时,POSSC可较好地吸附在MWNTs表面对其进行分散,得到具有良好稳定性的MWNTs水分散液。该分散方法简单高效且不破坏MWNTs的完整结构,所得分散液可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倍半硅氧烷 分散性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乙烯基硅氧烷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杭孝东 周燕 +2 位作者 沈学宁 黄发荣 杜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7,共4页
采用三氯硅烷水解缩合法合成了含八氢基的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并用T8H8合成了多乙烯基硅氧烷笼形倍半硅氧烷(DVS-POSS)树脂,采用FT-IR、1H-NMR、29Si-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T8H8与二乙烯基硅氧烷(DVS)的加成反应。研究表... 采用三氯硅烷水解缩合法合成了含八氢基的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并用T8H8合成了多乙烯基硅氧烷笼形倍半硅氧烷(DVS-POSS)树脂,采用FT-IR、1H-NMR、29Si-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T8H8与二乙烯基硅氧烷(DVS)的加成反应。研究表明,固化的DVS-POSS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Td5超过530℃;DVS-POSS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在9.75MHz下,ε为3.02,tgδ为2.4×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硅氧烷 二乙烯基硅氧烷 加成反应 耐热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形氢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汤淑兰 杨荣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29,共3页
在控制水含量和体系温度的前提下,在两相溶剂中,三氯硅烷在FeC l3催化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笼形八氢基倍半硅氧烷和十氢基倍半硅氧烷,然后分离、中和干燥、纯化,重结晶后制得八氢基倍半硅氧烷,产率大约19%。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1、H... 在控制水含量和体系温度的前提下,在两相溶剂中,三氯硅烷在FeC l3催化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笼形八氢基倍半硅氧烷和十氢基倍半硅氧烷,然后分离、中和干燥、纯化,重结晶后制得八氢基倍半硅氧烷,产率大约19%。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光谱2、9S i核磁共振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等手段,对它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硅烷 八氢基倍半硅氧烷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LD/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共混熔体的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花东栓 高俊刚 秦江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6,共5页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与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E-POS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切变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性、非牛顿指数和挤出膨胀比的影响;测定了共混物的屈服应力、断裂应力...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与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E-POS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切变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性、非牛顿指数和挤出膨胀比的影响;测定了共混物的屈服应力、断裂应力和断裂伸长率对 E-POSS 含量的依赖性。结果表明,E-POSS 加入量在3%以内和实验温度低于160℃熔体的流动性随切应力增大而变好,假塑性增强,超过3%和高于160℃假塑性降低。PE-LLD/E-POSS 共混物的强度在 E-POSS 含量为3%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倍半硅氧烷 线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行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纳米笼形POSS为交联剂的PHEMA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诺氟沙星的缓释行为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静 胡跃磊 +2 位作者 李翀 李斌 方少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6-301,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单体、笼形八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PS)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P(OVPS-co-HEMA)水凝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差示...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单体、笼形八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PS)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P(OVPS-co-HEMA)水凝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动态黏弹谱仪(DMA)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投料比可以调节P(OVPS-co-HEMA)水凝胶中OVPS的含量;随着OVPS投料比例的增加,水凝胶的交联密度变大,孔洞直径由10~15μm逐渐减小至5~10μm;OVPS的引入增强了水凝胶的力学强度;P(OVPS-co-HEMA)水凝胶对药物诺氟沙星具有良好的控释作用,达到释药平衡的时间为96h,累计释药率最高可达99.56%,可用于接触镜片、人工角膜和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倍半硅氧烷 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基倍半硅氧烷研究进展
13
作者 牟秋红 刘月涛 +2 位作者 陈国文 周传健 王成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0,110,共3页
分别介绍了梯型、笼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及其共聚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重点综述了苯基倍半硅氧烷共聚物研究进展,并对苯基倍半硅氧烷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苯基倍半硅氧烷 苯基倍半硅氧烷 倍半硅氧烷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链含双层倍半硅氧烷的C_2-对称双脯氨酰胺手性聚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在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金瑞 周哲 +3 位作者 周远 卢翠芬 杨桂春 陈祖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68-1973,共6页
以双夹板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DDSQ)和叔丁基氧羰基(Boc)保护的C2-对称双脯氨酰胺为底物,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和脱Boc反应,制得主链含DDSQ的C2-对称双脯氨酰胺手性聚合物催化剂;对其化学结构、分子量及热失重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聚合物... 以双夹板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DDSQ)和叔丁基氧羰基(Boc)保护的C2-对称双脯氨酰胺为底物,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和脱Boc反应,制得主链含DDSQ的C2-对称双脯氨酰胺手性聚合物催化剂;对其化学结构、分子量及热失重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聚合物催化剂应用于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探讨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产物均具有较高的产率和立体选择性,且该催化剂便于分离纯化,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未见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夹板型倍半硅氧烷 C2-对称双脯氨酰胺 手性催化剂 ALDOL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文平 丁伟良 +2 位作者 吕晓勇 俞建 江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为硬段结构物质,聚乙二醇4000为软段物质,1,4-丁二醇为交联剂,在氮气保护的氛围下通过加入不同量的1,3,5,7,9,11,13-苯基-15-二乙醇胺丙基笼形低聚倍半硅氧烷(羟基POSS)合成出POSS改性的聚氨酯(POSS-PU)。采用傅...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为硬段结构物质,聚乙二醇4000为软段物质,1,4-丁二醇为交联剂,在氮气保护的氛围下通过加入不同量的1,3,5,7,9,11,13-苯基-15-二乙醇胺丙基笼形低聚倍半硅氧烷(羟基POSS)合成出POSS改性的聚氨酯(POSS-PU)。采用傅里叶红外技术(FT-IR)、氢谱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和热重分析技术(TGA)及电子拉力试验机对POSS-PU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SS的引入量为10%时,POSS-PU的Tg提高近5℃,Tm提高了10℃,分解温度提高了35℃,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了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低聚倍半硅氧烷 结构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新鑫 樊斌斌 +2 位作者 何小芳 胡蕾阳 刘玉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8,共6页
介绍了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的结构、分类以及POSS改性聚合物力学性能的特点和机理,综述了POSS改性聚合物(包括聚烯烃、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POSS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倍半硅氧烷 聚合物 改性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柔性PI气凝胶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登雄 房光强 +1 位作者 刘金刚 杨士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含咪唑环的芳香族二胺,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4-APBI)或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3-APBI)为聚合单体,以八(氨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OAPS)为交联剂,采用超临界CO2干燥工艺制备了两种PI... 以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含咪唑环的芳香族二胺,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4-APBI)或2-(3-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3-APBI)为聚合单体,以八(氨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OAPS)为交联剂,采用超临界CO2干燥工艺制备了两种PI气凝胶,PIA-1(BPDA/4-APBI/OAPS)与PIA-2(BPDA/3-APBI/OAPS)。研究表明,制备的PI气凝胶具有纳米串珠状的微观结构,其泡孔最可几孔径分别为22nm(PIA-1)与14 nm(PIA-2)。PIA-1与PIA-2的密度分别为0.105和0.080 g/cm3,BET表面积分别为693和302 m2/g。此外,制备的PI气凝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耐热稳定性,T g超过了350℃,T5d超过了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气凝胶 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 超临界CO2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对壳聚糖膜的阻湿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琴 吴帅帅 徐丹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以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Octa TMA POSS)为填料,制备壳聚糖基复合膜,对壳聚糖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改善。方法采用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复合膜,测定其水蒸气透过系数、表面接触角、溶胀度、溶解度、吸附等温... 目的研究以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Octa TMA POSS)为填料,制备壳聚糖基复合膜,对壳聚糖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改善。方法采用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复合膜,测定其水蒸气透过系数、表面接触角、溶胀度、溶解度、吸附等温曲线、拉伸性能、成膜液流变性能、微观形貌和X射线衍射等。结果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可提高复合膜对水分子的阻隔性,尤其是质量分数为3%时,其水蒸气透过系数下降了15.9%。同时,壳聚糖薄膜的力学性能也得到改善,在质量分数低于5%时,壳聚糖薄膜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可同时得到提高。结论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可改善壳聚糖薄膜的阻湿性能和力学性能,可大大提升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甲基铵基聚倍半硅氧烷 壳聚糖 复合膜 阻湿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乳液法制备OVPOSS/PS复合材料及其热性能
19
作者 王文平 揭晓晓 +3 位作者 费明 查文兵 沈强 江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11,共4页
以工业级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硅烷水解法合成出低成本的八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VPOSS),并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制备了OVPOSS/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X射线衍射(XRD... 以工业级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硅烷水解法合成出低成本的八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VPOSS),并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成功地制备了OVPOSS/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OVPOSS和OVPOSS/PS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TEM)观察到OVPOSS/PS复合粒子微球粒径约为300nm,而且POSS分子在聚苯乙烯基体中分散性较好。此外,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TGA)测试结果表明,由于POSS的引入,形成的交联网络结构的OVPOSS/PS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比纯PS的提高了40℃、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倍半硅氧烷 聚苯乙烯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正辛基POSS纳米复合材料流变、力学性能与结晶行为
20
作者 高俊刚 曹新鑫 +1 位作者 袁瑞 胡文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8,共5页
为研究正辛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POSS)对等规聚丙烯(iPP)的改性作用,合成了O-POSS并将其与iPP共混制备了iPP/O-POS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POSS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O-POSS的加入可改善iPP的流动... 为研究正辛基笼形倍半硅氧烷(O-POSS)对等规聚丙烯(iPP)的改性作用,合成了O-POSS并将其与iPP共混制备了iPP/O-POS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POSS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O-POSS的加入可改善iPP的流动性,熔体假塑性增强;加入O-POSS后复合材料的球晶尺寸变小,熔点和结晶度提高,且有助于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O-POSS含量为4%~6%(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倍半硅氧烷 流变行为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