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辉 袭锴 +3 位作者 葛仁杰 贾叙东 余学海 陈庆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共5页
综述了POSS的合成和研究进展,介绍了POSS改性聚合物材料的基本特点、机理和最新应用进展,并对POSS在低介电常数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复合材料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氰酸酯树脂杂化材料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1 位作者 裴建中 陈栓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3,共4页
采用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双酚A二氰酸酯(BADCy),研究了不同含量的POSS对BADCy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反应性,研究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湿热性能。结果... 采用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双酚A二氰酸酯(BADCy),研究了不同含量的POSS对BADCy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反应性,研究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湿热性能。结果表明,BADCy/POSS杂化材料具有比BADCy低的介电常数,有望用作高性能印刷线路板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二氰酸酯 笼型倍半硅氧烷 杂化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1 位作者 方长青 裴建中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2,46,共4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采用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NH2)改性环氧树脂。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POSS(5%、10%、20%和30%)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经反应得到一系列杂化树脂;然后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作为固化剂固化得到含POSS...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采用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NH2)改性环氧树脂。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POSS(5%、10%、20%和30%)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经反应得到一系列杂化树脂;然后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作为固化剂固化得到含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对杂化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进行研究,并采用SEM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OSS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当POSS含量为10%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SEM分析表明"裂纹钉锚"和"裂纹诱导"两种增韧机理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 杂化材料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解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昆 张卡 +1 位作者 沈敏敏 胡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84,共4页
探讨了环氧树脂(EP)/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机理。利用锥形量热计研究了EP以及EP/POSS的燃烧行为,发现POSS可有效降低E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以及总热释放。热失重-红外联用测试结果表明,虽然EP与EP/POSS热裂... 探讨了环氧树脂(EP)/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机理。利用锥形量热计研究了EP以及EP/POSS的燃烧行为,发现POSS可有效降低E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以及总热释放。热失重-红外联用测试结果表明,虽然EP与EP/POSS热裂解产物种类相似,但EP/POSS气相产物均出现在较高温度下,这是由于POSS的存在延迟了EP热解产物的释放,并且在高温下形成了稳定性良好的含硅杂化炭层。此炭层可有效阻止热量与氧传递,从而在燃烧的过程中阻止下部材料进一步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笼型倍半硅氧烷 阻燃 热降解 热失重-红外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建莉 林杉 +3 位作者 郭威男 陈春银 张淑娴 王标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0,101,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LA/EVO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和分析了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结果表明:EVO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储能模量...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LA/EVO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和分析了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结果表明:EVO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储能模量,但对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无明显影响;当EVOS质量含量为0.5%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储能模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3%和7 35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孟二辉 田春蓉 +1 位作者 黄奕刚 王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7-29,42,共4页
介绍了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近10年的研究中引起了极大关注。阐述了POSS单体的结构特点及官能化POSS的合成,并指出了POSS聚合物在催化剂、发光材料、介电材料等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 合成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形态分析及对杂化材料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白雪涛 孙国恩 +4 位作者 管东波 牟建新 刘博 江春梅 张春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6-860,共5页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塑料球压痕硬度计、高温高速摩擦磨损测试仪和悬臂梁冲击实验等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VPOSS以晶体状态存在于PMMA树脂中.通过DSC热性能曲线、FOX方程和Gordon-Talyor方程曲线发现,当POSS含量较高时,PMMA-POSS杂化体系能够发生相分离,对杂化材料的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晶体聚集体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4,4′-二氨基二苯砜体系的等温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4
8
作者 高俊刚 董双良 +1 位作者 蒋超杰 董喜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7-791,共5页
应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砜(DDS)固化笼型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POSSER)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测定了固化反应热,得出了不同温度下固化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固化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固化反... 应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砜(DDS)固化笼型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POSSER)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测定了固化反应热,得出了不同温度下固化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固化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固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程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固化反应在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进行,等温固化反应遵从自催化反应机理,用Kamal方程可很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固化反应的自催化过程,拟合得到其反应动力学参数k1、k2、m、n,k1和k2对应的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9.67和59.8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环氧树脂 二氨基二苯砜 固化反应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沙宝祥 谭军 +1 位作者 王华金 俞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90,共3页
以氯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甲醇、氯仿和石油醚为混合溶剂,在浓盐酸和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缩合制备了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CM-POSS)。利用FT-IR、GPC、1 H-NMR、29Si-NMR和XRD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A研... 以氯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甲醇、氯仿和石油醚为混合溶剂,在浓盐酸和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缩合制备了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CM-POSS)。利用FT-IR、GPC、1 H-NMR、29Si-NMR和XRD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A研究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产物为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且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三氯硅烷 水解缩合 表征 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法合成乙烯基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敬辉 张凯 +1 位作者 吴菊英 袁仲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0-62,共3页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原材料,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对其进行乙烯基取代,得到含乙烯基的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原材料,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对其进行乙烯基取代,得到含乙烯基的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 乙烯基 合成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稳定的乳液聚合及其Pickering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玉秀 彭军 +2 位作者 许凯 林伟鸿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2,37,共6页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 以立方笼型八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倍半硅氧烷(CMSQ-T8)纳米粒子为稳定剂,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在添加少量有机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条件下制备了稳定的聚苯乙烯/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PS/CMSQ-T8)乳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对乳液微球的粒径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CMSQ-T8含量对微球粒径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CMSQ-T8乳液粒径均一,乳液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粒径和Zeta电位随CMSQ-T8含量的增多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MSQ-T8位于PS表面形成壳层,起到稳定乳液的作用,具有Pickering效应,且可能与核壳界面处的苯乙烯发生了共聚而增强乳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笼型倍半硅氧烷 乳液聚合 Pickering效应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笼型倍半硅氧烷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的合成及在改性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超 高俊刚 +2 位作者 韩宏哲 陈世辉 王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5,共5页
合成了具有不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含量和不同芯壳比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ACR)树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CR乳胶粒子的形态;用动态力学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ACR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质;测试了PVC/ACR共... 合成了具有不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含量和不同芯壳比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ACR)树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CR乳胶粒子的形态;用动态力学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ACR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质;测试了PVC/ACR共混物的塑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AP-POSS在ACR芯中参与接枝和交联反应;MAP-POSS加入量为单体质量5%和10%时,壳层有最高的玻璃化转温度;芯/壳比为1∶1时,ACR粉末效果较好;PVC/ACR共混物材料塑化时间随ACR的含量增加而缩短,而塑化扭矩增大;ACR加入量为m(ACR)/m(monomer)=11/100时共混材料具有最大的冲击强度,较未加时提高了72.9%,比不含增塑剂的纯PVC提高了3.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笼型倍半硅氧烷 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煜平 黄云欣 +1 位作者 李阳苹 刘治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192,共3页
以盐酸为催化剂,四氢呋喃为溶剂,KH-560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含有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1)来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利用红外、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笼型结构。性能测试表明:5%的P-1可将热分解温度较纯环氧树脂... 以盐酸为催化剂,四氢呋喃为溶剂,KH-560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含有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1)来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利用红外、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笼型结构。性能测试表明:5%的P-1可将热分解温度较纯环氧树脂提高74℃,残碳率由13.5%升高到26.5%。当P-1添加量为15%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到123.9℃,冲击强度达到32kJ/m2,弯曲强度达到46MPa,综合改性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环氧树脂 增韧 耐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9-182,共4页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类引人注目的新型纳米材料。POSS独特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赋予其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的耐热性、力学性能、良好的介电性能及光学性能等,展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首先介绍了POSS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然后详细综...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类引人注目的新型纳米材料。POSS独特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赋予其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的耐热性、力学性能、良好的介电性能及光学性能等,展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首先介绍了POSS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然后详细综述了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将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分成三官能团硅烷的水解缩聚反应法、顶端-带帽法、硅氢化反应法、侧基转化法和POSS的结构重排法等5种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合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环氧树脂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热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顾嫒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40,共3页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性能,采用具有氨基官能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首先通过POSS与EP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树脂;然后固化杂化树脂,得到POSS/EP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中研究了杂化树脂的凝胶特性和杂化材料的热性能,...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性能,采用具有氨基官能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首先通过POSS与EP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树脂;然后固化杂化树脂,得到POSS/EP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中研究了杂化树脂的凝胶特性和杂化材料的热性能,包括热变性温度(HDT)、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高温热分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OSS可以使EP的凝胶时间延长;当POSS质量分数在10%以内时,杂化材料的HDT和T_g随着POSS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POSS的引入可显著提高EP的热稳定性,EP的起始热分解温度Ti为359℃,而杂化材料EP5、EP10和EP20的T_i分别为383.97℃、389.30℃和39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环氧树脂 杂化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催化合成乙烯-笼型倍半硅氧烷杂化共聚物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贺新 张浩 +2 位作者 张春雨 郝秀峰 张学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50-1853,共4页
通过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Cp2ZrCl2)催化剂和改良的甲基铝氧烷(MMAO)助催化剂,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共聚物.研究了2种具有不同单乙烯基反应基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与乙烯的聚合.对共聚产物的结构、热力学性质、分子量及其分布等... 通过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Cp2ZrCl2)催化剂和改良的甲基铝氧烷(MMAO)助催化剂,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共聚物.研究了2种具有不同单乙烯基反应基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与乙烯的聚合.对共聚产物的结构、热力学性质、分子量及其分布等进行了研究.共聚单体(POSS)的插入率在0.01%~0.30%之间,随着共聚单体在共聚物中摩尔分数的增大,聚合物的熔点和熔解热降低.共聚物的热重分析结果显示,乙烯-POSS共聚物拥有更高的热分解温度以及较高的热分解残留量.随着POSS的加入,聚合物的分子量明显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共聚物 纳米复合材料 乙烯 笼型倍半硅氧烷 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法制备聚苯乙烯/笼型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平 费明 +1 位作者 俞建 江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149,共4页
以工业级的3-氯丙基三氯硅烷和七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钠为原料,通过顶端封角法合成了含有一个3-氯丙基、七个苯基的单官能团POSS(3-氯丙基POSS),并以其作为聚苯乙烯的添加剂,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POSS/PS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转... 以工业级的3-氯丙基三氯硅烷和七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钠为原料,通过顶端封角法合成了含有一个3-氯丙基、七个苯基的单官能团POSS(3-氯丙基POSS),并以其作为聚苯乙烯的添加剂,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POSS/PS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 ^(29)Si-NM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中间产物和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聚苯乙烯(PS)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OSS分子能成功地接枝到聚苯乙烯主链上,且POSS分子以分子级水平均匀分散在聚苯乙烯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接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EP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剑 刘蓬 +2 位作者 刘鹏 蔡宇 吴广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23,27,共5页
以三乙烯四胺(TETA)为固化剂,采用共混法制备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环氧树脂(EP)杂化材料。研究了环氧基POSS含量对杂化材料的固化反应、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等影响,并对杂化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 以三乙烯四胺(TETA)为固化剂,采用共混法制备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环氧树脂(EP)杂化材料。研究了环氧基POSS含量对杂化材料的固化反应、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等影响,并对杂化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G-POSS的引入提高了EP的反应活性,制备的杂化材料透明性良好,力学性能、介电性等都有所提高;且当m(G-POSS)m∶(EP)=20 1∶00时,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力学强度和刚性提高较为明显,且其断面形貌呈韧性断裂。其拉伸强度为67.8 MPa、断裂伸长率为3.44%、弯曲强度为116.7 MPa,与纯EP相比,分别提高了83.20%、320.13%、4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环氧树脂 杂化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对氰酸酯树脂的增韧改性及固化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焦剑 汪雷 +1 位作者 苗杰 徐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6,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韧性氰酸酯树脂(CE)/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POSS能提高CE的固...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韧性氰酸酯树脂(CE)/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POSS能提高CE的固化反应速率,增加材料的韧性;当G-POSS的含量为7份时,改性树脂固化物的冲击强度最高,达到23.8kJ/m2,与CE相比提高了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 笼型倍半硅氧烷 增韧 固化反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合成及性质
20
作者 何辉 张宇 +1 位作者 史燕南 路维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30,共4页
含氟笼型倍半硅氧烷(F-POSS)有规整的纳米级立体结构,具有有机硅、有机氟的优点,同时具有疏水疏油的优良性质,近年来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以国产化、低成本的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经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 含氟笼型倍半硅氧烷(F-POSS)有规整的纳米级立体结构,具有有机硅、有机氟的优点,同时具有疏水疏油的优良性质,近年来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以国产化、低成本的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经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该合成工艺简单、产物产率高且具有含8个侧链的特殊支化长链结构.FT-IR、XRD、TGA/DSC表征及接触角测试表明,此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易溶于有机溶剂,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20℃,具有良好的耐热阻燃性质;水接触角为139.5°,具有超疏水疏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氟庚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合成 耐热阻燃 疏水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