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G新型时延多普勒通信范式:OTFS的技术优势、设计挑战、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6
1
作者 廖勇 罗渝 荆亚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1842,共16页
在未来的通信网络中,被广泛期待的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Sixth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6G)技术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超高可靠通信问题。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 在未来的通信网络中,被广泛期待的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Sixth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6G)技术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超高可靠通信问题。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技术克服了传统通信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多径和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为实现6G超高可靠通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该文首先介绍了OTFS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干扰与优势分析。然后,归纳分析了OTFS技术在同步、信道估计、信号检测技术上的研究现状。接着,从车联网、无人机、卫星通信、海洋通信4个典型应用场景分析了OTFS的应用趋势。最后,从降低多维匹配滤波器、相位解调和信道估计、硬件实现的复杂度和提高对时频资源的高度利用4个角度探讨了未来研究OTFS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 正交时频空间 延迟-多普勒域 同步 信道估计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林粤伟 张奇勋 +4 位作者 尉志青 李兴旺 刘凡 范绍帅 王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6G,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6G,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进行归纳,对国内外近年相关硬件设计研究及其验证情况进行综述,关注通信感知两种系统对硬件的需求矛盾、带内全双工(IBFD)自干扰消除(SIC)、功放(PA)效率、电路性能对建模要求更高等硬件设计挑战。首先,总结、比较已有研究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收发信机架构设计。然后,介绍、分析现有通信感知一体化带内全双工自干扰抑制方案、低峰均功率比(PAPR)波形与高性能PA设计、器件高精度建模方法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所面临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带内全双工 软件无线电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通信感知一体化车联网研究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林粤伟 王溢 +1 位作者 张奇勋 尉志青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3-974,共12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是第5.5代、第6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物联网,以及车辆与一切互联的车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车联网与汽车自动驾驶作为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相关关键技术需要深入研究,以推动智能交通... 通信感知一体化是第5.5代、第6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物联网,以及车辆与一切互联的车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车联网与汽车自动驾驶作为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相关关键技术需要深入研究,以推动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通信感知一体化车联网的研究背景与应用场景,然后对国内外近期通信感知一体化车联网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网络架构、波形设计、干扰与资源管理、波束管理、硬件设计与验证等五个方面展开综述,最后对通信感知一体化车联网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以及相关的技术挑战进行展望,提出车联网通感一体化基础研究、车联网专用一体化波形设计、车联网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等三个建议的研究方向并总结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车联网 无人自动驾驶 硬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徐金雷 赵俊湦 +2 位作者 卢华兵 蒋旭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2-1683,共12页
面对第6代移动通信(6G)网络立体覆盖的互联感知需求和无线设备广泛接入造成的频谱稀缺问题,基于无人机(UAV)的机动性和智能反射面(IRS)重构无线传播环境特性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可实现立体网络空间中通信和感知功能的相互协同,有效提... 面对第6代移动通信(6G)网络立体覆盖的互联感知需求和无线设备广泛接入造成的频谱稀缺问题,基于无人机(UAV)的机动性和智能反射面(IRS)重构无线传播环境特性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可实现立体网络空间中通信和感知功能的相互协同,有效提升频谱效率和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满足6G万物智联的无线网络愿景。该文针对6G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网络架构展开综述。首先,概述了6G网络愿景和通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并讨论基于UAV和IRS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的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性能指标。然后,探讨了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太赫兹、无线携能通信、人工智能、隐蔽通信和有源反射面等6G关键前沿技术在基于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网络中的潜在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6G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多维扩展 通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的通感算智融合:关键技术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新奕 费泽松 +1 位作者 周一青 胡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8-908,共21页
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物联网新兴业务对通信速率、感知精度、计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算力网络的发展与通信网络内生感知与内生智能能力的挖掘为构建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的物联网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首先结合未来业务概述了物联网对通... 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物联网新兴业务对通信速率、感知精度、计算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算力网络的发展与通信网络内生感知与内生智能能力的挖掘为构建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的物联网奠定扎实基础。该文首先结合未来业务概述了物联网对通信、感知、计算、智能4个功能的需求;然后基于对物联网典型特征分析,阐述4项关键技术的技术原理、方法,提出通感算智一体物联网新范式,总结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技术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智能融合 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 物联网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码多址接入多用户检测算法综述 被引量:9
6
作者 雷菁 王水琴 +1 位作者 黄巍 彭小洹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57-2770,共14页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是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具备高频谱效率和大连接特性。多用户检测是SCMA系统的关键问题,而如何降低检测算法的复杂度成为多址接入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从影响算法复杂度的不同因素入手,分类综述了现有多用户检...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是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具备高频谱效率和大连接特性。多用户检测是SCMA系统的关键问题,而如何降低检测算法的复杂度成为多址接入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从影响算法复杂度的不同因素入手,分类综述了现有多用户检测算法并对几种典型算法进行了原理剖析和性能对比。同时,指出了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的改进思路。最后总结并探讨了SCMA检测算法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稀疏码多址接入 多用户检测 消息传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