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后文革”时代的死亡哲学:《蓝风筝》探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祖群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1期1-5,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北京文化多样性研究:逻辑
案例与政策"(编号:2013D005019000005)
+2 种基金
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研究基地项目"文化多样性:逻辑关系
案例与政策研究"(编号:BWSK20130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首都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编号:13ZDA07)成果之一
-
文摘
一、第五代导演特征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创作具有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例如都是20世纪50年代出生,都是1977、1978年级北京电影学院大学生,都将电影语言的实验作为突破口,都是从广西、陕西、四川等边缘省份起步再转战北京).“第五代”导演群体最显著共同特征是以民族独有方式实现电影本体的艺术回归,得心应手地运用现代镜语体系与叙事方式,将再现、摹仿、写实的西方美学与表现、抒情、写意的中国美学有机地熔为一炉,通过现代文化反思把握中华美学传统的丰富内涵,呈现出中华民族性与国际性和谐统一的影视文化品格[1].他们虽有着如此多的“相同”,但他们作品内部也有着着“截然不同”的内部差异,突出表现为三种类型:陈凯歌的“反思型”、张艺谋的“民俗型”、吴子牛的“战争型”等.
-
关键词
影片
铁头
第五代导演
第5代导演
电影导演
田壮壮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电影高科技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挑战
- 2
-
-
作者
王志敏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0年第3期47-50,共4页
-
-
关键词
美国
特写镜头
第五代导演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第5代导演
电影导演
特技演员
电影演员
艺术观念
高科技
-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