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第2代Curve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去噪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居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7-209,共3页
提出基于第2代Curve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去噪算法,克服小波变换在表达彩色图像边缘的方向特性等方面的内在缺陷。该算法适合分析二维彩色图像中的曲线或直线状边缘特征,且具有较高的逼近精度和稀疏表达能力。通过Matlab对512×512的L... 提出基于第2代Curve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去噪算法,克服小波变换在表达彩色图像边缘的方向特性等方面的内在缺陷。该算法适合分析二维彩色图像中的曲线或直线状边缘特征,且具有较高的逼近精度和稀疏表达能力。通过Matlab对512×512的Lena和Babon彩色图像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视觉效果和性能指标方面都优于小波和Ridgelet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代curvelet变换 彩色图像去噪 小波变换 RIDGELET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和ProbShrink算法的红外图像背景抑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琰 张晔 +1 位作者 谷延锋 仲伟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88-1994,共7页
为了提高红外复杂背景下弱小目标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和ProbShrink算法的红外图像背景抑制新方法。弱小目标在二代Curvelet变换后表现为高频信息,而二代Curvelet系数表示了边缘信息的稀疏,抑制其低频系数即能很... 为了提高红外复杂背景下弱小目标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和ProbShrink算法的红外图像背景抑制新方法。弱小目标在二代Curvelet变换后表现为高频信息,而二代Curvelet系数表示了边缘信息的稀疏,抑制其低频系数即能很好地去除大部分复杂背景。本文通过对高频子带系数单一分布和联合分布的分析,确定包含目标信息的子带位置,利用ProbShrink算法对高频系数中的背景系数进行有效地缩减。实验结果显示,对输入信噪比为4.16 dB的复杂云层进行背景抑制后,其输出信噪比能达到40.04 dB,优于小波和二代Curvelet的方法,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很好地抑制红外图像背景,保留弱小目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背景抑制 curvelet变换 ProbShrin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强 郭宝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30-113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二代Curvetlet变换遥感图像融合算法.将具有高空间分辨力的Pan图像与Ms图像的待融合波段图像进行直方图匹配,并对直方图匹配后的Pan图像与待融合波段Ms图像分别进行Curvelet变换分解,得到各自的低频子带系数和各带通方... 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二代Curvetlet变换遥感图像融合算法.将具有高空间分辨力的Pan图像与Ms图像的待融合波段图像进行直方图匹配,并对直方图匹配后的Pan图像与待融合波段Ms图像分别进行Curvelet变换分解,得到各自的低频子带系数和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采用一定的融合规则对Curvelet变换系数进行组合得到融合图像的Curvelet系数;最后对组合后的系数进行Curvelet重构得到该波段具有高空间分辨力的Ms图像.对IKONOS卫星遥感图像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亮度-色调-饱和度彩色空间变换融合算法相比,该算法使融合后的Ms图像整体光谱保持度提高了10.54%,而与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算法相比,其空间质量提高了0.81%~1.12%,有效解决了基于亮度-色调-饱和度彩色空间变换融合算法中光谱失真严重和基于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中空间质量较低的缺点,使得融合后的Ms图像在最大可能地保持原始Ms图像光谱特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融合图像的空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第二curvelet变换 多光谱图像 全色波段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居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3期114-116,126,共4页
针对小波变换对彩色图像增强算法诸多问题,提出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它克服了小波变换在表达彩色图像边缘的方向特性等方面的内在缺陷,更加适合分析二维图像中的曲线或直线状边缘特征。阐述了第二代Curvelet变换... 针对小波变换对彩色图像增强算法诸多问题,提出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它克服了小波变换在表达彩色图像边缘的方向特性等方面的内在缺陷,更加适合分析二维图像中的曲线或直线状边缘特征。阐述了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基本原理,通过对512×512的Lena和Babon彩色图像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彩色图像具有很好的增强效果,提高了彩色图像的对比度,降低了噪声,同时也较好地保留了边缘信息,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从性能指标都优于小波和Ridgelet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curvelet变换 彩色图像增强 小波变换 脊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近似度制约规则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尹振鹤 朱辉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9,共8页
为了提高遥感图像的融合质量,消除模糊与不连续效应,设计了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近似度制约规则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通过HSV变换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分解,获取其亮度子图。引入二代Curvelet变换,对全色图像与亮度子图进行精细分解,求取... 为了提高遥感图像的融合质量,消除模糊与不连续效应,设计了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近似度制约规则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通过HSV变换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分解,获取其亮度子图。引入二代Curvelet变换,对全色图像与亮度子图进行精细分解,求取图像的高频与低频系数。利用图像的对角信息改进空间频率模型,求取全色图像低频系数的注入因子,并将全色图像的低频系数注入到亮度子图对应的低频系数中,获取融合低频系数。利用结构相似度模型对不同高频系数进行近似度测量,建立近似度制约规则,获取融合高频系数。通过对融合系数实施Curvelet和HSV反变换,获取融合的遥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较已有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而言,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融合质量,包含了更多的光谱与空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融合 curvelet变换 空间频率 近似度制约规则 结构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Curvelet变换与像素能量特征对比度结合的医学图像算法融合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代茵 王宇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60-2762,共3页
针对传统的多尺度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大多没有突出待融合图像的特征,在图像细节信息较丰富情况下,并没有突出图像边缘等较多信息,融合效果并不理想的特点,提出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与像素能量特征对比度结合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源图像... 针对传统的多尺度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大多没有突出待融合图像的特征,在图像细节信息较丰富情况下,并没有突出图像边缘等较多信息,融合效果并不理想的特点,提出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与像素能量特征对比度结合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源图像经第二代Curvelet变换后,其低频部分采用基于窗口的融合算法,高频部分采用每个窗口的Curvelet能量系数取最大的融合算法,最后通过Curvelet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图像包含源图像的信息量大,对源图像的边缘结构保持最好,与源图像信息相关程度较高且差异性较少,实验结果远优与传统的图像融合方法 PA法(像素平均法)、拉氏(Laplace)法、DWT(小波变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融合 第二curvelet变换 像素特征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Curvelet和PCA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
7
作者 赵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和PCA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低分辨率多光谱图像进行PCA变换得到各个主成分,然后对高分辨率图像和低分辨率图像的前三个主分量进行Curvelet变换,并进行系数调整实现融合。最终得到PCA反变换后的融...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和PCA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低分辨率多光谱图像进行PCA变换得到各个主成分,然后对高分辨率图像和低分辨率图像的前三个主分量进行Curvelet变换,并进行系数调整实现融合。最终得到PCA反变换后的融合图像。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优于传统的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curvelet变换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耦合二维因子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明 李宏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39-245,共7页
目的为了解决当前图像融合算法在融合过程中忽略了低频系数中所包含的图像细节信息,导致其输出的融合图像存在间断以及模糊效应的不足,方法提出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耦合二维因子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具有多尺度以及多方向特性的二... 目的为了解决当前图像融合算法在融合过程中忽略了低频系数中所包含的图像细节信息,导致其输出的融合图像存在间断以及模糊效应的不足,方法提出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耦合二维因子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具有多尺度以及多方向特性的二代Curvelet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快速的分解,以获取源图像精细的低频以及高频系数。引入低频系数的信息熵以及区域方差特征来构造二维因子,对低频系数所包含的信息量以及图像的变化程度进行度量,以完成低频系数的融合。随后,利用高频系数的平均梯度特征,构造信息融合规则,完成高频系数的融合,提高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含有量。最后,利用像素点的R,G,B值,构造颜色校正因子,对融合图像进行颜色修正,以获取色彩效果较好的融合图像。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当前图像融合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强的细节表达能力,其输出的融合图像具有更好的清晰度及视觉效果。结论所提算法拥有较好的融合质量,能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与分辨率,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curvelet变换 信息熵 区域方差 平均梯度 二维因子 低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rvelet变换的缺失地震数据插值方法 被引量:38
9
作者 刘国昌 陈小宏 +2 位作者 郭志峰 刘华锋 高建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7-246,159,共10页
Curvelet变换具有局部性、多尺度性和多方向性,在处理非稳态地震信号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利用Curvelet变换的压缩特性重建缺失的地震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稀疏变换的缺失地震数据插值的基本原理,在反问题正则化理论框架下,针对L2... Curvelet变换具有局部性、多尺度性和多方向性,在处理非稳态地震信号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利用Curvelet变换的压缩特性重建缺失的地震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稀疏变换的缺失地震数据插值的基本原理,在反问题正则化理论框架下,针对L2范数约束和L1范数约束条件,分析了两种约束的差异,着重阐述了基于Curvelet变换的L1范数约束的插值方法,其优点在于对非线性同相轴不需要分窗口处理,并将凸集投影算法(POCS)引入到Curvelet变换的插值方法中,通过采用按指数规律衰减的阈值参数加快了迭代收敛的速度。理论和实际算例验证了Curvelet变换插值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重建 curvelet变换 凸集投影 L2范数 L1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rvelet变换和PCA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地质构造信息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云开 董胜光 彭悦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8,39,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能量规则的第二代Curvelet变换和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的影像融合方法。实验表明,和其他方法相比,提出的新方法能把两种影像的优点集中在一张影像上,得到的融合影像清晰度高,地质构造可解译程度高,能提供更细致准确的...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能量规则的第二代Curvelet变换和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的影像融合方法。实验表明,和其他方法相比,提出的新方法能把两种影像的优点集中在一张影像上,得到的融合影像清晰度高,地质构造可解译程度高,能提供更细致准确的地层岩体、线性和环形构造信息,对矿产资源评价和成矿预测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能量规则 第二curvelet变换 影像融合 构造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rvelet变换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庆敏 欧阳欢 辜道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7-400,共4页
针对小波只能反映信号的点奇异性,无法实现人脸图像面部轮廓和五官曲线信息的最优稀疏表示,提出了一种基于第2代Curvelet的人脸识别算法.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第2代Curvelet变换,分解得到表征人脸基本信息的低频系数,再利用双向2维主成分... 针对小波只能反映信号的点奇异性,无法实现人脸图像面部轮廓和五官曲线信息的最优稀疏表示,提出了一种基于第2代Curvelet的人脸识别算法.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第2代Curvelet变换,分解得到表征人脸基本信息的低频系数,再利用双向2维主成分分析((2D)2PCA)进行降维,并结合最近邻算法进行人脸识别.以ORL人脸数据库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识别率和更短的识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人脸识别 第2curvelet 双向2维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压缩传感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坤涛 郭振龙 贺文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10期57-61,共5页
为了在无训练集的情况下,改善单帧退化图像的分辨率,实现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和快速迭代收缩阈值法(FIST)的压缩传感超分辨率重建算法(Curvelet-FIST)。算法首先对低分辨率图像建立伪星形采样的采样方式,利用压缩传感理论,在Curvele... 为了在无训练集的情况下,改善单帧退化图像的分辨率,实现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和快速迭代收缩阈值法(FIST)的压缩传感超分辨率重建算法(Curvelet-FIST)。算法首先对低分辨率图像建立伪星形采样的采样方式,利用压缩传感理论,在Curvelet变换域,通过快速迭代收缩阈值法由采样值恢复出高分辨率图像。仿真实验表明,此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比传统的插值算法以及基于Wavelet变换和FIST的压缩传感重建算法(Wavelet-FIST)有更高的峰值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传感 超分辨率 curvelet变换 快速迭阈值法 星形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rvelet变换的低分辨率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慧 孙万春 +2 位作者 史君华 杨馨竹 郑集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168,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大多公共场所都配备监控设备,用以对出现行人及行为的监控,通过监控识别人脸是人脸识别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后也将进一步发展。为减少视频数据的空间占比,目前市场大部分采用低分辨率的存储方式来存放视频数据,这...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大多公共场所都配备监控设备,用以对出现行人及行为的监控,通过监控识别人脸是人脸识别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后也将进一步发展。为减少视频数据的空间占比,目前市场大部分采用低分辨率的存储方式来存放视频数据,这对人脸的识别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该类问题,首先利用Curvelet变换,对人脸多维空间特征进行数据采集,再利用2DPCA进行降维,最后以最近邻分类器识别,使用人脸数据图片库进行实验比对,完成人脸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实时检测的基础上提高对低分辨率环境下的人脸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velet变换 2DPCA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自适应方法的柱面共形阵2D DOA估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状和 韩东 刘德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9,共4页
针对柱面共形阵的二维波达方向(2D DOA)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自适应方法的柱面共形阵2D DOA估计算法。首先,通过欧拉旋转变换公式将柱面共形阵全局直角坐标系变换为单元局部直角坐标系,建立柱面共形天线阵列流型;然后,将感兴趣区... 针对柱面共形阵的二维波达方向(2D DOA)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自适应方法的柱面共形阵2D DOA估计算法。首先,通过欧拉旋转变换公式将柱面共形阵全局直角坐标系变换为单元局部直角坐标系,建立柱面共形天线阵列流型;然后,将感兴趣区域内信号源所有可能存在的位置通过划分二维网格的形式来表示,利用迭代自适应算法(IAA)估计出每个潜在位置对应的信号源能量;最后,绘制能量谱图,谱峰对应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即为二维波达方向的估计值。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证明,所提算法不需要额外的参数匹配,简化了估算步骤,在短快拍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柱面共形阵的2D DOA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面共形阵 2D DOA估计 坐标系变换 信号源能量估计 自适应算法 能量谱绘制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燃料棒芯块^(235)U丰度检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胡泽成 侯龙 刘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核燃料棒中UO_(2)芯块的^(235)U丰度检测是保证核反应堆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根据铀样品能谱谱形,通过迭代拟合算法精确选取目标信号的能量范围,减少了测量精度受UO_(2)芯块年龄的影响,扩大了目标信号能量选取范围,基于小波变换法,过滤... 核燃料棒中UO_(2)芯块的^(235)U丰度检测是保证核反应堆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根据铀样品能谱谱形,通过迭代拟合算法精确选取目标信号的能量范围,减少了测量精度受UO_(2)芯块年龄的影响,扩大了目标信号能量选取范围,基于小波变换法,过滤无关频率信号,提高了突变信号的识别精度,进一步提高了检测速度。通过模拟存在异常丰度芯块燃料棒检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_(2)芯块 ^(235)U丰度 拟合算法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噪声的多尺度多方向域压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伟 曹思远 +2 位作者 王征 车慧翠 孙文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1-306,7,共6页
介绍了信号的多尺度多方向特性和具有此功能的第2代curvelet变换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对于光滑且二阶连续可微的函数,第2代curvelet变换所具有的最优逼近性能。给出了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的阈值方法。基于理论模型讨论了多尺度多方向域(cu... 介绍了信号的多尺度多方向特性和具有此功能的第2代curvelet变换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对于光滑且二阶连续可微的函数,第2代curvelet变换所具有的最优逼近性能。给出了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的阈值方法。基于理论模型讨论了多尺度多方向域(curvelet域)的去噪特性,并将其与传统小波变换的去噪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小波变换相比,多尺度多方向域阈值法充分利用了信号与噪声在方向上的差异,使随机噪声得到了较好的衰减,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较好地保留了地震记录的有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多方向 第2代curvelet变换 小波变换 噪声衰减 阈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双原型完全过采样DFT调制滤波器组的快速设计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俊正 郭云 欧阳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53-2759,共7页
传统的2维大规模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具有复杂度高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设计2维双原型滤波器组的快速方法,该方法利用近似完全重构的条件,并采用完全过采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调制滤波器组来设计。新算法将两个原型滤波器的设计问题... 传统的2维大规模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具有复杂度高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设计2维双原型滤波器组的快速方法,该方法利用近似完全重构的条件,并采用完全过采样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调制滤波器组来设计。新算法将两个原型滤波器的设计问题归结为一个无约束优化问题,其中目标函数为滤波器组的总体失真(传递失真和混叠失真)与原型滤波器阻带能量的加权和,利用目标函数的梯度向量,通过双迭代机制求解该优化问题。单步迭代中,利用矩阵求逆的等效条件和块Toeplitz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显著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新算法可以得到整体性能更好的滤波器组,计算复杂度大幅度降低,故可以快速设计大规模的2维滤波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离散傅里叶变换 无约束优化 完全过采样 块Toeplitz矩阵求逆 双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特征耦合DS证据理论的图像融合算法
18
作者 范晖 夏清国 乌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189,共7页
目的提高融合图像视觉质量。方法提出区域多特征与改进的DS证据理论规则的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引入二代Curvelet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分解,获取图像的粗尺度系数、细尺度系数;然后,根据区域中粗尺度系数的绝对值,构造最大值融合规则,... 目的提高融合图像视觉质量。方法提出区域多特征与改进的DS证据理论规则的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引入二代Curvelet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分解,获取图像的粗尺度系数、细尺度系数;然后,根据区域中粗尺度系数的绝对值,构造最大值融合规则,完成粗尺度系数的融合;再联合区域方差、信息熵以及区域能量等特征,提取细尺度层的区域特征,并通过定义概率约束条件,改进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增强DS合成规则的可信度,对图像的细尺度系数进行有效融合,使得融合图像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最后,通过逆Curvelet变换完成图像的融合。结果与当前的图像融合算法相比,在对聚焦图像融合时,文中算法的融合图像具有更丰富的细节信息,其视觉质量更高,且融合时耗较短。结论所提算法考虑了像素之间的互相关性,进一步优化了图像融合质量,可用于遥感探测与包装印刷检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curvelet变换 最大值融合规则 DS证据理论融合规则 区域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二维修正DFT调制滤波器组设计算法
19
作者 周芳 水鹏朗 蒋俊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61-1265,共5页
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该文提出一种2维修正离散傅里叶变换调制滤波器组的迭代设计方法。在每次迭代中,原型滤波器的设计描述成一个约束为2次函数的2次规划问题。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法将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优化问题,通过求解线性矩阵方程得... 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该文提出一种2维修正离散傅里叶变换调制滤波器组的迭代设计方法。在每次迭代中,原型滤波器的设计描述成一个约束为2次函数的2次规划问题。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法将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优化问题,通过求解线性矩阵方程得到优化问题的解。针对矩阵方程中的系数矩阵的特点,运用块LU分解,显著降低了运算复杂度。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的设计方法相比,该文方法设计得到的2维修正离散傅里叶变换调制滤波器组的重构误差和阻带衰减均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修正滤波器组 离散傅里叶变换调制 优化 拉格朗日乘子法 块LU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POCS插值重建中的一种新型质量控制准则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本锋 陈小宏 耿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7,共7页
大多数地震数据插值重建方法利用的是迭代策略,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准则来适时终止迭代,在保证插值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利用迭代硬阈值方法及投影算子推导出凸集投影方法(POCS),基于观测数据置入前、后的数据体建立了... 大多数地震数据插值重建方法利用的是迭代策略,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准则来适时终止迭代,在保证插值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利用迭代硬阈值方法及投影算子推导出凸集投影方法(POCS),基于观测数据置入前、后的数据体建立了新的质量控制准则,该控制准则仅利用了观测数据的信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进一步提高POCS插值重建方法的计算效率。利用两套模拟数据详细比较了3种质量控制准则(J1,J2和J3)的应用效果,验证了新提出的质量控制准则的有效性。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该准则可以在保证插值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阈值方法 凸集投影方法 质量控制准则 稀疏变换 计算效率 curvelet变换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