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化第四纪红粘土重建森林模式及其土壤恢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苑秋 杜天真 +2 位作者 郭晓敏 杨国平 罗良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7,共4页
以江西严重退化第四纪红粘土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9种模式重建的林龄10年的森林,调查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全P、速效P明显增加,而且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有机质;土壤全钾、有效钾都较大程度提高。(2)土壤有机... 以江西严重退化第四纪红粘土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9种模式重建的林龄10年的森林,调查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全P、速效P明显增加,而且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有机质;土壤全钾、有效钾都较大程度提高。(2)土壤有机质、全氮浓度随土层深度明显下降,有效磷、有效钾、有效氮浓度则随土层深度平缓下降,全磷、全钾浓度随土层变化不明显。(3)各重建森林模式的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也呈较大幅度降低;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呈不同幅度增加;不同重建模式总孔隙度变化的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第四纪红粘土 森林模式 土壤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第四纪红粘土重建森林恢复27年后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凤 黄荣珍 +3 位作者 樊后保 肖龙 李燕燕 廖迎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192,219,共5页
以严重退化第四纪红粘土为研究对象,选择7种模式重建森林恢复27a后的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建模式27a后群落Marglef丰富度指数R为封育马尾松林分>谷坊马尾松林分>竹节沟湿地松林分>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 以严重退化第四纪红粘土为研究对象,选择7种模式重建森林恢复27a后的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建模式27a后群落Marglef丰富度指数R为封育马尾松林分>谷坊马尾松林分>竹节沟湿地松林分>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无谷坊马尾松林分>竹节沟马尾松林分>强烈干扰马尾松林分,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P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表现为封育马尾松林分、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竹节沟湿地松林分较大,而竹节沟马尾松林分、谷坊马尾松林分、无谷坊马尾松林分较小。群落稳定性大小顺序为竹节沟马尾松林分>无谷坊马尾松林分>谷坊马尾松林分>封育马尾松林分>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竹节沟湿地松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红粘土 重建森林 多样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纪红粘土区侵蚀土壤退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艳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土壤退化过程总是从环境劣化开始,进而使土壤剖面形态毁损和土质变坏,并逐步使自然肥力消失。土壤环境的劣化表现为植被衰败,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稀疏马尾松和草灌→裸地,与此同时,土壤剖面形态从具有完整发生层A-B-C... 土壤退化过程总是从环境劣化开始,进而使土壤剖面形态毁损和土质变坏,并逐步使自然肥力消失。土壤环境的劣化表现为植被衰败,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稀疏马尾松和草灌→裸地,与此同时,土壤剖面形态从具有完整发生层A-B-C构型,逐步形成仅有B-C构型,最后仅剩C层,土质的变坏表现为止内的板实,表层抗冲、抗蚀性能减弱。土壤物质的流失,贮水能力的下降,有效水容量降低和土壤养分元素的流失等。从中可以看到,土镶退化中最主要的是土壤贮水性能下降和养分元素的明显流失两条。因此,土壤反退化亦应从这两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红粘土 土壤退化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纪红粘土侵蚀劣地桃树种植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吴雨赤 《中国水土保持》 1997年第11期21-22,共2页
第四纪红色粘土区是江西省的主要水土流失区之一,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3.9%.“红色沙漠”就是对第四纪红土侵蚀劣地的一种形象描述,其表土层乃至亚表土层被剥蚀后的裸露网纹层土壤养分贫乏,结构不良,保水保土能力极差,加之降水分布不... 第四纪红色粘土区是江西省的主要水土流失区之一,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3.9%.“红色沙漠”就是对第四纪红土侵蚀劣地的一种形象描述,其表土层乃至亚表土层被剥蚀后的裸露网纹层土壤养分贫乏,结构不良,保水保土能力极差,加之降水分布不均和季节性高温,一般植物很难成活和正常生长.桃树是一种重要的落叶果树,它分布很广,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开始结果早,盛果期早,早期收益高,只要栽培管理得当,易获丰产.因此,我们试图通过本试验,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快速恢复第四纪红色粘土区侵蚀劣地的植被,达到“三种效益”一齐上的目的,为侵蚀劣地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1 试验地基本情况本试验从1987年开始在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内进行.试验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6℃,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 种植试验 江西 第四纪红粘土 侵蚀劣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