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海兴小山CK3孔磁性地层与第四纪火山活动记录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云壮 胥勤勉 +4 位作者 袁桂邦 裴军令 杨吉龙 张玉发 王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1-426,共16页
基于对渤海湾西岸河北省海兴小山火山丘附近500.25 m深CK3孔进行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确认该钻孔揭示了吉尔伯特(Gilbert)极性时科奇蒂(Cochiti)亚时以来的地层,底部层位年龄约为4.38 Ma;结合14C测年和地层关系,可见本孔中所见4期火山活动... 基于对渤海湾西岸河北省海兴小山火山丘附近500.25 m深CK3孔进行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确认该钻孔揭示了吉尔伯特(Gilbert)极性时科奇蒂(Cochiti)亚时以来的地层,底部层位年龄约为4.38 Ma;结合14C测年和地层关系,可见本孔中所见4期火山活动分别发生在2.12 Ma、1.34 Ma、35~70 ka和10~15 ka;与渤海湾滨海平原几个质量较高的钻孔古地磁研究成果对比显示,黄骅坳陷第四纪期间整体向NE方向倾斜,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与测井曲线有较好的对比关系和同步性。依据沉积物特征、沉积构造以及测井相、粒度分析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全孔揭露地层大多发育泛滥平原沉积,即使是分支间湾亚相也少见湖泊—湖沼相沉积,沉积物多呈氧化状态。晚更新世以来3期海侵地层皆为潮坪沉积,其底板埋深与整个渤海湾西岸所见相符,可以按海洋氧同位素分期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海兴小山 火山口地区 磁性地层 第四纪火山活动 海侵地层 测井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被引量:21
2
作者 樊祺诚 赵勇伟 +2 位作者 陈生生 李霓 隋建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4-681,673,共8页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自北往南贯穿兴蒙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展现规模不等的火山群: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活动自北往南贯穿兴蒙造山带和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展现规模不等的火山群: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南部大同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这些火山群主要由单成因火山组成,少则几十座,多则200余座,如阿巴嘎火山群向北延入蒙古达里干加,构成亚洲东部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因此,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成为探讨大陆内部火山活动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的重要场所,也是获取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和兴蒙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2个大地构造单元岩石圈差异演化信息的重要窗口。本文介绍了这些火山的分布、构造背景和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 第四纪火山活动 成因与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