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城-兰考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综合探测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向宏发 王学潮 +6 位作者 虢顺民 郝书俭 张辉 王基华 李今朝 李如成 李洪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1-359,共9页
在综合分析区内重、磁、石油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化探 (气氡、气汞法 )定位 ,浅层地震勘探、钻探地质剖面和新地层测年等综合研究 ,确定了聊城 -兰考 (简称聊考 )隐伏断裂的准确位置、第四纪各时段位错量和最新一期的断错时代。结... 在综合分析区内重、磁、石油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化探 (气氡、气汞法 )定位 ,浅层地震勘探、钻探地质剖面和新地层测年等综合研究 ,确定了聊城 -兰考 (简称聊考 )隐伏断裂的准确位置、第四纪各时段位错量和最新一期的断错时代。结果表明 ,断裂向上破裂位错影响到地表以下2 0m左右 ,属全新世早期活动断裂 ,其平均位错速率为 0 12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考太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综合探测 化探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雅拉河段晚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梁明剑 陈立春 +5 位作者 冉勇康 李彦宝 王栋 高帅坡 韩明明 曾蒂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3-525,共13页
走滑断裂几何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影响着断裂上的应变积累与分配、大地震的破裂过程等。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一条强烈活动的次级块体边界断裂带,其在惠远寺—康定之间叉分为3支次级断层:雅拉河断层、色拉哈断层和折多塘断层。前... 走滑断裂几何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影响着断裂上的应变积累与分配、大地震的破裂过程等。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一条强烈活动的次级块体边界断裂带,其在惠远寺—康定之间叉分为3支次级断层:雅拉河断层、色拉哈断层和折多塘断层。前人认为这3条断层不均匀地分配了鲜水河断裂慧远寺以北段的应变。然而,关于雅拉河断层晚第四纪活动性的分歧制约了对这种应变分配模式的认识。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在雅拉措一带仍残留有一段长约10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同震水平位错2.5~3.5m;断层晚第四纪地表活动行迹一直向S延至雅拉乡附近。这些证据表明雅拉河断层为全新世活动断层,与色拉哈断层、折多塘断层一样具有孕育和发生强震、大地震的构造能力,同样参与鲜水河断裂带的应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 雅拉河断层 第四纪活动性 地震地表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石峰 李安 +2 位作者 杨晓平 徐锡伟 何宏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63,共14页
以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地区的详细野外调查和探槽研究对该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研究。在断裂沿线的生康乡、仁果乡、错阿乡、日阿乡进行了断错地貌分析和晚第四纪滑动速率计算,生... 以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地区的详细野外调查和探槽研究对该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研究。在断裂沿线的生康乡、仁果乡、错阿乡、日阿乡进行了断错地貌分析和晚第四纪滑动速率计算,生康区的水平滑动速率为(7.6±0.5)mm/a,垂直滑动速率为(1.1±0.1)mm/a;仁果区的水平滑动速率为(8.0±0.3)mm/a,垂直滑动速率为(1.1±0.1)mm/a;错阿区的水平滑动速率为(10.3±0.4)mm/a;日阿区的水平滑动速率为(10.8±0.8)mm/a,垂直滑动速率为(1.1±0.1)mm/a。在仁果乡和错阿乡进行了探槽研究,两处探槽都揭示了多次古地震事件,虽然揭露的断层构造样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以走滑为主兼有一定的逆冲分量。综合古地震事件和滑动速率分析表明,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晚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来活动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玉树断裂带东南段 第四纪活动性 滑动速率 构造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州沙湾断裂带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董好刚 路韬 +2 位作者 何万双 黎义勇 曾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03-1813,共11页
沙湾断裂是珠江三角州北西向的主干断裂。为了查清其第四纪活动性,我们进行了1∶5万地质地貌填图、断层活动年代测定、氡气测量、浅层地震勘测和联合钻孔验证及构造解析等工作。第四纪地貌与断裂的耦合性及历史地震情况说明,沙湾断裂目... 沙湾断裂是珠江三角州北西向的主干断裂。为了查清其第四纪活动性,我们进行了1∶5万地质地貌填图、断层活动年代测定、氡气测量、浅层地震勘测和联合钻孔验证及构造解析等工作。第四纪地貌与断裂的耦合性及历史地震情况说明,沙湾断裂目前仍有一定活动性;地质调查及勘测未发现断裂切割第四系,氡气测量结果表明断裂目前活动性中等以下,说明沙湾断裂目前活动性较弱;年代测量结果表明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期至晚更新世前期活动性较强,晚更新世以后活动性渐弱,仅在南段南沙区大岗镇罗汉山发现晚于100 ka剖面。罗汉山构造解析实例说明三角洲局部地段仍受断裂活动控制处于拉张环境,但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渐弱。综合研究认为,沙湾断裂目前仍有一定活动性,但活动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沙湾断裂带 第四地貌 浅层地震探测 年代学 第四纪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龚伟 曾佐勋 +3 位作者 王杰 徐大良 胡烨 李细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2,共7页
从前人地表地质、地球化学探测与构造年代学,形变资料等方面入手,结合遥感影像信息,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活动性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在第四纪新构... 从前人地表地质、地球化学探测与构造年代学,形变资料等方面入手,结合遥感影像信息,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活动性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在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时期总体活动性不强,表现为右旋走滑性质。断裂以宿迁为界具有明显的分段活动差异性——北段较强,南段较弱;在北华北块体内部,郯庐断裂带通过其活动性的分段差异调节次一级块体的不同方向位移;枣庄—宿迁断裂对郯庐断裂带的切割及其左旋走滑调节作用是郯庐断裂带江苏段活动差异性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 第四纪活动性 遥感影像 左旋走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兰考隐伏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中国东部平原区一条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 被引量:12
6
作者 向宏发 王学潮 +6 位作者 郝书俭 张辉 虢顺民 李今朝 李洪武 林元武 张晚霞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7-315,共9页
在化探定位的基础上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钻探地质剖面和新地层年代学等多手段探测研究 ,首次查明了聊考隐伏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位错量和最新一期活动时代 ,厘定了断裂位错上断点达地表 2 0m以下 ,最新一期活动在全新世早期 ,属浅埋的... 在化探定位的基础上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钻探地质剖面和新地层年代学等多手段探测研究 ,首次查明了聊考隐伏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位错量和最新一期活动时代 ,厘定了断裂位错上断点达地表 2 0m以下 ,最新一期活动在全新世早期 ,属浅埋的隐伏活动断裂。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平均位错速率为 0 12mm/a ,在中国东部属中等偏强的一类隐伏活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活动性 聊城-兰考隐伏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新地层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废黄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鹏 李丽梅 +4 位作者 刘建达 许汉刚 李金良 顾勤平 蒋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8-221,共14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等方法,对废黄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研究。浅层地震勘探结果表明,废黄河断裂由南北两条主干断裂组成,南支断裂倾向NE,北支断裂倾向SW,总体为一地堑形式,断裂宽度为1-2km。在地...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等方法,对废黄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研究。浅层地震勘探结果表明,废黄河断裂由南北两条主干断裂组成,南支断裂倾向NE,北支断裂倾向SW,总体为一地堑形式,断裂宽度为1-2km。在地震剖面上,废黄河断裂的各个断点都是以断错基岩面为特征,并未断错第四系内部层位。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果显示,废黄河断裂断错了中更新统层位,但未断错其顶面。在凤山一带发现1条废黄河断裂的次级断层出露,结合断层泥胶结程度、测年结果和地貌特征等判断,该断层最新活动为中更新世中期。综合以上研究工作成果,判断废黄河断裂早期为左旋活动,第四纪以来表现为张性活动,其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受构造背景的控制,徐州地区发育的NW向断裂明显较相邻的鲁西南地区的NW向断裂活动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黄河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河-谷城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与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雷东宁 蔡永建 +3 位作者 乔岳强 余松 吴建超 缪卫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7,共7页
通过地质地貌、断层物质测年及第四纪沉积物测年等方法,对白河-谷城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活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分带性明显;断裂带及周缘地区第四纪晚更新中期以来抬升速率为0.64~0.85 mma-1;在早第四... 通过地质地貌、断层物质测年及第四纪沉积物测年等方法,对白河-谷城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活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分带性明显;断裂带及周缘地区第四纪晚更新中期以来抬升速率为0.64~0.85 mma-1;在早第四纪有明显活动,断裂带活动方式以左旋走滑为主;邻近断裂带周边地区小震在时间上具有增强的趋势,与断裂带的第四纪活动具有构造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河-谷城断裂带 构造变形 第四纪活动性 抬升速率 左旋走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东地堑边界断层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曹筠 冉勇康 +4 位作者 许汉刚 李彦宝 马兴全 张鹏 李丽梅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7-399,共13页
郯庐断裂带东地堑边界断层在断裂带演化过程和现今构造格局中都是重要断层,对该边界断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有助于了解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历史和地震活动性,而有关该边界断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较少且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 郯庐断裂带东地堑边界断层在断裂带演化过程和现今构造格局中都是重要断层,对该边界断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有助于了解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历史和地震活动性,而有关该边界断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较少且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东地堑两边界断层开展系统的断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昌邑-大店断裂(F_1)第四纪以来未见构造运动证据,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_2)在第四纪早期曾发生有关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江苏段 边界断层 断层第四纪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罗店-周浦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综合探测与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浩 施刚 +3 位作者 巫虹 邵磊 宋春华 郁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罗店-周浦断裂是纵贯上海市中心城区重要的北西向隐伏活动断裂,其第四纪活动性对城市地质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高精度重力勘探、浅层地震勘探及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勘探等地球物理方法,结合钻探联井剖面及光释光年代学测定,对罗店-周... 罗店-周浦断裂是纵贯上海市中心城区重要的北西向隐伏活动断裂,其第四纪活动性对城市地质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高精度重力勘探、浅层地震勘探及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勘探等地球物理方法,结合钻探联井剖面及光释光年代学测定,对罗店-周浦断裂在区域内的展布特征及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探测与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在上海市南部区域仍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断裂行迹在重力剖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及浅层人工地震剖面上都有较好的反映。重力面积测量结果显示该断裂在上海市南部呈现为一组近平行断层行迹;浅层人工地震勘探与钻孔地层联合剖面揭露断层最浅上断点埋深相似(约为200 m),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反映断裂深部特征明显。物探剖面及钻孔联合剖面综合显示,断裂并未明显错断上覆中更新统上部地层,结合光释光年代学标定,认为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罗店-周浦断裂与区内历史地震事件关系密切,目前区域地应力环境为北西向压应力状态,该断裂易于发生张扭性活动,其活动性特征及地震危险性特征需要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店-周浦隐伏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横岗-罗湖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浩明 陈庞龙 《震灾防御技术》 2009年第3期266-274,共9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地貌调查、联合钻孔探测及地质年代测定等技术方法,对深圳横岗-罗湖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详细考察与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横岗-罗湖断裂最新一次活动发生在中更新世,自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没有新的活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地貌调查、联合钻孔探测及地质年代测定等技术方法,对深圳横岗-罗湖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详细考察与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横岗-罗湖断裂最新一次活动发生在中更新世,自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没有新的活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岗-罗湖断裂 断裂第四纪活动性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顺义断裂第四纪活动性地球物理及钻孔综合探测证据 被引量:19
12
作者 戚帮申 潘智锋 +8 位作者 丰成君 谭成轩 张鹏 孟静 孙明乾 杨肖肖 雷晓东 石涵静 易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5-1329,共15页
顺义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重要的隐伏断裂之一,其第四纪活动性及其对地表地裂缝地质灾害影响的研究是优化首都地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必要工作。针对隐伏断裂的复杂性特征,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人工... 顺义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重要的隐伏断裂之一,其第四纪活动性及其对地表地裂缝地质灾害影响的研究是优化首都地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必要工作。针对隐伏断裂的复杂性特征,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浅层人工地震、高密度电阻率法地球物理探测,以及钻孔地层剖面记录等方法,综合分析顺义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结果表明:①顺义断裂走向NE,倾向SE,正断活动特征,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北小营附近断裂上下盘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分别为0.23mm/a、0.03 mm/a、0.29 mm/a和0.51 mm/a;②断裂第四纪以来时空存在明显差异,时间上,早更新世断裂活动性较强,中更新世活动弱,晚更新世活动性增强,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空间上,第四纪以来顺义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③顺义断裂现今仍具有一定蠕滑活动特征,并对浅地表部地裂缝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可能是顺义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义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地球物理探测 钻孔联合剖面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锡常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鹏 张媛媛 +6 位作者 许汉刚 刘建达 陈建强 李丽梅 李金良 顾勤平 蒋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2-1184,共13页
苏锡常断裂是长三角地区一条重要的NW向隐伏断裂。文中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方法,对苏锡常断裂的展布特征及其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浅层地震勘探成果表明:在苏州地区,苏锡常断裂南支整体倾向NE,倾角约60°,... 苏锡常断裂是长三角地区一条重要的NW向隐伏断裂。文中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方法,对苏锡常断裂的展布特征及其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浅层地震勘探成果表明:在苏州地区,苏锡常断裂南支整体倾向NE,倾角约60°,基岩断距3~5m,以正断活动为主;在常州地区,苏锡常断裂北支以正断活动为主,倾向S,倾角约55°~70°,基岩断距4~12m。在地震剖面上,苏锡常断裂的各个断点都以断错基岩面为特征,第四系内部层位断错不明显。苏州东桥镇场地上,苏锡常断裂南支断错的最新地层为下更新统上部;常州朝阳路场地上,苏锡常断裂北支断错的最新地层为中更新统底部。综合判断苏锡常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苏锡常断裂在前第四纪总体以左旋正断活动为主,早更新世后则在多处转变为左旋逆断性质,第四纪内部层位断错量约3m,判断苏锡常断裂最大潜在地震震级为6. 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锡常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沧口断裂的地质构造特征与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玉贵 邓志辉 +9 位作者 尤惠川 黄永华 刘保华 楚全芝 丁志峰 唐方头 吴金龙 金秉福 秦小光 孟繁友 《震灾防御技术》 2007年第2期102-115,共14页
本文根据青岛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初查阶段第四纪地层分析、遥感影像解译、地球化学探测、地质地貌调查与探槽开挖、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探测、地质年代测定等获得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青岛沧口断裂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第四... 本文根据青岛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初查阶段第四纪地层分析、遥感影像解译、地球化学探测、地质地貌调查与探槽开挖、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探测、地质年代测定等获得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青岛沧口断裂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沧口断裂经历多期构造变动,是本区的重要断裂之一,它由多支断层组成,控制了中生代的火山活动、盆地沉积和岩浆侵入以及晚第四纪的盆地沉积、山体隆升和水系发育;第四纪以来,沧口断裂的主要活动发生于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表现出中高角度向南东倾的逆冲活动特点,错断了上更新统底面1—6m,而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期,以走滑活动为主,垂直错距0.2—1.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地质构造 第四纪活动性 青岛 浅层地震勘探 槽探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北麓断裂繁峙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仕亮 谭锡斌 +4 位作者 于贵华 徐锡伟 石峰 孙鑫喆 高伟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2-735,共14页
五台山北麓断裂位于山西地堑系北部。本文以五台山北麓断裂繁峙段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繁峙县的大峪村和岗里村两地断裂沿线进行了无人机测量。利用三维结构的运动重建技术(Structure from Motion,SfM)进行影像数据处理,得到高... 五台山北麓断裂位于山西地堑系北部。本文以五台山北麓断裂繁峙段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繁峙县的大峪村和岗里村两地断裂沿线进行了无人机测量。利用三维结构的运动重建技术(Structure from Motion,SfM)进行影像数据处理,得到高精度点云数据,并通过进一步处理获得了分辨率达0.5m的高清断错地貌正射影像(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对典型地区的详细野外调查和挖掘探槽等手段对该段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发现断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主要是以正倾滑运动为主。同时在五台山北麓断裂沿线的大峪村、岗里村等地进行了断错地貌分析和晚第四纪滑动速率计算,得到约20ka以来的断层垂向滑动速率为0.4—0.6mm/a,近18ka以来该段发生过至少两次古地震事件。古地震事件和滑动速率分析表明,五台山北麓断裂晚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且不同段落存在明显的活动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堑系 五台山北麓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滑动速率 正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南洋岸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硕 张平 +1 位作者 龚绪龙 于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2-727,共6页
在综合分析区内重力和石油物探等资料基础上,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钻探等方法对盐城-南洋岸断裂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城-南洋岸断裂由2条断裂组成,其中主断裂倾向NNW,倾角约65°~80°;次级断裂呈弧形发育... 在综合分析区内重力和石油物探等资料基础上,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钻探等方法对盐城-南洋岸断裂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城-南洋岸断裂由2条断裂组成,其中主断裂倾向NNW,倾角约65°~80°;次级断裂呈弧形发育于新洋北侧一带,倾角约70°~80°;2条断裂均为正断层,上陡下缓。浅地震探测查明盐城-南洋岸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在盐城市主城区东侧的准确位置,重力布格异常解译显示主断裂向SW方向延伸。盐城-南洋岸断裂主断裂明显的断裂位错变动向上可切达地表以下约70 m,断裂控制地层发育的上限层位达地表以下约55~70 m。综合钻孔和浅层地震勘探资料,对比分析周边同构造环境同走向断裂,判断盐城-南洋岸断裂为早中更新世隐伏断裂。对盐城-南洋岸断裂附近中强震资料记录进行收集投影,发现该断裂附近发生过3次中强震,地震活动与断裂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该断裂未来的潜在地震危险性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南洋岸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隐伏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沿海广从断裂带北段断层泥中石英微形貌与第四纪活动性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盛昌 邱世藩 +2 位作者 朱照宇 詹松 张秉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7-336,共10页
对广东省中南部广(州)-从(化)活动断裂带北段断层泥中的石英碎粒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形貌分析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测年。研究结果显示,石英微形貌特征在断裂活动的刻蚀阶段主要表现为放射状、阶步状断口以及平直擦痕,在后期... 对广东省中南部广(州)-从(化)活动断裂带北段断层泥中的石英碎粒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形貌分析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测年。研究结果显示,石英微形貌特征在断裂活动的刻蚀阶段主要表现为放射状、阶步状断口以及平直擦痕,在后期溶蚀阶段以Ⅰ_(A)类和Ⅰ_(B)类特征为主兼有Ⅰ_(C)类和Ⅱ-Ⅲ类形迹;石英ESR年龄为234~296 ka BP。据此分析,该研究地段的广从断裂带在第四纪至少有4次活动,其主要活动期在中更新世中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在上新世也有轻微活动;断裂运动性质以快速滑动的粘滑为主,兼有缓慢运动的蠕滑;力学性质为压剪性和张剪性并存。尽管这些特征显示该地段广从断裂带在全新世活动性较弱,但断裂带造成的岩石破碎性和地形反差致使工程建筑的地基非常脆弱。因此,对该地段流溪河特大桥及周边地段应切实加强潜在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泥 石英微形貌 ESR测年 第四纪活动性 广从断裂带 华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卢海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8-491,共14页
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方面研究揭示,中国南北地震带西南边缘的元谋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总体表现为北强南弱,活动性质由北段(江边以北)全新世伸展性左行走滑、向南逐步过渡为全新世早中期的剪切性左行走滑、至南段(罗川以南段)晚更新世... 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方面研究揭示,中国南北地震带西南边缘的元谋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总体表现为北强南弱,活动性质由北段(江边以北)全新世伸展性左行走滑、向南逐步过渡为全新世早中期的剪切性左行走滑、至南段(罗川以南段)晚更新世挤压式整体抬升和全新世活动不明显特征。综合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的调查结果表明,元谋断裂带北段震害特点表现为地表形变、新滑坡体产生和老滑坡体复活、崩塌及地裂缝发育、泥石流和砂土液化等。断裂带中段(江边‒罗川段)控制的盆地边缘主要发育了大面积洪积扇体,在水流作用下易引起泥石流;此外,老滑坡体复活、局部崩塌、软土变形和砂脉等现象也较发育。南段(罗川以南段)灾害则以沿断层破碎带的塌方、老滑坡体复活、局部泥石流等为主。元谋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地震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表明,该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特征明显影响着构造带上及其附近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特征及未来地震活动趋势,断裂北段更易诱发中‒强震,且该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的伸展‒剪切变形作用和地震活动均具有向南扩展的趋势。认识元谋断裂带晚第四纪变形特征与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对于深入探索青藏高原东南缘新构造期以来的构造变动、机理与引起的震害响应关系,以及进一步开展该区工程场地选址和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断裂带 第四纪活动性 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活动趋势 场地选址和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垫西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军 戴训也 +7 位作者 肖淳 焦轩凯 白其乐格尔 邓梅 刘泽众 夏方华 刘玉 刘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924,共16页
夏垫断裂是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在其西侧发现一条新的断裂,称其为夏垫西断裂。文中采用6条浅层地震剖面确定了该断层在三河市内的位置;采用联排钻孔探测方法并应用磁化率测井技术,结合释光测年,研究了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 夏垫断裂是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在其西侧发现一条新的断裂,称其为夏垫西断裂。文中采用6条浅层地震剖面确定了该断层在三河市内的位置;采用联排钻孔探测方法并应用磁化率测井技术,结合释光测年,研究了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该断裂蜿蜒曲折,总体走向NE,倾向NW。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正断层性质,它是燕郊半地堑型断陷东南缘的主控断裂。该断裂与夏垫断裂倾向相反,与夏垫断裂之间夹一地垒,地垒最窄处<1km。由10个钻孔的岩心柱状图和测井曲线及8个有效的测年数据组成的钻孔联合剖面显示,该隐伏断裂的上断点埋深约为12m,错断了晚更新世晚期地层,错断的最新地层的测年结果为(36.52±5.39)ka。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075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滑动速率约为0.03mm/a。该断裂在平面上可能与夏垫断裂组成雁列构造,二者在深部存在密切的联系,同属于一条切过整个地壳的深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夏垫西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联排钻孔探测 浅层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谷寺-新乡断裂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郁军建 张扬 +1 位作者 孙印 张哲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盘谷寺-新乡断裂以柏山、高村为界,分为西、中、东3段,根据物探剖面、地质标准孔和地层剖面出露特征,各段活动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西段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具有向盆地迁移发育的特征;中段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东段活动性稍... 盘谷寺-新乡断裂以柏山、高村为界,分为西、中、东3段,根据物探剖面、地质标准孔和地层剖面出露特征,各段活动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西段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具有向盆地迁移发育的特征;中段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东段活动性稍复杂,经历了正断-逆冲-正断的运动过程演变,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且活动强度向两端减弱。高村所处的武陟隆起区推测为盘谷寺-新乡断裂中、东段的挤压阶区,断层位移在此处有亏损和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谷寺-新乡断裂 太行山南缘 活动断层 第四纪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