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伯利亚极地海域第四纪以来古海洋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贾福福
沙龙滨
李冬玲
刘焱光
-
机构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63,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193,41876215,4187607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开放基金(MGQNLM201707)
+1 种基金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03-02)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2018SDKJ0104)资助。
-
文摘
北极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反馈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对全球大气、海洋环流等都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北极冰盖的反复变化和海平面的波动不仅影响着白令海峡的关闭与开启、水团交换和洋流系统的变化,同时还影响着北冰洋边缘海陆架的暴露与淹没。西伯利亚极地海域,包括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作为环北冰洋最为宽阔的浅水陆架区,其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经历了海洋环境的重大变化。利用北冰洋主要边缘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所开展的第四纪以来古海洋环境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分析上述三个海域多指标重建的古海洋环境演变与古气候记录,全面系统地了解第四纪以来西伯利亚极地海域的古海洋环境演变历史,发现古洋流、古海平面、古海水温盐度等古海洋环境因子的变化,除在根本上要受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太阳入射辐射量的变化和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外,还受到各种正负反馈机制和放大效应引起的北极冰盖扩张和退缩、冰川地壳均衡补偿、入海径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为今后北极古海洋古气候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楚科奇海
东西伯利亚海
拉普捷夫海
第四纪古海洋环境
-
Keywords
Chukchi Sea
East Siberian Sea
Laptev Sea
Quaternary paleoceanography
-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