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秭归庙河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被引量:
3
1
作者
魏宝华
肖尚斌
+4 位作者
刘咏燕
赵家成
李媛
牛凤霞
王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89-95,共7页
描述了秭归庙河一带的冰斗、漂砾、冰川谷及冰水阶地等冰川遗迹,该古冰川的发现有利证实中纬度地区中低山第四纪时冰川运动的存在.为了探讨该地第四纪经冰川作用,从影响冰川形成的机制(降水、温度和雪线高度)出发,通过与庐山地区的气候...
描述了秭归庙河一带的冰斗、漂砾、冰川谷及冰水阶地等冰川遗迹,该古冰川的发现有利证实中纬度地区中低山第四纪时冰川运动的存在.为了探讨该地第四纪经冰川作用,从影响冰川形成的机制(降水、温度和雪线高度)出发,通过与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对比,来进一步阐明秭归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基于庙河阶地中钙结岩中δ18O的分析,恢复了该地第四纪冰期时的古气温和降雨量,第四纪冰期时温度和降水分别为-3.1^+3.2℃和776~1 155 mm,这种气候背景条件有利于低山冰川作用的形成,总结出庙河第四纪时的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作用
冰川
遗迹
第四纪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建伟
郭秀岩
+3 位作者
申卫星
郭慧玲
王锡魁
周长忠
《山东国土资源》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简述了泰山地区的地质背景概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理论及分歧原因,实地考察了泰山地区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并取样品进行热释光年龄分析显示其年代为(30.54±2.59)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主冰期中的Paudorf-Stillfr...
简述了泰山地区的地质背景概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理论及分歧原因,实地考察了泰山地区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并取样品进行热释光年龄分析显示其年代为(30.54±2.59)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主冰期中的Paudorf-Stillfried间冰阶时段。并从地貌特征与遥感数字2个方面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冰川遗迹的信息,为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地貌研究
学术争论
泰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思路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先敏
李双喜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太白山是我国内地第一高峰,是享誉中外的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旅游区。据调查,共有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500多处,在海拔3 000 m以上至今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构成了太白山独具特色的冰川地貌景观。由于其位于太白山高山区,...
太白山是我国内地第一高峰,是享誉中外的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旅游区。据调查,共有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500多处,在海拔3 000 m以上至今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构成了太白山独具特色的冰川地貌景观。由于其位于太白山高山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建议通过科学规划,打造自身旅游品牌,开展冰川科考、登山探险等生态旅游活动,以实现对这一珍贵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第四纪冰川
遗迹
旅游资源
开发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任琳
赵晓文
王平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太白山作为秦岭最高峰,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冰川地貌景观。文章系统论述了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资源概况,并结合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可持续开发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太白山
第四纪冰川
遗迹资源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巴林右旗石匠山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新发现
5
作者
杨文鹏
张俭峰
+1 位作者
吕石佳
李新鹏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16期58-59,共2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石匠山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为山谷型冰川遗迹,其形成时代为上更新统,相当于排头营子冰期,冰川遗迹主要发育于中生代火山岩及花岗岩区,尤以花岗岩区最为发育,其类型主要有刃脊、角峰、冰斗及冰川槽谷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
内蒙古巴林右旗石匠山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为山谷型冰川遗迹,其形成时代为上更新统,相当于排头营子冰期,冰川遗迹主要发育于中生代火山岩及花岗岩区,尤以花岗岩区最为发育,其类型主要有刃脊、角峰、冰斗及冰川槽谷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现对古气候与古环境的研究具有及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匠山地区
第四纪冰川
遗迹
新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泰山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6
《国土资源》
2005年第3期49-49,共1页
近日,距今200万~300万年的冰川遗迹在山东省境内被发现。这处遗迹位于泰山极顶拱北石附近至泰山脚下虎山水库下游山谷中,虎山水库下游的冰臼在一倾斜的花岗岩岩体上,截面口径呈扁圆形,口径14-24cm,平均深15cm,最深处达28cm,“...
近日,距今200万~300万年的冰川遗迹在山东省境内被发现。这处遗迹位于泰山极顶拱北石附近至泰山脚下虎山水库下游山谷中,虎山水库下游的冰臼在一倾斜的花岗岩岩体上,截面口径呈扁圆形,口径14-24cm,平均深15cm,最深处达28cm,“冰臼”底部呈锅底状,内壁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臼
第四纪冰川
冰川
遗迹
花岗岩
口径
发现
泰山
水库下游
顶拱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四光
7
《外语与翻译》
2023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李四光(1889年10月—1971年4月),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做出了贡献。创立地质力学,并以相关理论指导找煤、石油、铀、地...
李四光(1889年10月—1971年4月),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做出了贡献。创立地质力学,并以相关理论指导找煤、石油、铀、地热等能源及防治自然灾害等。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60—1969年英雄模范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模范人物
第四
纪
地质
第四纪冰川
遗迹
李
四
光
自然灾害
成就展
地质力学
地质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四光--急国所急 赤诚报国
8
《地理教学》
2022年第9期63-64,F0003,共3页
李四光(1889年10月-1971年4月),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做出了贡献。创立地质力学,并以相关理论指导找煤、石油、铀、地热...
李四光(1889年10月-1971年4月),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做出了贡献。创立地质力学,并以相关理论指导找煤、石油、铀、地热等能源及防治自然灾害等。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60-1969年英雄模范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模范人物
第四
纪
地质
第四纪冰川
遗迹
李
四
光
自然灾害
成就展
地质力学
地质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家李四光
9
作者
张文利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8年第10期40-41,共2页
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让我国丢掉了"贫油"的帽子,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开拓有重大的贡献。武汉东南长江北岸的黄冈。
关键词
李
四
光
科学家
地质力学
地质学家
学校
留学
地质工作
第四纪冰川
考试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四光 光照祖国地质科学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创新科技》
2009年第10期34-35,共2页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中共党员.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中共党员.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
四
光
石油
地震
遗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矿物燃料
地质科学
第四纪冰川
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进酿酒葡萄品种的利用现状与基因资源保存策略
被引量:
1
11
作者
龚玉梅
郑勇奇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年第4期47-49,51,共4页
葡萄根据原产地及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种群——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及美洲种群,我国引种的酿酒葡萄品种多属欧亚种群。欧亚种群主要起源于欧亚大陆,经过第四纪冰川之后,现在只存活下来1个种,即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L),世界...
葡萄根据原产地及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种群——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及美洲种群,我国引种的酿酒葡萄品种多属欧亚种群。欧亚种群主要起源于欧亚大陆,经过第四纪冰川之后,现在只存活下来1个种,即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L),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主要来源于欧洲葡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品种
资源保存
利用现状
基因
引进
亚种群
第四纪冰川
欧亚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小浪底地区冰碛泥砾之发现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12
作者
彭汉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23,共5页
经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和室内扫描电镜观察,均发现在黄河小浪底坝址区的黄土层覆盖下存在有第四纪冰川堆积的红土卵石层。该层的形成和分布与冰川作用及其间冰期的风化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特征是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堆积杂乱,砾石成份单一,...
经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和室内扫描电镜观察,均发现在黄河小浪底坝址区的黄土层覆盖下存在有第四纪冰川堆积的红土卵石层。该层的形成和分布与冰川作用及其间冰期的风化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特征是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堆积杂乱,砾石成份单一,砂砾石均遭受了强烈的风化,石英砂岩砾石上形成厚度不等的风化晕圈。由于红土卵石层具有透水性弱,抗渗强度和固结性好等特点,因此它的发现对坝址防渗及坝基稳定性评价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作用
第四纪冰川
冰期
红土
黄土层
堆积
风化作用
黄河
小浪底
坝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13
作者
戴申卫
《地理教学》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东部的内华达山脉中。"约塞米蒂(Yosemite)"一词源自印第安语,意即灰熊,是当地印第安部落的图腾。公园以约塞米蒂溪谷为中心,在这个由第四纪冰川切割冲积演化而成的巨大U型山谷内,两旁峭壁上随...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东部的内华达山脉中。"约塞米蒂(Yosemite)"一词源自印第安语,意即灰熊,是当地印第安部落的图腾。公园以约塞米蒂溪谷为中心,在这个由第四纪冰川切割冲积演化而成的巨大U型山谷内,两旁峭壁上随处可见由冰川切削过的痕迹,蜿蜒的默塞德河(Merced)横贯谷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第四纪冰川
内华达山脉
旧金山湾区
山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
被引量:
14
14
作者
罗朝光
虞富莲
《中国茶叶》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位置,横断山脉所构成的地形地貌,未(或很少)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地质条件,悠久的人类生产活动史,使云南成了“茶树植物王国”,其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世界所罕见。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多样性
茶树
云南
第四纪冰川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横断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珙桐与气候
被引量:
1
15
作者
朱陶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89年第2期34-36,共3页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在古代分布较广,第四纪冰川后,国外已绝迹,仅存于我国一些省区的山林中,被誉为“活化石”。本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从我国引种,如今已经成为...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在古代分布较广,第四纪冰川后,国外已绝迹,仅存于我国一些省区的山林中,被誉为“活化石”。本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从我国引种,如今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园林树种,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为有利于珙桐的引种栽培工作,本文以我省珙桐产地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其对光、热、水的适应范围,以供引种栽培时参考。光、热、水是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及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素。我省珙桐分布于北纬25°01′~2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气象资料
引种栽培
国家一级保护
园林树种
孑遗植物
气温日较差
平均相对湿度
季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繁育紫杉是农民林业致富的新途径
16
作者
贾宏杰
于安明
+1 位作者
于言洁
王仁光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7期91-91,共1页
紫杉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被人们称为红豆杉(Taxuscuspidata Sieb.et Zucc.),又名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常绿针叶乔木。结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
紫杉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被人们称为红豆杉(Taxuscuspidata Sieb.et Zucc.),又名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常绿针叶乔木。结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全世界自然分布量极少,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
致富
林业
农民
繁育
第四纪冰川
珍稀植物
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蓝勇
杨伟兵
《历史地理》
2000年第1期21-33,共13页
我国历史时期的植被主要是指第四纪冰川期后孑遗的植被系统,它们是我国现代植被的主要历史渊源。在第四纪的最末一次冰期后即距今六七千年,当时的我国天然植被主要从东南向西北大致形成了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地带,长江三峡地区正处于...
我国历史时期的植被主要是指第四纪冰川期后孑遗的植被系统,它们是我国现代植被的主要历史渊源。在第四纪的最末一次冰期后即距今六七千年,当时的我国天然植被主要从东南向西北大致形成了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地带,长江三峡地区正处于森林地带,这种植被分布状况基本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现代植被
森林地带
天然植被
森林植被
植被系统
植被分布
长江三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红豆杉种子育苗技术
被引量:
2
18
作者
方金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种子育苗技术
珍稀濒危植物
一级保护植物
观赏绿化树种
第四纪冰川
果实成熟
红豆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沿林场红豆杉育苗技术培育试验
被引量:
2
19
作者
杜锋
《甘肃林业》
2020年第2期39-39,共1页
红豆杉(学名Taxus mairei)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裸子植物门常绿乔木,别名赤柏松、紫杉、紫柏松,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红豆杉植物体内提取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目...
红豆杉(学名Taxus mairei)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裸子植物门常绿乔木,别名赤柏松、紫杉、紫柏松,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红豆杉植物体内提取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人工大面积培育种植红豆杉是解决紫杉醇原料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属植物
红豆杉科
孑遗植物
珍稀濒危物种
裸子植物门
天然更新能力
第四纪冰川
培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
被引量:
2
20
作者
邹念梁
张印
+1 位作者
张巍
祝晓光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1期55-55,共1页
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又名紫杉、赤柏松,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黑龙江省一带,在辽宁省的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东北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目前全世界分布极少,...
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又名紫杉、赤柏松,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黑龙江省一带,在辽宁省的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东北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目前全世界分布极少,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珍贵稀有植物,在我国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四季常绿、树形优美、婀娜多姿,是优质的园林绿化树种,它的根茎叶可以提炼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而且东北红豆杉材质细密、坚韧耐用,是上乘的家具及工艺品原料,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播种育苗技术
园林绿化树种
重点保护植物
开发利用价值
稀有植物
第四纪冰川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秭归庙河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被引量:
3
1
作者
魏宝华
肖尚斌
刘咏燕
赵家成
李媛
牛凤霞
王栋
机构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89-95,共7页
文摘
描述了秭归庙河一带的冰斗、漂砾、冰川谷及冰水阶地等冰川遗迹,该古冰川的发现有利证实中纬度地区中低山第四纪时冰川运动的存在.为了探讨该地第四纪经冰川作用,从影响冰川形成的机制(降水、温度和雪线高度)出发,通过与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对比,来进一步阐明秭归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基于庙河阶地中钙结岩中δ18O的分析,恢复了该地第四纪冰期时的古气温和降雨量,第四纪冰期时温度和降水分别为-3.1^+3.2℃和776~1 155 mm,这种气候背景条件有利于低山冰川作用的形成,总结出庙河第四纪时的冰期.
关键词
冰川
作用
冰川
遗迹
第四纪冰川
Keywords
glaciation
glacial landforms
Quaternary glaciers
分类号
P512.4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建伟
郭秀岩
申卫星
郭慧玲
王锡魁
周长忠
机构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出处
《山东国土资源》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基金
泰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32)
文摘
简述了泰山地区的地质背景概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理论及分歧原因,实地考察了泰山地区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并取样品进行热释光年龄分析显示其年代为(30.54±2.59)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主冰期中的Paudorf-Stillfried间冰阶时段。并从地貌特征与遥感数字2个方面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冰川遗迹的信息,为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地貌研究
学术争论
泰山地区
Keywords
Quaternary glaciers
research
academic debates
Mountain Tai area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思路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先敏
李双喜
机构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基金
财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基金项目
文摘
太白山是我国内地第一高峰,是享誉中外的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旅游区。据调查,共有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500多处,在海拔3 000 m以上至今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构成了太白山独具特色的冰川地貌景观。由于其位于太白山高山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建议通过科学规划,打造自身旅游品牌,开展冰川科考、登山探险等生态旅游活动,以实现对这一珍贵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太白山
第四纪冰川
遗迹
旅游资源
开发思路
分类号
F590.1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任琳
赵晓文
王平
机构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基金
财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基金项目
文摘
太白山作为秦岭最高峰,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冰川地貌景观。文章系统论述了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资源概况,并结合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可持续开发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太白山
第四纪冰川
遗迹资源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分类号
S788.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巴林右旗石匠山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新发现
5
作者
杨文鹏
张俭峰
吕石佳
李新鹏
机构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16期58-59,共2页
文摘
内蒙古巴林右旗石匠山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为山谷型冰川遗迹,其形成时代为上更新统,相当于排头营子冰期,冰川遗迹主要发育于中生代火山岩及花岗岩区,尤以花岗岩区最为发育,其类型主要有刃脊、角峰、冰斗及冰川槽谷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现对古气候与古环境的研究具有及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石匠山地区
第四纪冰川
遗迹
新发现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泰山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6
出处
《国土资源》
2005年第3期49-49,共1页
文摘
近日,距今200万~300万年的冰川遗迹在山东省境内被发现。这处遗迹位于泰山极顶拱北石附近至泰山脚下虎山水库下游山谷中,虎山水库下游的冰臼在一倾斜的花岗岩岩体上,截面口径呈扁圆形,口径14-24cm,平均深15cm,最深处达28cm,“冰臼”底部呈锅底状,内壁光滑。
关键词
冰臼
第四纪冰川
冰川
遗迹
花岗岩
口径
发现
泰山
水库下游
顶拱
岩体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四光
7
出处
《外语与翻译》
2023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文摘
李四光(1889年10月—1971年4月),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做出了贡献。创立地质力学,并以相关理论指导找煤、石油、铀、地热等能源及防治自然灾害等。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60—1969年英雄模范人物。
关键词
英雄模范人物
第四
纪
地质
第四纪冰川
遗迹
李
四
光
自然灾害
成就展
地质力学
地质学家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K826.1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四光--急国所急 赤诚报国
8
出处
《地理教学》
2022年第9期63-64,F0003,共3页
文摘
李四光(1889年10月-1971年4月),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做出了贡献。创立地质力学,并以相关理论指导找煤、石油、铀、地热等能源及防治自然灾害等。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60-1969年英雄模范人物。
关键词
英雄模范人物
第四
纪
地质
第四纪冰川
遗迹
李
四
光
自然灾害
成就展
地质力学
地质学家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家李四光
9
作者
张文利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8年第10期40-41,共2页
文摘
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让我国丢掉了"贫油"的帽子,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开拓有重大的贡献。武汉东南长江北岸的黄冈。
关键词
李
四
光
科学家
地质力学
地质学家
学校
留学
地质工作
第四纪冰川
考试
孙中山
分类号
G6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四光 光照祖国地质科学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出处
《创新科技》
2009年第10期34-35,共2页
文摘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中共党员.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关键词
李
四
光
石油
地震
遗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矿物燃料
地质科学
第四纪冰川
祖国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进酿酒葡萄品种的利用现状与基因资源保存策略
被引量:
1
11
作者
龚玉梅
郑勇奇
机构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年第4期47-49,51,共4页
基金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林木遗传资源监测
评价与管理技术引进"项目(2005-4-40)
人事部2006年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外来树种遗传资源管理与生物入侵评价体系研究"。
文摘
葡萄根据原产地及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种群——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及美洲种群,我国引种的酿酒葡萄品种多属欧亚种群。欧亚种群主要起源于欧亚大陆,经过第四纪冰川之后,现在只存活下来1个种,即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L),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主要来源于欧洲葡萄。
关键词
酿酒葡萄品种
资源保存
利用现状
基因
引进
亚种群
第四纪冰川
欧亚大陆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小浪底地区冰碛泥砾之发现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12
作者
彭汉兴
机构
河海大学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23,共5页
文摘
经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和室内扫描电镜观察,均发现在黄河小浪底坝址区的黄土层覆盖下存在有第四纪冰川堆积的红土卵石层。该层的形成和分布与冰川作用及其间冰期的风化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特征是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堆积杂乱,砾石成份单一,砂砾石均遭受了强烈的风化,石英砂岩砾石上形成厚度不等的风化晕圈。由于红土卵石层具有透水性弱,抗渗强度和固结性好等特点,因此它的发现对坝址防渗及坝基稳定性评价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冰川
作用
第四纪冰川
冰期
红土
黄土层
堆积
风化作用
黄河
小浪底
坝址
分类号
TV54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13
作者
戴申卫
机构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
出处
《地理教学》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文摘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东部的内华达山脉中。"约塞米蒂(Yosemite)"一词源自印第安语,意即灰熊,是当地印第安部落的图腾。公园以约塞米蒂溪谷为中心,在这个由第四纪冰川切割冲积演化而成的巨大U型山谷内,两旁峭壁上随处可见由冰川切削过的痕迹,蜿蜒的默塞德河(Merced)横贯谷底。
关键词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第四纪冰川
内华达山脉
旧金山湾区
山谷
分类号
G63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
被引量:
14
14
作者
罗朝光
虞富莲
机构
中国普洱茶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文摘
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位置,横断山脉所构成的地形地貌,未(或很少)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地质条件,悠久的人类生产活动史,使云南成了“茶树植物王国”,其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世界所罕见。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多样性
茶树
云南
第四纪冰川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横断山脉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珙桐与气候
被引量:
1
15
作者
朱陶贞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89年第2期34-36,共3页
文摘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在古代分布较广,第四纪冰川后,国外已绝迹,仅存于我国一些省区的山林中,被誉为“活化石”。本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从我国引种,如今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园林树种,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为有利于珙桐的引种栽培工作,本文以我省珙桐产地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其对光、热、水的适应范围,以供引种栽培时参考。光、热、水是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及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素。我省珙桐分布于北纬25°01′~28°36′,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气象资料
引种栽培
国家一级保护
园林树种
孑遗植物
气温日较差
平均相对湿度
季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繁育紫杉是农民林业致富的新途径
16
作者
贾宏杰
于安明
于言洁
王仁光
机构
吉林省集安市林业局
梅河口市泉眼林场
集安市双岔国营林场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7期91-91,共1页
文摘
紫杉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被人们称为红豆杉(Taxuscuspidata Sieb.et Zucc.),又名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常绿针叶乔木。结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全世界自然分布量极少,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关键词
紫杉
致富
林业
农民
繁育
第四纪冰川
珍稀植物
红豆杉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蓝勇
杨伟兵
机构
不详
出处
《历史地理》
2000年第1期21-3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综合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我国历史时期的植被主要是指第四纪冰川期后孑遗的植被系统,它们是我国现代植被的主要历史渊源。在第四纪的最末一次冰期后即距今六七千年,当时的我国天然植被主要从东南向西北大致形成了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地带,长江三峡地区正处于森林地带,这种植被分布状况基本延续至今。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现代植被
森林地带
天然植被
森林植被
植被系统
植被分布
长江三峡地区
分类号
Q9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红豆杉种子育苗技术
被引量:
2
18
作者
方金
机构
山西省长治市园林局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种子育苗技术
珍稀濒危植物
一级保护植物
观赏绿化树种
第四纪冰川
果实成熟
红豆杉科
分类号
S791.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沿林场红豆杉育苗技术培育试验
被引量:
2
19
作者
杜锋
机构
不详
出处
《甘肃林业》
2020年第2期39-39,共1页
文摘
红豆杉(学名Taxus mairei)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裸子植物门常绿乔木,别名赤柏松、紫杉、紫柏松,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红豆杉植物体内提取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人工大面积培育种植红豆杉是解决紫杉醇原料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
红豆杉属植物
红豆杉科
孑遗植物
珍稀濒危物种
裸子植物门
天然更新能力
第四纪冰川
培育试验
分类号
Q9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
被引量:
2
20
作者
邹念梁
张印
张巍
祝晓光
机构
丹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1期55-55,共1页
文摘
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又名紫杉、赤柏松,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黑龙江省一带,在辽宁省的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东北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目前全世界分布极少,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珍贵稀有植物,在我国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四季常绿、树形优美、婀娜多姿,是优质的园林绿化树种,它的根茎叶可以提炼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而且东北红豆杉材质细密、坚韧耐用,是上乘的家具及工艺品原料,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播种育苗技术
园林绿化树种
重点保护植物
开发利用价值
稀有植物
第四纪冰川
紫杉醇
分类号
S791.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秭归庙河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魏宝华
肖尚斌
刘咏燕
赵家成
李媛
牛凤霞
王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探讨
张建伟
郭秀岩
申卫星
郭慧玲
王锡魁
周长忠
《山东国土资源》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思路
李先敏
李双喜
《防护林科技》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任琳
赵晓文
王平
《防护林科技》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内蒙古巴林右旗石匠山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新发现
杨文鹏
张俭峰
吕石佳
李新鹏
《科学技术创新》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泰山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国土资源》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李四光
《外语与翻译》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李四光--急国所急 赤诚报国
《地理教学》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科学家李四光
张文利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李四光 光照祖国地质科学
本刊编辑部
《创新科技》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引进酿酒葡萄品种的利用现状与基因资源保存策略
龚玉梅
郑勇奇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黄河小浪底地区冰碛泥砾之发现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彭汉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戴申卫
《地理教学》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
罗朝光
虞富莲
《中国茶叶》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珙桐与气候
朱陶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繁育紫杉是农民林业致富的新途径
贾宏杰
于安明
于言洁
王仁光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
蓝勇
杨伟兵
《历史地理》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南方红豆杉种子育苗技术
方金
《中国林副特产》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麻沿林场红豆杉育苗技术培育试验
杜锋
《甘肃林业》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东北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
邹念梁
张印
张巍
祝晓光
《中国林副特产》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