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氦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俊刚 蔡鹤生 +2 位作者 刘存富 周爱国 鄢志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112-116,共5页
通过对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He同位素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过剩He(4Heexc)、3He/4He比值、δ3He值分析认为,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He同位素有5个特征:(1)地下水中过剩He浓度沿着地下水的流向而增高;(2)地下水中的过剩He浓度随着地下水埋深... 通过对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He同位素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过剩He(4Heexc)、3He/4He比值、δ3He值分析认为,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He同位素有5个特征:(1)地下水中过剩He浓度沿着地下水的流向而增高;(2)地下水中的过剩He浓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增高;(3)满城—沧州剖面上过剩He浓度大于石家庄—衡水剖面上的过剩He浓度;(4)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补给的;(5)衡水热水过剩He浓度很高(>674 83×10-8cm3STPg-1),这表明以放射成因He为主,地幔成因的He极少。另外地下水的3He/4He比值、R/Ra、δ3He值是判断氦源的一个灵敏的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同位素 第四系地下水 河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采地区第四系地下水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玉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5,共3页
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查明了沈采地区第四系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开采现状及地下水动态,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下水动态趋势进行了预测,论证了扩大开采的潜力。
关键词 第四系地下水 地下水动态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第四系地下水潜水水质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明华 张忠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285-285,287,共2页
分析了齐齐哈尔市第四系地下水潜水水质的现状及变化规律,并进行了水质评价,水质较好区占80%以上,符合饮用水标准;水质较差区分布面积最小占16.5%,经适当处理后可作为生活及工农业用水;水质极差区呈点状分布,不适合作为生活及饮用水。
关键词 第四系地下水 潜水 水质评价 黑龙江齐齐哈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化学的分层分带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郭高轩 侯泉林 +2 位作者 许亮 刘久荣 辛宝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为探讨北京潮白河冲洪积扇第四系地下水系统水化学分布特征,依据地层结构及水文地质条件,于2008年枯水期采集浅、中、深层水样293组,用于水化学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法计算了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铁、氟、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 为探讨北京潮白河冲洪积扇第四系地下水系统水化学分布特征,依据地层结构及水文地质条件,于2008年枯水期采集浅、中、深层水样293组,用于水化学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法计算了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铁、氟、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重碳酸根、硫酸根等10种组分上、中、下游不同含水层的算术均值和均方差。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除了NO3–外,其余9种组分的算术均值均呈现由上游到中下游增大的趋势,均方差则中游较上游和下游大;整个冲洪积扇地下水均属偏碱性水,水化学类型多样,由上游的HCO3-Ca·Mg型逐渐过渡到中下游的HCO3-Ca·Na·Mg型和HCO3·SO4-Na·Ca·Mg型;随着往下游径流,地下水的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多样,Cl–、矿化度和硬度等组分浓度升高。TDS、硬度、Cl–、NO3–和电导率均与取样深度呈反相关关系,pH值则与深度成正相关。水化学结果显示冲洪积扇地下水具有良好的分层分带特征,上游地区水质均一性高,是单一含水层结构,上下贯通,水动力条件好的反映,而中下游水动力条件较差,含水层分层明显。从测试组分的浓度分布范围和数值来看,均表现出浅层水样>中层水样>深层水样。地下水质量表现为上游好于中游,中游好于下游,分带特征明显。组分含量较高的样点和超标点绝大多数为浅层水样,这一点反映了中下游地区较强的人为输入和多源补给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白河 地下水化学 分层 分带 第四系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妃甸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的R型因子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伟敬 孙晓明 +2 位作者 柳富田 张卫 方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2008年12月份在曹妃甸地区采集测试的25组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该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基本都为高矿化的Cl-Na型,深层地下水... 通过对2008年12月份在曹妃甸地区采集测试的25组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该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基本都为高矿化的Cl-Na型,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带性;高矿化的地表水和潜水主要是蒸发浓缩作用和沿海土壤易溶盐含量高共同影响的结果,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含水介质中易溶盐分组成和补给水高碳酸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中NH4+、NO3-和NO2-的广泛检出反映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排污等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第四系地下水 R型因子分析法 曹妃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林吉地区多年冻土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
6
作者 刘学奎 吴光学 《林业科技情报》 1999年第1期33-34,36,共3页
我院对西林吉地区多年冻土地下水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初。(即一九七○年)直至九十年代初(即一九九一年)。二十多年来,我们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结合的方法,(七二年在勘察结束后,我院曾建立了西林吉多年冻土区地下水观测站),逐渐加深了... 我院对西林吉地区多年冻土地下水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初。(即一九七○年)直至九十年代初(即一九九一年)。二十多年来,我们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结合的方法,(七二年在勘察结束后,我院曾建立了西林吉多年冻土区地下水观测站),逐渐加深了对该区地下水的认识,并逐步掌握了该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从而对合理开采和利用地下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对西林吉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研究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然而认识和掌握这一科学规律,则需进行长期、艰苦的认识和研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下限 第四系地下水 多年冻土区 供水源地 兴安岭 出水量 孔隙潜水 基岩裂隙水 西林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FLOW的地下水Cr(Ⅵ)污染水动力场模拟预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小刚 董则军 +1 位作者 刘天宇 唐利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1期192-195,共4页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日益突出,地下水中Cr(VI)的污染已成为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险物质。由于Cr(VI)的毒性高、易迁移等特点,给地下水环境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对某市城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日益突出,地下水中Cr(VI)的污染已成为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险物质。由于Cr(VI)的毒性高、易迁移等特点,给地下水环境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对某市城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2005年的资料用Visual Modflow进行参数率定,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建立了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准三维非稳定流模型;再用2005-2009年的资料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此模型进行地下水流场模拟预测,并将现状条件下(2010年)Cr(VI)污染晕与预测的地下水流场形态进行叠加来预测Cr(VI)污染晕的发展趋势,为今后当地政府部门应对Cr(VI)污染地下水治理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与决策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地下水系统 Cr(Ⅵ)污染 地下水流场 MODFLOW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权 付巨川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0-42,共3页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的冲洪积扇平原上,面积138km^2。多年来。邢台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基本上依赖于地下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的开采量迅速增长,尤其是近几年(1988~1992年)岩溶水的开采量以年均增率15...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的冲洪积扇平原上,面积138km^2。多年来。邢台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基本上依赖于地下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的开采量迅速增长,尤其是近几年(1988~1992年)岩溶水的开采量以年均增率15%的速度增加。1980年以来,已出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形成漏斗以及泉水断流,直至逐渐干枯的局面。面对上游建库拦蓄造成地下水补给来源发生变化和当地地下水采大于补的现实,邢台市地下水资源的供需前景已引起人们的优虑。本文就此作一些粗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邢台市 岩溶水系统 利用分析 年开采量 第四系地下水 孔隙水 朱庄水库 泉流量 水文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第四系潜水浅埋带分布规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爱军 伦国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0,共4页
本文根据近5年来地下水勘查成果,对祁连山山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特征、相对浅埋区的形成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基底隆升、“叠瓦状”台阶式断裂、逆冲压扭性断裂、地堑型四种控制地下水埋深的构造类型;提出在不同类型控水条件下寻找... 本文根据近5年来地下水勘查成果,对祁连山山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特征、相对浅埋区的形成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基底隆升、“叠瓦状”台阶式断裂、逆冲压扭性断裂、地堑型四种控制地下水埋深的构造类型;提出在不同类型控水条件下寻找地下水相对浅埋的方向,指导寻找可利用的地下水源,解决该区人畜饮水困难。以肃南严重缺水区大黄沟滩勘查示范为例,在地堑型控水区找到埋深160m、矿化度小于0.6g/L、单井涌水量大于1 500m3/d的优质饮用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山前 第四系地下水 控水构造 相对浅埋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