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战略预警失败及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忠 郑嘉蕾 刘坤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共7页
[研究目的]通过历史案例分析,探讨战略预警问题的制约因素和难点,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提升国家安全战略预警能力提供参考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在总结以色列情报评估失误主要内容基础上,从外因(战略欺骗... [研究目的]通过历史案例分析,探讨战略预警问题的制约因素和难点,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提升国家安全战略预警能力提供参考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在总结以色列情报评估失误主要内容基础上,从外因(战略欺骗)和内因(深层原因)两个方面对引发预警失败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历史启示意义。[研究结论]受阿方战略欺骗影响的同时,以色列情报和决策部门的思维模式、傲慢情绪、部门分歧和“狼来了”效应等也是导致战略预警失败的深层原因。这也从加强组织制度的顶层设计、引入竞争机制和顺畅部门沟通渠道等方面,为现代战略预警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预警 情报失误 第四次中东战争 战略情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研究述评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德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61,共6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研究主要分为五大议题:苏联对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美国精英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危机管理;阿拉伯国家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内幕;以色列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过程;石油武器与第四次中东战争。从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研究主要分为五大议题:苏联对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美国精英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危机管理;阿拉伯国家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内幕;以色列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过程;石油武器与第四次中东战争。从研究资料来看,大多数学者依据当事人回忆录、期刊报纸和政府公报;从方法论来看,学者们多采用史学方法。此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研究成果几乎被西方学者垄断,使学术偏见难以避免;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尝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美国、俄罗斯、以色列、阿拉伯国家等相关外交档案与政策文件逐步解密,重新审视该议题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中东战争 阿以冲突 美苏缓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次中东战争与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德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1,共7页
第四次中东战争折射出美国国内政治危机、中东军事危机和美苏战略危机。以新近解密的美国外交档案为分析依据,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既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外部诱因,又是阻止战争升级的制约因素。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危机管理模式来看,阻止苏联... 第四次中东战争折射出美国国内政治危机、中东军事危机和美苏战略危机。以新近解密的美国外交档案为分析依据,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既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外部诱因,又是阻止战争升级的制约因素。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危机管理模式来看,阻止苏联势力向中东渗透、确保以色列在战场上赢得胜利和战后启动阿以和平进程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要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中东战争 危机外交 美国中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影响战局的潜在因素
4
作者 许今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12-112,共1页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中,小国以色列受挫于先,制胜于后。战争为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抗,而武器与人是战争的两项基本要素,笔者从这两项基本要素着眼,管窥中东战局,对以色列扭转战局的潜在因素作一粗浅的分析。1.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阿...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中,小国以色列受挫于先,制胜于后。战争为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抗,而武器与人是战争的两项基本要素,笔者从这两项基本要素着眼,管窥中东战局,对以色列扭转战局的潜在因素作一粗浅的分析。1.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阿、以在武器装备方面基本呈均势状态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即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势均力敌,相互争霸的时期。当时苏联为达到控制中东的目的,将大量现代化武器提供给了阿拉伯国家,而美国则大力武装以色列。仅在1973年10—11月间的20多天中,苏联即向埃及、叙利亚海运和空运了近20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中东战争 武器装备 装甲车辆 现代化战争 常规武器 叙利亚 苏联 坦克 以色列 潜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主战兵器
5
《国际展望》 2000年第20期50-51,共2页
苏制T-54中型坦克 T-54中型坦克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主炮为1门100毫米线膛炮,弹药基数34发,最大速度5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400公里。
关键词 第四次中东战争 主战兵器 武器装备 坦克 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资源与国际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合波 王黎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2,79,共6页
石油是世界各国必不可少的生存资源。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阿拉伯国家利用西方严重依赖中东石油资源的有利形势,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进行石油制裁而导致的国际危机。石油危机造成了西方联盟的分裂,在... 石油是世界各国必不可少的生存资源。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阿拉伯国家利用西方严重依赖中东石油资源的有利形势,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进行石油制裁而导致的国际危机。石油危机造成了西方联盟的分裂,在外交上孤立了美国。但石油危机并没有改变美国的外交政策,也没有达到阿拉伯国家的预期目的。美国利用推进中东和平作为反制筹码,最终促成了石油危机的解决。这场生存资源之战对阿以脱离接触问题产生了影响,在客观上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资源 第一石油危机 第四次中东战争 阿以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3年石油危机与日本中东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绍铎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19-26,共8页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限产提价,造成石油危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施加压力。日本石油严重依赖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国内立即陷入危机,不得不与美国反复磋商,最后在美国的默许下发表了基本符合阿拉伯要求的声明。...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限产提价,造成石油危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施加压力。日本石油严重依赖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国内立即陷入危机,不得不与美国反复磋商,最后在美国的默许下发表了基本符合阿拉伯要求的声明。日本对中东政策的调整,是在对中东石油的需求和受美国控制的夹缝中进行的。日美关系是战后日本对外政策的基轴,冷战中如此,冷战后亦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交 中东政策 石油危机 日美关系 第四次中东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友的成功之道
8
作者 张鉴君 《金融与经济》 1986年第5期49-51,共3页
日本的银行有四类(都市银行、地方银行、信托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住友是属于第一类都市银行,并且位居第三,仅次于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成为日本的银行巨头。该行每一职员创造的纯利润在1982年为673万日元,在日本银行业中位居第一。该行... 日本的银行有四类(都市银行、地方银行、信托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住友是属于第一类都市银行,并且位居第三,仅次于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成为日本的银行巨头。该行每一职员创造的纯利润在1982年为673万日元,在日本银行业中位居第一。该行行长长矶田一郎被美国一家世界性杂志评为“最佳银行家”。 (一) 然而住友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显赫,它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危机袭卷世界。日本经济受到猛烈冲击,物价飞涨;接着1978年石油又再度提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银行 日本经济 银行家 第四次中东战争 职员 日本银行业 信托银行 信用银行 世界性 地方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的生存和发展初探
9
作者 王坚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88-94,共7页
本文运用丰富的材料,阐述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的生存和发展历程。文章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强力支持,是以色列得以生存的重要外部因素。阿拉伯世界反以力量的涣散、脆弱,为以色列造就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同时,以色列在发展... 本文运用丰富的材料,阐述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的生存和发展历程。文章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强力支持,是以色列得以生存的重要外部因素。阿拉伯世界反以力量的涣散、脆弱,为以色列造就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同时,以色列在发展自己国家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并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不少引人注目的奇迹,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国家联盟 生存和发展 阿拉伯世界 巴勒斯坦问题 第四次中东战争 犹太人 伊拉克 第一中东战争 第三中东战争 第二中东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危机与日本的物价对策
10
作者 黄荣清 《党校教学》 1987年第3期32-34,共3页
1973年与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对策,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和稳定物价,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一)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随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中东产油国削减原油生产,大... 1973年与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对策,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和稳定物价,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一)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随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中东产油国削减原油生产,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使那些通过廉价获得燃料、原料而发展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了沉重打击。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每年消耗石油2亿万吨以上,其中99.7%依靠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石油危机 日本政府 日本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对策 抑制通货膨胀 石油价格 第四次中东战争 稳定物价 产品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从戈兰高地归来
11
作者 王信强 《国际展望》 1987年第22期19-20,共2页
戈兰高地,这块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地方,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曾有过一场鏖战。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叙以两国又在戈兰高地进行了一场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如今,以色列和叙利亚仍在那里紧张对峙着。参观戈兰高... 戈兰高地,这块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地方,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曾有过一场鏖战。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叙以两国又在戈兰高地进行了一场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如今,以色列和叙利亚仍在那里紧张对峙着。参观戈兰高地,这是我向往已久的。10月上旬的一天,我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出发,驱车直驰戈兰高地。戈兰高地位于大马士革西南约60公里处。通往戈兰高地的只有一条不太宽的柏油马路。路旁地形复杂:或是篮球般大的火山圆石,或是一道道熔岩山脊,或是一座座圆锥形小火山……行家一看便知,这种地形易守难攻。汽车行至萨沙镇时,遇到了叙利亚军队的第一道检查站,再往里,就是“部队限制区”和“缓冲区”了。根据1974年5月叙、以部队脱离接触协议,在戈兰高地中心线,由北向南划定一个宽度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三中东战争 坦克战 柏油马路 限制区 易守难攻 中东地区 脱离接触 萨沙 中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的武器出口
12
作者 伟德 《国际展望》 1983年第5期22-23,共2页
自从1955年9月苏联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同埃及签订了以重型武器换取棉花和大米的交易协定,公开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售武器以来,苏联一直将出口武器作为其对外谋求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20多年来,苏联利用武器出口,在政治上扩... 自从1955年9月苏联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同埃及签订了以重型武器换取棉花和大米的交易协定,公开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售武器以来,苏联一直将出口武器作为其对外谋求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20多年来,苏联利用武器出口,在政治上扩大了它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在军事上,以销售武器开道取得了国外一系列军事设施的使用权;在经济上,增加了一大笔外汇收入。据西方报道,仅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世界国家 军事设施 外汇收入 第四次中东战争 火力控制系统 重型坦克 地对空导弹 中东地区 转膛炮 第三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勃雷宁在美国的岁月(上)
13
作者 张祖谦 《国际展望》 1984年第12期21-23,共3页
多勃雷宁担任苏联驻美国大使已有22年了。他参与处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认为,多勃雷宁的外交才能使任何一位美国驻苏联大使相形见绌。1976-1979年期间担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马尔科姆·图恩说:“多勃雷宁是20世... 多勃雷宁担任苏联驻美国大使已有22年了。他参与处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认为,多勃雷宁的外交才能使任何一位美国驻苏联大使相形见绌。1976-1979年期间担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马尔科姆·图恩说:“多勃雷宁是20世纪一位有才干的外交家。但是你不应该把他当成一个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勃雷宁 基辛格 古巴导弹危机 图恩 美苏关系 肯尼迪总统 战略核武器 马尔科姆 第四次中东战争 勃列日涅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内部的分歧
14
作者 谢贻明 《国际展望》 1982年第21期2-7,共6页
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及其组成一九六四年五月底至六月初,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埃及和阿拉伯联盟的倡议和支持下,在东耶路撒冷举行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巴勒斯坦民族宪章》,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下简称巴解)正式成立。巴解的... 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及其组成一九六四年五月底至六月初,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埃及和阿拉伯联盟的倡议和支持下,在东耶路撒冷举行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巴勒斯坦民族宪章》,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下简称巴解)正式成立。巴解的诞生激发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革命热情。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法特 革命热情 中东问题 阿拉伯世界 叙利亚总统 以色列占领区 约旦河西岸 第四次中东战争 戴维营 加沙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假定检查法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概念、步骤及评价
15
作者 刘雅婕 马晓娟 《情报杂志》 2025年第9期88-95,共8页
[研究目的]研究关键假定检查法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指导情报分析工作开展,推动情报分析方法的改进发展。[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体无涉法和实体本位法等方法,从概念阐释、方法步骤及作用机理、案例应用、评价分析等维... [研究目的]研究关键假定检查法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指导情报分析工作开展,推动情报分析方法的改进发展。[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体无涉法和实体本位法等方法,从概念阐释、方法步骤及作用机理、案例应用、评价分析等维度,实现抽象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有效转化,方法实质到优势局限的深度剖析。[研究结果/结论]关键假定检查法能够减少认知偏见、破解信息困局、支持AI赋能及多方法协同,显著提升情报分析可靠性;但存在受制于分析主体认知结构、显性与隐性假定识别失衡、线性检查模式以及动态环境适配性不足等局限。未来需强化人员素养,融合智能技术构建动态验证机制,推动情报分析体系向自适应、高韧性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定 假设 关键假定 关键假定检查法 情报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 第四次中东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