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1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学林、何镜新同志当选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
作者 刘清明 《广东蚕业》 2012年第4期12-12,共1页
据茂名、清远人大网站公告,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化州市丝源蚕业有限公司叶学林同志、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何镜新同志分别当选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叶学林、何镜新同志长期扎根基层,为我省蚕桑事业默默地辛勤... 据茂名、清远人大网站公告,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化州市丝源蚕业有限公司叶学林同志、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何镜新同志分别当选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叶学林、何镜新同志长期扎根基层,为我省蚕桑事业默默地辛勤耕耘。叶学林同志有着丰富的基层生产经营经验和较强参政议政能力,是化州市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联系和带动众多养蚕农户,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广东省 参政议政 生产经营 地方经济 化州市 阳山县 产业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优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作者 董树彬 乔屹平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0,共10页
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抓住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且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抓住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抓住了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与灵魂,从根本政治制度上为推进... 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抓住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且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抓住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抓住了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与灵魂,从根本政治制度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这就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不断优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协同发展的方式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中优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论析
3
作者 黄小钫 丛坤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长期的地方工作实践中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长期的地方工作实践中孕育萌发的,并在新时代以来推动人大工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线、原则、方向、路径、抓手和任务等,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突出优势——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七十周年
4
作者 周叶中 周鸿雁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4,共10页
如何处理好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难题。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人民民主实现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而且把这种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从而切实破解了人类政治发展难... 如何处理好人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难题。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人民民主实现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而且把这种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从而切实破解了人类政治发展难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突出优势表现在:作为民主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人民与国家权力紧密联结的制度通道;作为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国家政权组织和运行体现民主与效率;作为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促进人民民主理念转化为治理实践。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进一步完善人大工作制度,以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政治文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档案足迹
5
作者 桂腾飞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5,共2页
1954年9月15—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2024年正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在中央档案馆珍藏着若干见证第一届... 1954年9月15—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2024年正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在中央档案馆珍藏着若干见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大历史时刻的珍贵档案。一篇开幕词9月15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档案馆 中国政治制度 中南海怀仁堂 珍贵档案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 开幕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第九届民主与法治学术交流座谈会简讯
6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理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和中...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理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和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于2023年12月16日在京联合举办了第九届民主与法治座谈会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研究会 人民代表大会 坚持和完善 制度载体 程序化建设 民主与法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市委党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2024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7
《新疆畜牧业》 2024年第6期4-11,27,共9页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管理,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共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管理,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共同富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全面振兴 巩固和完善 共同富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预算监督权的制度缺陷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兰英 刘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20,共4页
各级人大的预算监督是预算监督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但多年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人大的预算监督职能被严重弱化,其在预算监督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甚至有让位于其他监督形式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阻碍人大... 各级人大的预算监督是预算监督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但多年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人大的预算监督职能被严重弱化,其在预算监督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甚至有让位于其他监督形式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阻碍人大充分发挥其职能的种种制度缺陷,以期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预算监督 制度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质询权行使的宪法学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秦前红 韩树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09-314,共6页
质询权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监督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质询权行使具有坚实的宪政基础,理顺质询权与其它监督权之间的关系是质询权行使的关键,完善质询权行使的程序设计是质询权作用发挥的保证。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质询权 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基泉 王允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理论研究并未形成较为科学而成熟的解证框架。严格而言 ,完善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应符合我国社会民主化对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应符合以代议制为轴心的...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理论研究并未形成较为科学而成熟的解证框架。严格而言 ,完善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应符合我国社会民主化对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应符合以代议制为轴心的宪政民主的基本规律。基于民主宪政体制关于代议机关权力之正当性和有限性的普遍诉求 ,从赋权与限权两个角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完善 正当性 有限性 制度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贿选”事件频发看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晓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14,共3页
近年来地方选举中“贿选”事件的频频发生 ,既是贿选者扭曲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升迁动机产生的恶果 ,也与部分选民及人大代表政治权利和责任意识淡漠有关 ,更是有关制度的缺陷和操作中的变形所致。“贿选”事件频发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近年来地方选举中“贿选”事件的频频发生 ,既是贿选者扭曲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升迁动机产生的恶果 ,也与部分选民及人大代表政治权利和责任意识淡漠有关 ,更是有关制度的缺陷和操作中的变形所致。“贿选”事件频发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表明了发展和完善人大制度的紧迫性。发展和完善人大制度 ,既需要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 ,更需要改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并完善选举制度和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选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违宪审查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永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28,共9页
民主的一般理念与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于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与安定,对于维护法制的统一,对于维护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权威,对于反腐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都是必不可... 民主的一般理念与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于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与安定,对于维护法制的统一,对于维护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权威,对于反腐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法官进行违宪审查具有民主正当性与技术优势与程序优势。我国现在已经具有了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条件,当然,建立这一制度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制度创新。例如:建立“混合型”的以普通法院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宪法应当明文规定违宪审查的范围与结果,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对法院的“反牵制”的制度,确立司法自律的规范与养成司法自律的传统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违宪审查 正当 可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公民教育功能开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伯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1,共5页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忽略的公民教育功能,即向公民传播民主宪政知识,引导公民了解和熟悉民主政治的运作程序,帮助公民养成竞争与妥协的习惯和精神。然而长期以来,人大的这一功能并未得到应有的...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忽略的公民教育功能,即向公民传播民主宪政知识,引导公民了解和熟悉民主政治的运作程序,帮助公民养成竞争与妥协的习惯和精神。然而长期以来,人大的这一功能并未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人大公民教育功能开发,应该明确人大自身所担负的公民教育的职责;加强和改进人大宣传和新闻报道制度,允许媒体全方位跟踪报道;完善选举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增加立法和决策的听证会,吸引公民参政议政;普遍推行公民旁听制度,鼓励公民参与和监督人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公民教育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被引量:8
14
作者 常士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2,共6页
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应该紧密围绕两者关系的调整而展开。二者间关系上尽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本质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应该在... 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应该紧密围绕两者关系的调整而展开。二者间关系上尽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本质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应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朝着不断扩大民主、完善民主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议民主的制度规则与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被引量:5
15
作者 施雪华 孔凡义 《理论月刊》 2006年第9期5-10,共6页
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代议民主具有主权和治权的有限分离、民主和效率的双重取向、政治职业主义、委任代表制和程序民主等基本制度规则。从分析代议民主的基本规则入手,可以发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代议民主具有主权和治权的有限分离、民主和效率的双重取向、政治职业主义、委任代表制和程序民主等基本制度规则。从分析代议民主的基本规则入手,可以发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目前还存在某些问题,这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议民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复合优势与合力效能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佟德志 漆程成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6,共11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一系列显著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复合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一系列显著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复合治理结构,从而形成了治理主体的合力效应,能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治理效能发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选举制度改革、会议制度改革、人大预算监督职能、发挥联系制度的作用等都是很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治理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上官丕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2-59,共8页
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念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更能准确反映政体的本质,使用"人民代表大会制"一词有利于与世界各国的政体类型进行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概念在我们新中国的宪法史上有广泛... 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念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更能准确反映政体的本质,使用"人民代表大会制"一词有利于与世界各国的政体类型进行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概念在我们新中国的宪法史上有广泛使用的经验,"人民代表大会制"概念的使用有利于促使人们重视我国各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关系的理顺,完善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概念有其存在和广泛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宪法学应有的一个重要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政体 国家机构 权力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商言政: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民营企业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长东 王清妍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51,共9页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成为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在一些地区的县级人大中他们甚至成为了第二大代表群体。这些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会把地方人大变成一个更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吗?是否能够促进地方民主治理的发展呢?...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成为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在一些地区的县级人大中他们甚至成为了第二大代表群体。这些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会把地方人大变成一个更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吗?是否能够促进地方民主治理的发展呢?基于大量的实证资料,本文认为由于直接选举被严格控制,有时甚至沦为个人化的庇护关系,或者被高度商品化,这些民营企业家代表往往会更加愿意获取自身特权而非推动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 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之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建军 《学习论坛》 2010年第4期42-48,共7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不仅存在着阶级性差异,也存在着功能性差异、地位性差异以及程序性差异。这些差异证明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特定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相对于西方国家议会作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不仅存在着阶级性差异,也存在着功能性差异、地位性差异以及程序性差异。这些差异证明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特定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相对于西方国家议会作为抵制行政蚕食的"黄昏机构"而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将成为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议会制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规范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61,共7页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提出的独特问题,它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法理基础,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国本。党与人大的规范关系可以概括为"权力在人大,权威在共产党"。这一规范关系基于...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提出的独特问题,它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法理基础,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国本。党与人大的规范关系可以概括为"权力在人大,权威在共产党"。这一规范关系基于权力与权威的明确区分,它通过对人类历史上成功政治实践的考察而提出,既符合我国国体及宪法性文件的实质精神,也符合我国政治实践的基本经验。在实践层面,按照权力与权威分立互补而统一于宪法的政体设置,可以实现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权威 共产党 人民代表大会 规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