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超表面赋能语义通信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政宇 梁馨月 +5 位作者 孙钢灿 牛凯 楚征 杨照辉 杨光睿 郑谷寒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5,共9页
智能超表面(RIS)以其卓越的成本效益、低能耗及独特的可编程性,在调控无线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成为6G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语义通信(SemCom)突破香农极限,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的精确传递,同样被视为6G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首先... 智能超表面(RIS)以其卓越的成本效益、低能耗及独特的可编程性,在调控无线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成为6G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语义通信(SemCom)突破香农极限,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的精确传递,同样被视为6G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首先回顾了语义通信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并分析了RIS在提高通信性能方面的突出优势。接着,提出RIS赋能语义通信系统模型,展示了RIS在提升通信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最后,对RIS赋能语义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其将迈向智能化、个性化信息传递新阶段,为6G通信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有望成为6G核心关键技术,引导通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语义通信 无线通信 第六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固定与可移动天线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曾勇 董珍君 +6 位作者 王蕙质 朱立鹏 洪子尧 姜庆基 王东明 金石 张瑞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7-1407,共31页
多天线技术通过在收发端部署天线阵列,从而提供额外的空间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DoFs),大幅提升了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与此同时,多天线技术应用于雷达感知领域,实现了空间角度分辨能力并提升了感知自由度,大幅增强了无线感... 多天线技术通过在收发端部署天线阵列,从而提供额外的空间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DoFs),大幅提升了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与此同时,多天线技术应用于雷达感知领域,实现了空间角度分辨能力并提升了感知自由度,大幅增强了无线感知性能。然而,无线通信与雷达感知领域在过去数十年里独立发展。因此,尽管多天线技术在这两个领域分别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并没有通过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深度融合。随着感知与通信的融合被确定为第六代(the six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多天线技术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以填补上述空白。为此,本文围绕未来天线阵列规模持续扩张、阵列架构更加多样、阵列形态更为灵活等发展趋势,对面向6G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多天线技术进行综述。首先介绍未来多天线的不同架构类型,包括以传统紧凑式阵列和新兴稀疏阵列为代表的集中式阵列架构、以无蜂窝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为代表的分布式天线架构,以及三维连续空间阵元位置与朝向灵活可调的可移动天线/流体天线。然后,本文将介绍基于上述天线架构的远场/近场信道建模,并进行通信与感知性能分析。最后总结不同天线架构的特点,并展望解决因天线阵列规模的持续扩展及阵列形态的灵活多变引起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困难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 多天线技术 通信感知一体化 信道建模 集中式阵列 分布式阵列 移动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趋势初探(特邀)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亮 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51,共9页
文章根据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总愿景和不同维度子愿景,分类阐述了有可能实现这些美好愿景的关键技术趋势和挑战。文章从新晶体复合材料、超材料、非正交波形、高频毫米波和太赫兹生成等物理基础性技术,到无线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和... 文章根据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总愿景和不同维度子愿景,分类阐述了有可能实现这些美好愿景的关键技术趋势和挑战。文章从新晶体复合材料、超材料、非正交波形、高频毫米波和太赫兹生成等物理基础性技术,到无线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深海通信网络等网络基础性技术,再到人工智能使能、感知互联和人体通信等新兴应用技术,分门别类地介绍了6G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某些候选关键技术。文章引用了部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相关内容和研究成果,期望观点尽可能严谨合理,并引起业界对6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 基础材料 无线新型互联网基础设施 深海通信 触觉互联网 人体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建模与传输机理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在琛 江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23-2634,共12页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入射信号的幅度、相位、...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入射信号的幅度、相位、极化等调控,从而构造智能化的通信环境,为终端高能效无线通信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基于无人机通信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将RIS技术引入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RIS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的传输机理,归纳了信道建模关键技术;最后针对RIS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建模,总结和展望了未来的技术挑战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 智能超表面技术 高能效通信 无人机通信 信道传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FS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明琪 代健美 +1 位作者 朱诗兵 李长青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技术是近年提出的新型信号调制方式,旨在应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典型的高移动性多径传输场景中存在的大多普勒频移导致的通信质量下降问题。OTFS技术将符号映射至时延-多普勒(Del... 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技术是近年提出的新型信号调制方式,旨在应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典型的高移动性多径传输场景中存在的大多普勒频移导致的通信质量下降问题。OTFS技术将符号映射至时延-多普勒(Delay-Doppler, DD)域,并通过二维变换将其变换到时频域,以应对大多普勒频移和时延导致的载波间干扰与符号间干扰。分析并总结了OTFS技术的基本原理、信道估计、符号检测及与多址技术结合等方向的研究现状,对未来OTFS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 正交时频空(OTFS) 信道估计 符号检测 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通信技术综述 被引量:50
6
作者 谢莎 李浩然 +2 位作者 李玲香 陈智 李少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8-186,共19页
太赫兹频段(0.1~10 THz)信号在空气中传播衰减大、传输距离短,在太赫兹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前,这些关键问题需要攻克。首先,介绍了当前太赫兹信道的研究进展,包括信道建模、信道测量及信道估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用户基本通信场... 太赫兹频段(0.1~10 THz)信号在空气中传播衰减大、传输距离短,在太赫兹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前,这些关键问题需要攻克。首先,介绍了当前太赫兹信道的研究进展,包括信道建模、信道测量及信道估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用户基本通信场景和多用户复杂通信场景,并针对各个场景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太赫兹通信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通信 太赫兹信道模型 超高数据速率 高定向窄波束 点到点通信 多用户通信 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技术中的空中接入网: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睿哲 何若兰 +2 位作者 孙恩昌 张卉 张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5-1188,共14页
空中接入网(aerial access network, AAN)具有抗毁性强、覆盖范围广、视距传播概率高的特点,与地面网络相结合能够缓解流量负载压力,提供全时空的连接与服务,可有效助力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6G)“万物... 空中接入网(aerial access network, AAN)具有抗毁性强、覆盖范围广、视距传播概率高的特点,与地面网络相结合能够缓解流量负载压力,提供全时空的连接与服务,可有效助力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6G)“万物智联”愿景的实现.因此,在分析AAN中的卫星通信和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 HAPS)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研究了卫星通信在数据接入方面的应用以及HAPS在一体化网络架构中的作用,探究了卫星与HAPS两种技术对未来网络的影响以及进一步优化二者的潜在方法.最后,对卫星接入的数据碰撞问题和HAPS的缓存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从上述问题出发展望了卫星通信和HAPS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6G) 卫星通信 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 HAPS) 空中接入网(aerial access network AAN) 空天地一体化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低轨卫星物联网的能效优先的多波束鲁棒预编码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涔峰 陈晓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68-1578,共11页
如今,物联网已经应用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空间、环境等限制,地面物联网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表现出了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6G),提出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融... 如今,物联网已经应用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空间、环境等限制,地面物联网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表现出了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6G),提出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融合,从而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对于卫星通信,卫星通常由太阳能供电,导致能量有限,因此想要实现大规模设备高质量的通信,卫星的能量效率设计非常必要。本文为6G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计了一个能量有效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框架,以支持广域分布设备的大规模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考虑到LEO卫星的能量有限性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不准确,本文建立了一个在功率和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约束下最大化能效的优化问题。通过将分数形式问题转换为等效的减法形式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的联合波束成形和功率分配算法,以在存在信道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最大化能量效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 能量效率 卫星物联网 多波束低轨道卫星 非正交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关键技术研发竞争格局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光旭 李洋 +3 位作者 陈怿 柴姝奇 史清江 罗智泉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共9页
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第六代移动通信(6G)与数字经济之间存在着互促和依存的关系,相应关键技术研发价值重大且国际竞争格局激烈。本文从无线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3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6G关键技... 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第六代移动通信(6G)与数字经济之间存在着互促和依存的关系,相应关键技术研发价值重大且国际竞争格局激烈。本文从无线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技术3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6G关键技术研发的原理和发展现状,评估了我国在这些关键技术方向上的全球竞争力;具体技术方向包括无线人工智能技术、超大规模天线技术、太赫兹通信、智能反射面、通信感知一体化,分布式网络技术、“空天地”一体化组网技术、内生智能网络技术、算力网络技术,物理层安全技术、网络层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建议,加速6G无线、网络、安全等核心技术产业化,以6G网络能力跨越式发展来服务未来业务需求;注重创新保障、产业支撑、扩大内需、人才保障,支持创新生态构建,形成6G产业发展保障支撑;与全球通信产业开展密切合作,积极参与6G国际标准制定,共同推动6G技术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 数字经济 无线技术 网络技术 安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透镜天线的进展研究
10
作者 陈屹聪 王烁博 +1 位作者 翟国华 高建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7-815,共9页
太赫兹天线是未来第六代移动通信(6G)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太赫兹透镜天线因其高增益、稳定的辐射特性、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太赫兹透镜天线不存在馈源遮挡的问题,能够实现多种波束控制功能,其聚焦功能可应用于成像系统,也可在... 太赫兹天线是未来第六代移动通信(6G)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太赫兹透镜天线因其高增益、稳定的辐射特性、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太赫兹透镜天线不存在馈源遮挡的问题,能够实现多种波束控制功能,其聚焦功能可应用于成像系统,也可在测试装置中起波束准直的作用。太赫兹制作工艺的进步使太赫兹透镜天线的加工精度更高、效果更好,也进一步促进太赫兹透镜天线的发展。本篇综述总结了近五年报道的太赫兹透镜天线,综合其功能、制作工艺、形态、应用场景等特点对它们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天线 太赫兹透镜天线 成像 第六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