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小平 孙清亮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8,共7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技术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超高用户体验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文章重点关注5G对网络教育产生的影响,从网络教育应用的角度对5G的教育应用场景和指标设计、互联网与数字化校园的...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技术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超高用户体验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文章重点关注5G对网络教育产生的影响,从网络教育应用的角度对5G的教育应用场景和指标设计、互联网与数字化校园的关系、第五代移动网络教育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5G环境下多源异构的课程建构模式、资源银行的维度模型以及资源产生、资源交换和资源交易的实现策略,并基于理论模型研发了相应的资源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5G 网络教育 资源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卒中单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松韬 额布 +6 位作者 李智强 姜昊 许玉柱 孙舰 史建民 吴喜 郭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移动卒中单元(mobile stroke unit,MSU)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相结合构成了5G移动卒中单元(5G MSU),其在卒中急救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5G MSU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移动卒中单元(mobile stroke unit,MSU)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相结合构成了5G移动卒中单元(5G MSU),其在卒中急救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5G MSU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MSU、急救中心、卒中中心和医疗机构等各模块有效地连接起来,改变了传统的卒中院前救治模式,将急救工作前移,实现"上车即入院"的目标,显著缩短了患者发病到静脉溶栓时间。在早期研究中,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MSU在急性卒中救治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但其能否改善患者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尚未明确。本文就5G MSU的概念、发展、国内外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卒中单元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卒中单元车载手术1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松韬 李洪岩 +3 位作者 张洪钿 李方睿 吴喜 郭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7岁,主因"突发头痛、头晕2 d,意识障碍5 h"于2021年5月26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该患者就诊前两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头晕,伴恶心、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肢体无力及麻木症状,在家中观察逐...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7岁,主因"突发头痛、头晕2 d,意识障碍5 h"于2021年5月26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该患者就诊前两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头晕,伴恶心、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肢体无力及麻木症状,在家中观察逐渐加重,就诊当日中午出现意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卒中单元 车载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许艺苹 庄灵习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4,共8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餉重要驱动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国际竞争力优势的先导领域和新制高点。世界各国对支持5G技术的产业政策也各有特色。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当前世界上5G技术发展较为...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餉重要驱动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国际竞争力优势的先导领域和新制高点。世界各国对支持5G技术的产业政策也各有特色。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当前世界上5G技术发展较为先进的中国、美国、英国、韩国等4个国家层面的5G产业政策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英韩4国的5G产业政策在政策目标的任务导向型、政策执行的中央及地方类别上差异性不显著,在政策工具的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使用类别上的差异性明显显著,表明4国政府推进5G产业发展的目标非常一致但手段略有差别。对中国而言,现行的5G产业政策存在着重供给、轻需求、轻环境泊问题,尤其在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明显不足。据此提出强化安全管理、加大金融支持、构建网络空间共同体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产业政策 国际比较 二分类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测试技术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治中 毛亚丽 朱磊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4-985,共12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i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5G)测试作为整个通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能够对5G全网设备以及不断演进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它具有灵活多样的测试技术,并能真实全面反映网络状况的特点,为增强5G网...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i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5G)测试作为整个通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能够对5G全网设备以及不断演进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它具有灵活多样的测试技术,并能真实全面反映网络状况的特点,为增强5G网络覆盖能力,全面提升网络整体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先对全球5G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概述,随后从5G关键技术验证、核心网验证以及接入网验证3个方面对中国的测试发展状况作介绍,详细介绍了新空口的空口辐射(Over the air,OTA)测试技术及其在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上的应用优势。最后,对未来5G测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测试技术 空口辐射 大规模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点城区测算中国2020年移动通信频谱需求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标 王坦 《中兴通讯技术》 2014年第2期5-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频谱需求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充分借鉴了国际现有方法,可合理满足未来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的发展需求,实现频率资源的科学分配和使用,避免盲目规划导致的资源浪费。该预测方法从业务密集地区着手,通过调... 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频谱需求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充分借鉴了国际现有方法,可合理满足未来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的发展需求,实现频率资源的科学分配和使用,避免盲目规划导致的资源浪费。该预测方法从业务密集地区着手,通过调研运营商第一手数据,给出了更加精确的测算结果,可供中国运营商评估现有频谱使用情况、论证阶段频谱需求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需求预测 热点地区 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第五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医疗相关法律问题浅析
7
作者 吴喜 李洪岩 +7 位作者 张新博 郭松韬 李智强 杨军 郭伟 郭秀海 张洪钿 徐如祥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28,共6页
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已应用于临床诊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其应用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被探讨。本文依据医事法律法规并结合医疗合规管理经验,对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的医疗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医疗活动的依法合规开展提供... 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已应用于临床诊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其应用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被探讨。本文依据医事法律法规并结合医疗合规管理经验,对5G车载移动卒中单元的医疗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医疗活动的依法合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车载 移动卒中单元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涂锐 李芳馨 +2 位作者 张睿 张鹏飞 卢晓春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能实现全天候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但在遮挡环境下,定位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研究分析GN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指出随着室内外连续无缝定位需求的增加,混合定位技术成为当前...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能实现全天候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但在遮挡环境下,定位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研究分析GN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指出随着室内外连续无缝定位需求的增加,混合定位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且GNSS/5G组合高精度定位是一种新的技术,在诸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对GNSS/5G组合定位相关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给出GNSS/5G组合定位原理;然后对其数据处理涉及的观测模型进行归纳阐述,并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最后分析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挑战,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组合定位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控制面BDS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与研究
9
作者 施闯 王家乐 +5 位作者 王吉涛 闫大禹 夏鸣 万屹 李侠宇 陈诗军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智能终端需求激增和场景复杂应用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需要支持大规模终端接入,区域信号异常监测能力不足等,提出一种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BDS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通过采用5G广播模式替代点对点单...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智能终端需求激增和场景复杂应用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需要支持大规模终端接入,区域信号异常监测能力不足等,提出一种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BDS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通过采用5G广播模式替代点对点单播模式,该系统可显著降低网络负载并增强大规模终端的接入能力;设计BDS/5G一体化基站架构和插花式分布策略,能有效提升系统的协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5G专网测试环境中可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有效降低地基增强站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能够满足大规模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实现增强的时空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控制面 时空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5G一体化基站 插花式分布 通导融合 厘米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极低时延与高可靠通信: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陆忠梅 陈巍 +1 位作者 魏杰 于海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73-1783,共11页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车联网又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汽车使用量急剧上升,为提升人们出行体验,实现车、路、人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车联网又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汽车使用量急剧上升,为提升人们出行体验,实现车、路、人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一个具备高速大带宽以及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网络支撑。而目前基于LTE技术的车联网不能满足URLLC的性能需求,因此提升车联网URLLC的性能成为车联网技术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回顾了车联网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对URLLC在车联网应用场景的性能需求进行分析,并对提升车联网高可靠性和极低时延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车联网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高可靠极低时延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频段星地通信信道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娣 张焱 +1 位作者 文晋晓 何遵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2-618,共7页
太赫兹频段作为至今尚未被完全开发的超高通信频段,具有超大带宽等优点,将其应用于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后五代(Beyond 5G,B5G)移动通信系统,除实现更高速率传输外,还可实现地面移动网络与卫星网络频谱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推... 太赫兹频段作为至今尚未被完全开发的超高通信频段,具有超大带宽等优点,将其应用于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后五代(Beyond 5G,B5G)移动通信系统,除实现更高速率传输外,还可实现地面移动网络与卫星网络频谱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推动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星地通信系统的太赫兹信道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了自由空间损耗、分子吸收损耗、云雾衰减、雨衰减及多普勒频移等太赫兹信道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星地太赫兹通信信道建模流程,并给出了分步骤信道参数的生成方法.通过数值仿真,对不同天气状况下传输距离和频率对传输信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所生成的信道响应对误码率进行评估,从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可用性.所提建模方法能够提供不同传输条件下的动态太赫兹信道响应数据,从而为今后太赫兹频段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评估与测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太赫兹 星地通信 信道建模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毫米波通信中基于波束赋形的节能机制
12
作者 陈发堂 吴峰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5期73-78,共6页
毫米波通信技术尽管能够满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设计指标,但是毫米波在传输过程中的路径损耗严重影响了其传输性能,需要使用波形赋形技术来集中传输的能量以削弱路径损耗带来的影响,而传统的非连续接收(DRX)机制应用在波束赋形系... 毫米波通信技术尽管能够满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设计指标,但是毫米波在传输过程中的路径损耗严重影响了其传输性能,需要使用波形赋形技术来集中传输的能量以削弱路径损耗带来的影响,而传统的非连续接收(DRX)机制应用在波束赋形系统中会导致波束失准,在5G系统中已不再适用。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长周期可调整的定向DRX(A-ODRX)机制,将波束搜索状态并入到长周期状态来克服波束失准,同时引入了长周期递增系数以节省功耗,采用半马尔可夫链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流量模型对A-ODRX机制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分析了A-ODRX机制下的平均延迟、节能效果以及波束失准概率。仿真结果表明,A-ODRX机制可以在明显降低波束失准概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终端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毫米波 波束赋形 可调整的定向非连续接收 半马尔可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内5G终端通信信道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欢 许越 +3 位作者 孟凡博 任帅 李海军 庞晓静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巡检机器人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在变电站中应用广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发展迅速,未来5G可移动终端在变电站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通信系统的性能与无线信道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变电站中可移动终端的5G通信信道特性至关重要。文章针对... 以巡检机器人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在变电站中应用广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发展迅速,未来5G可移动终端在变电站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通信系统的性能与无线信道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变电站中可移动终端的5G通信信道特性至关重要。文章针对变电站三维(3D)散射环境下5G可移动终端的通信信道的特性问题,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出采用几何分析法建立3D信道模型,并推导出了信道的时间自相关函数、空间互相关函数。基于5G频段,仿真并分析了无线信道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研究了不同大小的莱斯因子对无线信道特性的影响。上述仿真结果表明了5G终端在变电站的可用性,拓宽了变电站场景下可移动终端运用5G通信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 信道模型 第五代移动通信终端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网络承载CBTC系统业务的方案研究及现场测试 被引量:5
14
作者 陶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155,共6页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广泛应用的信号系统,其中的车地无线系统负责承载列控信息。介绍了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性能特点,分析了CBTC系统的无线通信需求。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高架线路区段现...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广泛应用的信号系统,其中的车地无线系统负责承载列控信息。介绍了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性能特点,分析了CBTC系统的无线通信需求。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高架线路区段现场测试了不同场景下的5G承载CBTC系统业务的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5G带宽、端到端时延、漫游切换等方面的技术指标高于CBTC系统对数据通信系统无线子系统的技术要求,在技术性能上,5G可以用于CBTC系统的业务承载;使用5G切片功能,在极端压力情况下,5G通信网络可优先保证CBTC系统的业务传输,提高了CBTC系统业务传输的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业务承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调控电磁超材料理论与技术”专题导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微微 刘能武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3-1534,共2页
当今世界,宽带、多频带和捷变频雷达系统,卫星通信与导航系统,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等无线电系统高速发展,对它们的设计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例如减小雷达系统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增强其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无线电系统 捷变频雷达 雷达系统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多频带 卫星通信与导航 智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技术在UHV换流站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永杰 陆继钊 +1 位作者 吴晨光 赵豫京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支撑特高压(UHV)站点基建管控和智能运检业务需求,国内首次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用于UHV换流站基建现场。【方法】在实现豫南站5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搭建5G虚拟专网,部署移动边缘计算(MEC)云平台。充分考虑前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支撑特高压(UHV)站点基建管控和智能运检业务需求,国内首次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用于UHV换流站基建现场。【方法】在实现豫南站5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搭建5G虚拟专网,部署移动边缘计算(MEC)云平台。充分考虑前期基建和后期运行的需求,将智能基建工地与后期智慧换流站同步衔接,依托5G优势,融合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了UHV基建施工现场各类数据的实时采集、统一汇聚。提供了UHV基建的远程视频监控、工程监控预警、基建现场全景呈现、安全隐患识别和专家远程辅助指导等多功能场景的5G解决方案。组织开展了智慧工地、智能巡检和智能管控类5G系列应用,开展了5G网络适配性测试。【结果】文章为豫南换流站业务应用提供了灵活、大带宽和高速率的5G通信手段。有效赋能了UHV换流站内各项业务需求,验证了5G对UHV建设与巡检类业务的承载能力,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结论】5G在UHV豫南换流站的成功应用,提供了5G+能源互联网的典型UHV变电站解决方案,验证了5G在电力行业的可行性,推动了5G在电力场景的深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特高压 虚拟专网 智慧工地 智能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7
作者 戚晨皓 黄永明 金石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4-551,共8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通过增加基站天线数目构建大规模MIMO系统,是一种高效而相对便捷的方式。大规模MIMO系统能深度发掘空间维的自由度,使...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通过增加基站天线数目构建大规模MIMO系统,是一种高效而相对便捷的方式。大规模MIMO系统能深度发掘空间维的自由度,使得基站能够利用同一时频资源服务于多个用户。本文探讨了大规模MIMO系统的导频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案、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模型以及低复杂度的传输技术与实现方法三项关键技术。与现有MIMO系统相比,大规模MIMO系统能显著提高频谱效率、能量效率和系统的鲁棒性能。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最具潜力的研究内容之一,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技术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相关研究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大量的技术难点需要进一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大规模天线阵列 第五代移动通信 频谱效率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一代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军 管云峰 +2 位作者 何大治 徐异凌 徐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67-1272,共6页
超高清、网络融合与内容关联已成为全球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为了主动应对视听媒体消费模式和传播模式变革,构建我国新一代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体系将有效引导主流文化媒体的创新发展,加快整机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介绍了今年制订完成... 超高清、网络融合与内容关联已成为全球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为了主动应对视听媒体消费模式和传播模式变革,构建我国新一代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体系将有效引导主流文化媒体的创新发展,加快整机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介绍了今年制订完成的美国新一代无线数字电视广播标准(ATSC 3.0)的研制历程和技术特点,以及正在制订之中的全球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标准的进展,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一代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需求、发展方向以及技术重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数字电视 ATSC 3.0 交互广播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声学滤波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晖 米佳 +2 位作者 胡少勤 李左翰 邱海莲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7-622,共6页
声学滤波器是当前射频前端模块中最核心元器件之一。随着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的深入推进,对滤波器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在一些新架构、新材料和先进建模技术的加持下,声学滤波器技术屡有突破,已研制出多种高性能声学滤波器... 声学滤波器是当前射频前端模块中最核心元器件之一。随着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的深入推进,对滤波器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在一些新架构、新材料和先进建模技术的加持下,声学滤波器技术屡有突破,已研制出多种高性能声学滤波器。该文对高性能声表面波(SAW)和声体波(BAW)滤波器技术(包括UltraSAW、LowDrift TM和NoDrift TM、I.H.P SAW、XBAR TM、XBAW滤波器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与评述。最后对未来声学滤波器将面临的技术问题做了简要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波 声表面波(SAW) 体声波(BAW) 滤波器 射频前端模块(RFFEM)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人体感知的教学体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丽萍 李小平 +2 位作者 张琳 陈建珍 董银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35,62,共8页
该文在人体机理感知信息科学理论和交互技术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体感知与环境感知问题、人体机理感知信息获取问题、感知觉与记忆的关系问题、人机交互感知与输入机理问题、5G环境下VR人机信息获取问题、虚拟学习环境设计等问题进行... 该文在人体机理感知信息科学理论和交互技术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体感知与环境感知问题、人体机理感知信息获取问题、感知觉与记忆的关系问题、人机交互感知与输入机理问题、5G环境下VR人机信息获取问题、虚拟学习环境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针对虚拟现实教学设计中缺乏客观感知回馈设计和无法有效获取控制变量的弱点,提出了基于人体机理感知的虚拟现实可控学习体验环境的设计思想,设计了可穿戴学习体验系统设计模型。并通过《英语视听说》进行探索,尝试了人体感知环境下沉浸式体验课程设计,部分实现了虚拟教学体验空间的控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人体感知 虚拟现实 穿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