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记忆的政治——论19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 |
韩琛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8 |
2
|
|
2
|
逃逸还是突围?——90年代第五代电影的反思之一 |
景虹梅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2 |
1
|
|
3
|
背叛还是迷恋——90年代第五代电影的反思之二 |
景虹梅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3 |
1
|
|
4
|
绵延不绝的影像文化潮流——对第五代电影30年精神传统的研究 |
周星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4 |
0 |
|
5
|
第五代电影:从中国走向世界 |
陈吉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6
|
论中国第五代电影的寻根意识 |
陈吉德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3 |
0 |
|
7
|
现代性的承续与转换: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语境 |
裘文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论第五代电影银幕形象的文化构成 |
傅明根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9
|
第五代电影中的“乡土”与“家国” |
包蕾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0
|
视觉现代性与第五代电影的民族志阐释——以周蕾《原初的激情》为讨论对象 |
朱立立
|
《艺苑》
|
2007 |
6
|
|
11
|
第五代电影的“乡土中国”建构与悖论叙事 |
李嫣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民族电影艺术传统的更新与发展——中国第五代电影纵谈 |
张东林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2 |
0 |
|
13
|
随“第五代电影”崛起的表演艺术家——记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陶泽如 |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8 |
0 |
|
14
|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获奖的启示 |
向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5
|
第五代电影诗化品格新论 |
唐建军
|
《艺苑》
|
2005 |
0 |
|
16
|
苦女人巩俐第五代电影的终结者 |
文泉杰
|
《艺术广角》
|
2003 |
0 |
|
17
|
从纪实美学到影像美学——“第五代”电影的画面造型语言 |
王英莉
|
《电影评介》
|
2012 |
1
|
|
18
|
电影“第五代”与“第五代”电影——兼论“第五代”电影(运动)的终结 |
段晓昀
王英莉
|
《电影评介》
|
2009 |
0 |
|
19
|
论“第五代”改编电影的“探索性” |
傅明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从电影美术角度试述“第五代”导演创作流变 |
梁佳卿
兰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