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的政治——论19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1-45,共5页
1990年代对于第五代电影人具有特别的意义,他们在其间完成了"去神话"的世俗化过程,实现了向商业电影阶段的转型。1990年代不仅是第五代的巅峰时刻,创作了《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红粉》等经典电影,也是告别理... 1990年代对于第五代电影人具有特别的意义,他们在其间完成了"去神话"的世俗化过程,实现了向商业电影阶段的转型。1990年代不仅是第五代的巅峰时刻,创作了《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红粉》等经典电影,也是告别理想和神话的时代。通过重塑记忆的影像,第五代电影摆脱了现实政治的束缚,以苦情戏般的情节剧消解了强烈的历史情结,反思历史变成消费历史的托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记忆 革命 世俗化 第五代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逃逸还是突围?——90年代第五代电影的反思之一 被引量:1
2
作者 景虹梅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6-29,共4页
进入 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 ,以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为契机 ,一时红极海内外。由于同此期中国大陆电影业的总体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些评论者认为 ,第五代的辉煌是脱离中国现实语境的投机与“变节”。经过认真的审视和分析 ,笔... 进入 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 ,以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为契机 ,一时红极海内外。由于同此期中国大陆电影业的总体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些评论者认为 ,第五代的辉煌是脱离中国现实语境的投机与“变节”。经过认真的审视和分析 ,笔者发现 :无论是第五代在 90年代上半叶走出国门 ,还是此后逐渐退守本土 ,可以说它都须臾未脱中国电影的具体语境和总体行列 ,而且在现实层面和历史层面均产生了或切近或长远的意义。逃逸与突围 ,虽然在形式上都是阵地的转移 ,但性质却大相径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 :90年代 ,既是第五代创作的语境 ,也是其施展才华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中国电影 华语电影 第五代电影 现代性 民族性 语境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叛还是迷恋——90年代第五代电影的反思之二 被引量:1
3
作者 景虹梅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从美学的角度着眼,90年代第五代电影的总体走向是,由显具风格的艺术探索电影逐渐向常规电影或主流商业电影靠拢。相对于其80年代富于先锋创新意识的电影创作而言,90年代第五代所表现出的相当程度上的定型化与模式化的倾向,似乎标明了对... 从美学的角度着眼,90年代第五代电影的总体走向是,由显具风格的艺术探索电影逐渐向常规电影或主流商业电影靠拢。相对于其80年代富于先锋创新意识的电影创作而言,90年代第五代所表现出的相当程度上的定型化与模式化的倾向,似乎标明了对其自身以及对艺术电影的背叛。本文在肯定这一变化事实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了其内在原因与具体表现;但又进一步提出,如果“艺术电影”并不仅限于“先锋/实验电影”的话,那么,第五代先锋地位的失落并未使其艺术电影的基本立场受到影响。第五代以其惯于反思的知识分子精英视角继续观照着现实生活,因而它在诸多常规电影或主流商业电影中,仍然显得卓而不群。何况,第五代成员中始终不乏坚守艺术理想的忠实信徒;正是由他们体现出了中国电影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第五代电影 理论反思 定型化 模式化 艺术电影 中国 20世纪 美学 风格 电影创作 陈凯歌 张艺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延不绝的影像文化潮流——对第五代电影30年精神传统的研究
4
作者 周星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11-16,共6页
第五代电影伴随着改革开放而生长,整体上已经在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世界电影的中国形象中,第五代电影的影响力显然依旧具有代表性。扎根于开放年代却享受着计划经济年代的红利起步,使得第五代电影具有人文思考的相对... 第五代电影伴随着改革开放而生长,整体上已经在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世界电影的中国形象中,第五代电影的影响力显然依旧具有代表性。扎根于开放年代却享受着计划经济年代的红利起步,使得第五代电影具有人文思考的相对自由激励环境;开阔而新鲜的世界视野,是第五代电影骨子里探索精神延续的基础;社会阅历的丰厚,让创作者对于人间社会的认知超越肤浅感官的平面,使第五代电影始终具有社会关切的精神;镜像语言占优的特色,使第五代电影能够实现从文化反思到大片视听的跨越;这一代人一直具有人文精神的入世情怀,关注国家的社会变革进程而努力适应之,还不舍人性挖掘的深度,使得第五代电影历经30年而依旧生命力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历史情境 社会关注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电影:从中国走向世界
5
作者 陈吉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6-27,共2页
1983年,一位并不出名的导演——张军钊在一个并不出名的小厂——广西电影制片厂兴风作浪,拍摄了一部影片《一个和八个》。影片以其强烈的实验性令人耳目一新。之后,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5年)、《孩子王》(1987年)... 1983年,一位并不出名的导演——张军钊在一个并不出名的小厂——广西电影制片厂兴风作浪,拍摄了一部影片《一个和八个》。影片以其强烈的实验性令人耳目一新。之后,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5年)、《孩子王》(1987年),吴子牛的《黑谷喋血》(1984年),田壮壮的《猎场札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胡玫的《女儿楼》(1985年),黄建新的《黑炮事件》(1985年)、《错位》(1987年),张艺谋的《红高粱》(1987年)相继加入了实验行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五代电影。第五代导演大都于'文革'后毕业于正规的专业院校,主体是1978年入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第五代导演 张艺谋 陈凯歌 黄建新 电影制片厂 传统电影 高粱 影片 阅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第五代电影的寻根意识
6
作者 陈吉德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3年第1期58-63,共6页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第五代电影以影像表意的方式加入了寻根思潮 ,其视角有指向过去和指向当下两种 ,目的是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对传统文化消极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批判 ,从而确立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原始的动力和根基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第五代电影以影像表意的方式加入了寻根思潮 ,其视角有指向过去和指向当下两种 ,目的是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对传统文化消极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批判 ,从而确立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原始的动力和根基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扫清障碍 ,因而有着启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第五代电影 寻根意识 传统文化 电影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承续与转换: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语境
7
作者 裘文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5,共3页
考察第五代电影文本,可以发现第五代电影的绝大部分存在着文学的母本。进一步分析这一改编的“奇观”,我们看到的是第五代电影的改编承续了现代性在历时空间中的文化之根和现时状态中的文化之变。
关键词 现代性 第五代电影 改编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五代电影银幕形象的文化构成
8
作者 傅明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1-22,共2页
第五代电影正是依靠大胆的视觉造型语言,讲述东方人的故事,演绎中国的文化。在挑战和反叛传统电影语言的同时,也开始建构起一种崭新的中国银幕形象,而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从文化视角来重新阐释与评价第五代电影语... 第五代电影正是依靠大胆的视觉造型语言,讲述东方人的故事,演绎中国的文化。在挑战和反叛传统电影语言的同时,也开始建构起一种崭新的中国银幕形象,而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从文化视角来重新阐释与评价第五代电影语言奠基之作——《黄土地》的银幕形象的文化构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银幕形象 文化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电影中的“乡土”与“家国” 被引量:2
9
作者 包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99,共6页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几代电影人对“都市”与“乡村”都投注了相当大的关注与感情,乡村是他们文学剧本主要的素材来源和灵魂所依。第五代电影作品由乡土而起,但其创作逐渐向都市回归、向古典回归。无论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心理学...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几代电影人对“都市”与“乡村”都投注了相当大的关注与感情,乡村是他们文学剧本主要的素材来源和灵魂所依。第五代电影作品由乡土而起,但其创作逐渐向都市回归、向古典回归。无论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第五代电影通过多重视角和表现手法,丰富、延展了中华民族“乡土”与“家国”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意象,成为“文化自觉”的第一批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乡土 家国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现代性与第五代电影的民族志阐释——以周蕾《原初的激情》为讨论对象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立立 《艺苑》 2007年第7期35-38,共4页
曾经辉煌的第五代电影早已落下帏幕,近年来第五代导演们早已改弦易辙,沉溺于好莱坞式商业大片的生产营销。如何面对20世纪80—90年代蔚为大观的第五代电影这一有意味的文化现象?与国内众多论者相比,海外华人学者周蕾的《原初的激情》提... 曾经辉煌的第五代电影早已落下帏幕,近年来第五代导演们早已改弦易辙,沉溺于好莱坞式商业大片的生产营销。如何面对20世纪80—90年代蔚为大观的第五代电影这一有意味的文化现象?与国内众多论者相比,海外华人学者周蕾的《原初的激情》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另类的阐释途径,其论述中有关视觉现代性和民族志影像书写的角度相当富于启发性,当然,作者的发言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民族志 当代中国电影 第五代电影 视觉性 理论视野 第五代导演 中国当代 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电影的“乡土中国”建构与悖论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嫣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3-95,共3页
第五代电影的乡土中国有两重含义,第一重是叙事层面的现实乡土世界,通过建构“乡土中国”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文革”;第二重是隐喻层面的前现代中国寓言,建构一个“奇观化”中国,是出于现代化... 第五代电影的乡土中国有两重含义,第一重是叙事层面的现实乡土世界,通过建构“乡土中国”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文革”;第二重是隐喻层面的前现代中国寓言,建构一个“奇观化”中国,是出于现代化中国期待的“焦虑”,他者化中国的话语策略。第五代电影叙事,美学成分丰富而又驳杂,其悖论叙事是导演的精英价值观立场与艺术表现的民间话语方式之间的措置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乡土中国” 悖论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电影艺术传统的更新与发展——中国第五代电影纵谈
12
作者 张东林 《北方论丛》 CSSCI 1992年第2期49-54,共6页
无论国内曾经发生多么热烈、尖锐的争议,“第五代”这个名称已经在关心电影的人们中获得了广泛的承认——这是一个事实。然而更确切的事实是,无论第五代电影创作者们相互问具有多么不同的创作个性,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艺术传统 民族电影 中国 更新 创作个性 创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第五代电影”崛起的表演艺术家——记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陶泽如
1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著名表演艺术家陶泽如1953年生于南京,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南京电影家协会... 著名表演艺术家陶泽如1953年生于南京,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第五代电影 表演艺术家 院长 电视 中国电影 政协委员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真正突破——《红高粱》获奖的启示
14
作者 向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12,共1页
近两年来,中国电影界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特别是《红高粱》在柏林获得金熊奖,把这一景象引向高潮。高潮过后,应该多多反思获奖的真正原因。无疑,能在国际上获奖,意味着我们的电影已开始进入了世界电影之林,但需要冷静的是,这仅仅是一... 近两年来,中国电影界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特别是《红高粱》在柏林获得金熊奖,把这一景象引向高潮。高潮过后,应该多多反思获奖的真正原因。无疑,能在国际上获奖,意味着我们的电影已开始进入了世界电影之林,但需要冷静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以后的路更长更难。那么以后能否真正进入世界,这就需要弄清获奖的原因,突破的突破口。我以为,中国电影近两年的真正突破,不是演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红高粱》 中国电影 世界电影 金熊奖 生存态度 《黄土地》 爱情悲剧 主题服务 《老人与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电影诗化品格新论
15
作者 唐建军 《艺苑》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新时期电影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第四、五、六代电影在创新的诉求中陆续浮出水面,并奉献了风格独具的作品。创新固然不是修修补补,但继承、扬弃殊不可少。创新对“文革”时期停滞的矫枉过正,不仅造成了20世纪90年代创作观念和实践... 新时期电影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第四、五、六代电影在创新的诉求中陆续浮出水面,并奉献了风格独具的作品。创新固然不是修修补补,但继承、扬弃殊不可少。创新对“文革”时期停滞的矫枉过正,不仅造成了20世纪90年代创作观念和实践的混乱,作品失去质量的保证,还加大了观看的难度, 挫伤了观众的兴趣,最终阻碍了民族电影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诗化 名词 品格 中国电影 记忆 文化反思 画面 影片 元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女人巩俐第五代电影的终结者
16
作者 文泉杰 《艺术广角》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所谓第五代电影是指文革以后以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为骨干的导演群体(张陈凯歌、吴子牛,周晓义等)所导演的电影。崛起于世界东方古老国度的第五代电影导演曾一度令世人既迷惑又惊喜,继第一个敢吃螃鹦的《一个和八个》后,一批又... 所谓第五代电影是指文革以后以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为骨干的导演群体(张陈凯歌、吴子牛,周晓义等)所导演的电影。崛起于世界东方古老国度的第五代电影导演曾一度令世人既迷惑又惊喜,继第一个敢吃螃鹦的《一个和八个》后,一批又一批的充满主体意识和解构精神的第五代电影像《黄土地》、《轮回》、《红高粱》等在中国这块辽阔的电影处女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导演 陈凯歌 巩俐 《红高粱》 北京电影学院 影像 文革 解构 黄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纪实美学到影像美学——“第五代”电影的画面造型语言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英莉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0期2-4,共3页
在电影语言和形式创新的意义上,"第五代"最大的贡献在于一种更为全面的电影化,体现了造型的纪实性与意念性相融合的特点,带有强烈的"作者电影"的特征。"第五代"电影以空前的对电影语言的高度自觉,颠覆了... 在电影语言和形式创新的意义上,"第五代"最大的贡献在于一种更为全面的电影化,体现了造型的纪实性与意念性相融合的特点,带有强烈的"作者电影"的特征。"第五代"电影以空前的对电影语言的高度自觉,颠覆了影像作为叙述故事情节工具的传统电影观念,解放了被封闭在故事情节之中的影像,使之成为影片独立的表意元素参与剧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张艺谋 影像美学 黄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第五代”与“第五代”电影——兼论“第五代”电影(运动)的终结
18
作者 段晓昀 王英莉 《电影评介》 2009年第8期1-4,共4页
"第五代"电影有三种含义。一是特指发生于1983到80年代末之间,由"第五代"电影人主导的"新电影"运动中所创作的带有探索性质的影片;二是泛指"第五代"电影人导演的所有电影作品;三是借鉴倪震在... "第五代"电影有三种含义。一是特指发生于1983到80年代末之间,由"第五代"电影人主导的"新电影"运动中所创作的带有探索性质的影片;二是泛指"第五代"电影人导演的所有电影作品;三是借鉴倪震在《第五代电影前史》的跋中的观点,第五代电影的外延更加宽泛。是什么导致了第五代电影(运动)的终结?主要原因为:1、"第五代"电影理念曲高和寡,反情节、反戏剧化的特征;2、电影体制的改革与审查制度变化的影响;3、"第五代"的商业化转型;4、电视和录像等新兴媒体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 第五代电影 电影运动 运动终结 张艺谋 陈凯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五代”改编电影的“探索性”
19
作者 傅明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28,共3页
探索电影一般是指具有实验、前卫和新颖风格特点的电影。对于不同时代、社会和历史语境下的不同“代群”导演而言,他们将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探索的意义和成果。象发生于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德国和法国的“先锋派”电影,四十年代末期... 探索电影一般是指具有实验、前卫和新颖风格特点的电影。对于不同时代、社会和历史语境下的不同“代群”导演而言,他们将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探索的意义和成果。象发生于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德国和法国的“先锋派”电影,四十年代末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五十-六十年代法国的“新浪潮”电影,七十-八十年代的中国“新电影”运动,都被视为是具有“探索性”的探索电影运动。[1]中国新时期电影也是以探索精神叩响七十年代末李陀和张暖忻合写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探索的先锋实践来自于杨延晋、黄健中、滕文骥等第四代导演群,探索的技巧偏重于诸如闪回、变焦镜头、声画对位、时空交叉等电影艺术手法上的开掘。见证其探索成果的作品有《小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探索性 传统电影 探索电影 第五代导演 新时期电影 八十年代 探索精神 第四代导演 新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美术角度试述“第五代”导演创作流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佳卿 兰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43-144,共2页
电影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美术密不可分,同时融入了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形式,不断吸收、不断创新,逐渐奠定了自有的艺术风格。电影美术作为电影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在电影的内容、情节、意境等方面,都起到重要... 电影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美术密不可分,同时融入了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形式,不断吸收、不断创新,逐渐奠定了自有的艺术风格。电影美术作为电影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在电影的内容、情节、意境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它是影片视觉形象造型的基础,以形、光、色等造型手段为影片设计出可供导演、摄影师讨论的蓝图。本文以"电影美术"为视角,对我国"第五代"电影人的电影创作进行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美术 第五代电影 创作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