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设检验中控制第二类错误的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甘伦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5-37,共3页
总体参数假设检验中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受到检验水平、参数真值和样本容量等因素的影响。花费过多的成本(样本容量很大)去检验总体参数与待检值是否还存在细小的差距往往是不必的,因而,在给定"辨别差距"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选... 总体参数假设检验中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受到检验水平、参数真值和样本容量等因素的影响。花费过多的成本(样本容量很大)去检验总体参数与待检值是否还存在细小的差距往往是不必的,因而,在给定"辨别差距"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选择样本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实际实现对两类错误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检验 第二类错误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对审计调整的影响
2
作者 周楷唐 汤依依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运用我国独特的审计调整数据,研究了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后续被重述)对审计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未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经历过此类错误的审计师在后续的审计中进行审计... 运用我国独特的审计调整数据,研究了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后续被重述)对审计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未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经历过此类错误的审计师在后续的审计中进行审计调整的可能性更高。机制检验发现,当审计师经历第二类重述错误时的审计客户重要性越高、客户流失越多、具有行业专长以及存在同行业知识迁移时,审计师的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对审计调整影响越显著,表明此类错误经历可以通过声誉效应与学习效应两个渠道影响审计调整。进一步研究发现,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比其他审计师进行更大的负向与正向审计调整幅度,并且审计质量更高;当审计师多次经历此类错误时,其进行审计调整的可能性更大;当客户对于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较弱时,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重述错误经历 审计调整 审计师行为 审计质量 声誉效应 学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复合材料等同性验证方法及二类错误控制研究
3
作者 涂圣 余音 +1 位作者 吕新颖 NIKITA Kalutskiy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21期70-79,共10页
在民用复合材料飞机的制造和适航审定过程中,复合材料等同性验证在新材料替代原材料后的适航认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复合材料等同性的验证原理,针对控制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参数,研究了等同性的验证方法。运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推导了... 在民用复合材料飞机的制造和适航审定过程中,复合材料等同性验证在新材料替代原材料后的适航认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复合材料等同性的验证原理,针对控制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参数,研究了等同性的验证方法。运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推导了复合材料等同性中第二类错误的理论分析方法,并提出和讨论了降低犯第二类错误概率的措施。研究表明:通常利用统计检验来比较新材料与原材料在关键性能上的差异程度以判定材料是否等同;在目前的复合材料等同性检验中,除了注意第一类错误的控制,更应该重视危害性更大的第二类错误;而增大试验样本数量能够有效降低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针对复合材料在民用飞机中的应用位置和受力情况来控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选择等同性试验样本数量,以达到在等同性验证中既控制第二类错误又降低验证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验证 复合材料等同性验证 假设检验 第二类错误 复合材料应用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签字注册会计师工作转换能否提升审计质量?
4
作者 尤娜 阮永平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本文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工作转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转换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在区分向上和向下的工作转换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师工作转换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师能力有... 本文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工作转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转换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在区分向上和向下的工作转换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师工作转换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师能力有关,并且工作转换能力显著降低审计师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但工作转换与改善审计师独立性无关。拓展性分析还发现,审计师进行工作转换得到了客户的积极反馈,表现为审计师进行工作转换后,客户的流失率降低、愿意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转换 审计质量 第一错误 第二类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差估计的网络RTK基站双差模糊度检验与修正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胜利 王庆 +1 位作者 潘树国 余学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08,714,共5页
针对网络RTK基站模糊度固定检验中的第二类"纳伪"错误,提出了基于抗差估计的模糊度检验,并且使用改正数V进行模糊度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模糊度初始化后,使用抗差估计进行单历元基线解算,并且与已知精确坐标比较确定模糊... 针对网络RTK基站模糊度固定检验中的第二类"纳伪"错误,提出了基于抗差估计的模糊度检验,并且使用改正数V进行模糊度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模糊度初始化后,使用抗差估计进行单历元基线解算,并且与已知精确坐标比较确定模糊度总体是否解算成功,在整体解算成功后,使用改正数V的平均值判断是否有单个模糊度固定错误。如果有固定错误的,对改正数V的平均值进行逐个检验,并使用未通过检验的改正数V的平均值修正无电离层组合,联合宽巷组合修正模糊度修正L1和L2模糊度。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模糊度检验中的第二类"纳伪"进行检验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错误 抗差估计 网络RTK 模糊度检验与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设计中样本量的确定 被引量:9
6
作者 鲍贵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21,共7页
样本量的确定是研究设计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统计效力和统计结论效度。鉴于外语教学研究者对确定合适样本量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以方差分析为例介绍决定研究所需样本量的三个参数——第一类错误率、统计效力和效应量(或非... 样本量的确定是研究设计的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统计效力和统计结论效度。鉴于外语教学研究者对确定合适样本量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以方差分析为例介绍决定研究所需样本量的三个参数——第一类错误率、统计效力和效应量(或非中心参数),同时探讨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样本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估计总体效应量的常用手段和计算研究所需样本量的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效力 样本量 效应量 第一错误 第二类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性检验中的统计推断
7
作者 谢隆化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34-35,共2页
安全性检验中,当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别时,不能立即推论试验物是安全的,需估计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并进行同等效价检验.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β值估计法及同等效价检验法.
关键词 安全性检验 统计学 第二类错误
全文增补中
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学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卿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按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在可获信息量能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刑事证明标准的设定应使该标准使用时仍存在的错误成本及为达到该证明标准而付出的行政成本之和最小化。而本文主要针对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可获信息量已基本确定不变的情况下,此... 按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在可获信息量能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刑事证明标准的设定应使该标准使用时仍存在的错误成本及为达到该证明标准而付出的行政成本之和最小化。而本文主要针对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可获信息量已基本确定不变的情况下,此时刑事证明标准的设定应主要考虑如何平衡两类错误成本,即对无辜者错误定罪的成本及对有罪者错误释放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死刑的证明标准、量刑阶段是否应采用比定罪阶段更高的证明标准以及适用较高证明标准的具体方法等争议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现有相关研究尚未较为全面、系统和准确地分析影响刑事证明标准设定的因素,在解释力和说服力上存在较大不足,而法经济学的分析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明标准 层次性 第一错误成本 第二类错误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经济优化
9
作者 张光明 《工业技术经济》 1993年第2期42-44,共3页
在控制图的分析、判断中,总是存在着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a和第二类错误β都同控制图的控制界限有很大关系.我们总是力图使a、β均较小,来保证控制图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本文主要讨论X控制图的控制界限的经济优化问题.文献①在这方面已作... 在控制图的分析、判断中,总是存在着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a和第二类错误β都同控制图的控制界限有很大关系.我们总是力图使a、β均较小,来保证控制图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本文主要讨论X控制图的控制界限的经济优化问题.文献①在这方面已作了初步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设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特征值X~N(μ,σ~2)则X控制图的控制限为控制界限系数。并假设由于第一类错误造成的损失为C_w,第二类错误造成的损失为C_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界限 控制图 第二类错误 经济优化 减函数 门杯 日都 极小值 一曰 一般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变量间相关系数的序贯检验及其应用
10
作者 丁裕国 《大气科学学报》 1987年第3期340-347,共8页
本文引进序贯抽样的思想,提出气象变量相关系数的一种序贯检验方法。指出序贯检验具有“动态”检验的优点,较一次抽样检验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并节省样本量,在相关稳定性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这种方法推广至偏相关,还可对回归方程中各... 本文引进序贯抽样的思想,提出气象变量相关系数的一种序贯检验方法。指出序贯检验具有“动态”检验的优点,较一次抽样检验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并节省样本量,在相关稳定性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这种方法推广至偏相关,还可对回归方程中各因子的相关稳定性和可靠性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相关系数 序贯抽样 第二类错误 概率 假设检验 序贯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