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原子第二激发态的多极动态极化率和两体色散系数 被引量:6
1
作者 方燕 黄时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7-392,共6页
基于径向库仑格林函数的积分性质,严格导出了处于第二激发态的氢原子的2′极动态极化率的解析表达式,绘出了处于第二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电偶极、电四极和电八极动态极化率随光场频率变化的曲线图.在此基础上,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H(3s)-... 基于径向库仑格林函数的积分性质,严格导出了处于第二激发态的氢原子的2′极动态极化率的解析表达式,绘出了处于第二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电偶极、电四极和电八极动态极化率随光场频率变化的曲线图.在此基础上,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H(3s)-H(3s)体系的两体色散系数,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 第二激发态 多极动态极化率 两体色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Li第二激发态中子—质子晕结构的首次实验证实
2
作者 李志宏 柳卫平 +3 位作者 白希祥 连钢 李志常 曾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利用北京HI 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产生的能量为4.17AMeV的6He束对电荷交换反应1H(6He,6Li)n的角分布进行了逆运动学的测量。实验结果与微观计算的比较表明:6Li第二激发态和6He的基态都具有晕结构。本工作首次证实了K.Arai等1995年提出... 利用北京HI 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产生的能量为4.17AMeV的6He束对电荷交换反应1H(6He,6Li)n的角分布进行了逆运动学的测量。实验结果与微观计算的比较表明:6Li第二激发态和6He的基态都具有晕结构。本工作首次证实了K.Arai等1995年提出的6Li第二激发态具有中子 质子晕结构的理论预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激发态 中子 质子 逆运动学反应 角分布 微观光学势 核子密度分布 晕结构 锂6 原子核 氦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