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失败的政治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郁慕湛 《河北学刊》 1987年第2期39-41,共3页
1924年9、10月间,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再次交手.出人预料的是.在实力上占优势的直系军阀却失败了.有人认为,是奉系战胜了直系;也有人认为.是一些偶然的因素导致直系当时的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直... 1924年9、10月间,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再次交手.出人预料的是.在实力上占优势的直系军阀却失败了.有人认为,是奉系战胜了直系;也有人认为.是一些偶然的因素导致直系当时的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直系垮台呢?笔者认为.直系的垮台,不仅仅是它当时面临着的种种困难,更重要的是在“五四”运动以后,人民革命的思潮已开始影响到了军阀集团的内部,从而间接地冲击了军阀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军阀 第二次直奉战争 军阀政府 政治因素 冯玉祥 孙中山 部队 大同盟 张作霖 胡景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1925年国民军的反奉战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曼容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0-75,共6页
1925年11至12月,冯玉祥国民军和郭松龄东北国民军在华北、东北的直、鲁、热、奉广大地区与张作霖、李景林、张宗昌奉系军阀展开一场全面的激战(简称“国奉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国奉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 1925年11至12月,冯玉祥国民军和郭松龄东北国民军在华北、东北的直、鲁、热、奉广大地区与张作霖、李景林、张宗昌奉系军阀展开一场全面的激战(简称“国奉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国奉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本文试图对这场战争的原因、历史作用及其性质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军 系军阀 张作霖 第二次直奉战争 冯玉祥 郭松龄 吴佩孚 帝国主义 战争 张宗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在反直斗争中与徐树铮的交往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长河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孙中山 徐树铮 第二次直奉战争 北京政府 皖系 历史档案 张作霖 军事合作 南北和议 第一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4年段祺瑞出山的主要原因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德才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9-64,共6页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乘第二次直奉战争正酣之际,突然由热河前线回到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曹锟。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把持中枢的吴佩孚因此败走江南。在政局混沌之中,本已失势的段祺瑞复出,执掌了国家最高权力。他为什么能出山?传统的观...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乘第二次直奉战争正酣之际,突然由热河前线回到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曹锟。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把持中枢的吴佩孚因此败走江南。在政局混沌之中,本已失势的段祺瑞复出,执掌了国家最高权力。他为什么能出山?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当时各种矛盾冲突的调和的产物。笔者对此表示怀疑,现进行辩析,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祺瑞 孙中山 张作霖 冯玉祥 吴佩孚 第二次直奉战争 主要原因 战争 皖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4年孙中山北上的原因探析
5
作者 刘曼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7-94,共8页
关键词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 原因探析 国民会议 冯玉祥 第二次直奉战争 中国国民党 废除不平等条约 北京政变 战略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系骨干吴光新籍贯考
6
作者 吴元康 《安徽史学》 1999年第1期68-,76,共2页
吴光新是北洋时期皖系军事政治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他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归国后先后充任北洋第三镇炮兵管带、奉天混成协标统、第十三混成协标统、第一军参议官等军职。民初深受袁世凯器重,1914年4月被擢升为陆军第二十... 吴光新是北洋时期皖系军事政治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他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归国后先后充任北洋第三镇炮兵管带、奉天混成协标统、第十三混成协标统、第一军参议官等军职。民初深受袁世凯器重,1914年4月被擢升为陆军第二十师师长,是皖系成员中最早担任师长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祺瑞 北洋皖系 近代中国 善后会议 北京政变 袁世凯 第二次直奉战争 日本陆军 江苏省 北洋军阀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佩孚是“英美代理人”吗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剑林 苏全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45-48,共4页
吴佩孚是“英美代理人”吗郭剑林,苏全有吴佩孚与帝国主义列强的关系,史学界长期以来流行一种“铁案性”观点:即吴佩孚是“英美代理人”,从而将其全盘否定。我们对此难以苟同,特提出商榷意见。吴佩孚受到英美的瞩目,是1920年... 吴佩孚是“英美代理人”吗郭剑林,苏全有吴佩孚与帝国主义列强的关系,史学界长期以来流行一种“铁案性”观点:即吴佩孚是“英美代理人”,从而将其全盘否定。我们对此难以苟同,特提出商榷意见。吴佩孚受到英美的瞩目,是1920年吴氏从湖南衡阳前线撤防北归及其一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孚 代理人 北洋政府 第二次直奉战争 国际共管 帝国主义者 中国政府 第一战争 中央政府 英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干城王以哲将军
8
作者 武育文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6期71-75,共5页
王以哲,字鼎芳.一八九八年生于黑龙江省宾县.他青年时代,勤奋好学.一九一六年毕业于宾县第一中学,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一九二二年毕业,充任东三省陆军教导队第四连排长.一九二四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升任为教导队第三营营长,... 王以哲,字鼎芳.一八九八年生于黑龙江省宾县.他青年时代,勤奋好学.一九一六年毕业于宾县第一中学,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一九二二年毕业,充任东三省陆军教导队第四连排长.一九二四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升任为教导队第三营营长,并"亲自担任《简易测绘》这门课,他自做模型讲的通俗易懂,学兵们都很崇敬他."一九二五年任第二十七旅第三十九团团长;一九二六年他在张学良、韩麟春三、四方面联合军团任少将卫队旅旅长,以后又晋升为第十九师中将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东北军 蒋介石 联共抗日 将军 民族利益 第二次直奉战争 红军 简易测绘 共产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孙中山晚年的最后几个月
9
作者 力文 《云南社会科学》 1986年第5期60-66,24,共8页
一九二四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代。这一年的开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广州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国民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正式建成。接... 一九二四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代。这一年的开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广州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国民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正式建成。接着,工农运动逐渐高涨,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晚年 段祺瑞 善后会议 冯玉祥 国民会议 曹锟 封建军阀 北京政变 帝国主义 第二次直奉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