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审美的第二次现代性——从舒斯特曼与韦尔施的审美伦理思想谈起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彦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共7页
舒斯特曼和韦尔施这两位当今国际美学界的重要学者,在审美伦理方面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反对现代性的理性至上和各种恶性区隔,反对审美现代性的区分逻辑,在美学与伦理学、审美与伦理的关系上,都更关注两个领域的联姻,这顺应了后现代...
舒斯特曼和韦尔施这两位当今国际美学界的重要学者,在审美伦理方面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反对现代性的理性至上和各种恶性区隔,反对审美现代性的区分逻辑,在美学与伦理学、审美与伦理的关系上,都更关注两个领域的联姻,这顺应了后现代的跨越边界和填平沟壑。但是,舒斯特曼强调审美对伦理的渗透,却忽视了审美对伦理元素的汲取,在审美与伦理的关系上最终走向差异、多元的伦理审美化,这折射了后现代自身的矛盾,即一方面反思、克服现代性,另一方面却以同一原则消解自身,为了历史而放弃价值观的东西。韦尔施则为差异的后现代审美寻求基础和确定性,从伦理角度寻求审美的普遍共享性,在维护多元性的同时,更倾向于对共享价值的追求,与后现代的第二阶段,即正在兴起的"第二次现代性"、"审美的第二次现代性"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斯特曼
韦尔施
审美伦理
审美
第二次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的第二次现代性——从舒斯特曼与韦尔施的审美伦理思想谈起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彦芳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与德:审美与伦理的互动及其在文学中的显现"(04CZW005)
文摘
舒斯特曼和韦尔施这两位当今国际美学界的重要学者,在审美伦理方面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反对现代性的理性至上和各种恶性区隔,反对审美现代性的区分逻辑,在美学与伦理学、审美与伦理的关系上,都更关注两个领域的联姻,这顺应了后现代的跨越边界和填平沟壑。但是,舒斯特曼强调审美对伦理的渗透,却忽视了审美对伦理元素的汲取,在审美与伦理的关系上最终走向差异、多元的伦理审美化,这折射了后现代自身的矛盾,即一方面反思、克服现代性,另一方面却以同一原则消解自身,为了历史而放弃价值观的东西。韦尔施则为差异的后现代审美寻求基础和确定性,从伦理角度寻求审美的普遍共享性,在维护多元性的同时,更倾向于对共享价值的追求,与后现代的第二阶段,即正在兴起的"第二次现代性"、"审美的第二次现代性"不谋而合。
关键词
舒斯特曼
韦尔施
审美伦理
审美
第二次现代性
Keywords
Richard Shusterman, Wolfgang Welsh, aesthetic ethic, aesthetics, the second modernity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审美的第二次现代性——从舒斯特曼与韦尔施的审美伦理思想谈起
赵彦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