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少奇与党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宏志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邓小平理论是党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但从思想和认识的渊源来说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诸多有益探索 ,成为后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实践的源泉之一 ,而刘少奇社会... 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邓小平理论是党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但从思想和认识的渊源来说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诸多有益探索 ,成为后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实践的源泉之一 ,而刘少奇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局限之点和未竟之说 ,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正是在这种对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和扬弃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邓小平理论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
作者 闫志民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9,共5页
能不能对本国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根据这种判断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本国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关键问题,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初... 能不能对本国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根据这种判断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本国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关键问题,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是我们党提出重大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和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闻天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
作者 何步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5期87-90,共4页
张闻天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何步兰著名党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龚育之把中共党史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两场革命、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①这就是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两场伟大革... 张闻天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何步兰著名党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龚育之把中共党史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两场革命、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①这就是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两场伟大革命,实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人民 张闻天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列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共党史 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汲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对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探讨
4
作者 郑德荣 田克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7,共7页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6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6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有中国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 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实践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的贡献
5
作者 于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12期200-201,共2页
就邓小平理论而言,它既有总结实践经验而做出的发展、创新,也有对毛泽东所开创事业的继承。毛泽东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元勋和集大成者,其潜心于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重大成绩,也存在一些失误,但却为实现第二次历... 就邓小平理论而言,它既有总结实践经验而做出的发展、创新,也有对毛泽东所开创事业的继承。毛泽东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元勋和集大成者,其潜心于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重大成绩,也存在一些失误,但却为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积累了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刍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
6
作者 雍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6-23,共8页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十年,是开拓前进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十年,是开拓前进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文着重从哲学的角度粗略地谈谈十一屈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马列主义的主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中国特色 马列主义 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记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
7
作者 崔秀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25,共2页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记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崔秀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光辉记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理论上取得最大收获的结晶。1《邓小...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记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崔秀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光辉记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理论上取得最大收获的结晶。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主题就是“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文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解放思想 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同志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次历史性飞跃”若干问题的探讨
8
作者 叶蔚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5-37,共3页
研究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首先要确定两次飞跃的历史区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充满起伏跌宕,反映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曲折进程,“两个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其间,那么这两个“飞跃”是表现为两... 研究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首先要确定两次飞跃的历史区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充满起伏跌宕,反映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曲折进程,“两个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其间,那么这两个“飞跃”是表现为两个历史瞬点,还是以进程性阶段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若干问题 第一历史性飞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和建设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基本经验
9
作者 沈宝祥 《求实》 1988年第3期2-6,共5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认清马克思主义必须有新的大发展这个现时代的大趋势,切实改进和加强理论建设工作,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认清马克思主义必须有新的大发展这个现时代的大趋势,切实改进和加强理论建设工作,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原则。十三大报告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性飞跃 基本经验 思想路线 毛泽东思想 中国实践 中国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 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10
作者 彭佩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5-10,共6页
本文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指出: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两... 本文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指出: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次飞跃的关系,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实践 毛泽东思想 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同志 中国革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实事求 两个基本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11
《人民论坛》 1998年第12期29-30,共2页
在我们回顾改革开放20年奋斗历程、迎接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中国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文革”困境中走出来,打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 在我们回顾改革开放20年奋斗历程、迎接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中国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文革”困境中走出来,打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大转折、大变革、大解放、大发展,这一切是怎样启动和展开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 思想路线 当代中国 发展生产力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2
作者 刘敬诚 廖淑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7-20,58,共5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的第一次历史...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了又一场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虽然没有参加和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第二革命 中国革命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结合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具体实践 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13
作者 张金元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7,共5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所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所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一回答了新的历史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告》中庄严地宣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历史任务 十四大报告 最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4
作者 张磊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4-9,29,共7页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张磊以20世纪20年代为发端,邓小平的长期政治生涯贯串了两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在近半个世纪...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张磊以20世纪20年代为发端,邓小平的长期政治生涯贯串了两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在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建树了光辉的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思想 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邓小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新民主主义 第一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和依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德荣 曲庆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7-14,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繁荣的必由之路。它不是凭主观臆断,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许多理论问题,学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繁荣的必由之路。它不是凭主观臆断,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许多理论问题,学术界都发表了颇有见地的论著,而对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前身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而来的这一基本历史事实,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血缘关系方面的论著,则较为鲜见。我们认为,这乃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形成发展的基因。本文着重从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 相结合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八大研究评述
16
作者 张神根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41,共5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党的八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关于八大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就达数十篇。本文试图对八大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些评述。 一、关于八大的历史功绩、地位问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党的八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关于八大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就达数十篇。本文试图对八大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些评述。 一、关于八大的历史功绩、地位问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公报指出:全党工作着重点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在阶级斗争方式、经济建设方针、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共八大 研究评述 八大路线 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思想” 过渡时期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刘少奇 中共党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7
作者 赵曜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S1期52-59,共8页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过艰辛的探索,尽管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过艰辛的探索,尽管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通过总结最近一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政治上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标志着我们党为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8
作者 杨延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2期47-49,共3页
八大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杨延虎延安大学1八大前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略的探索,获得了珍贵的理论成果,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建国后,党在用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 八大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杨延虎延安大学1八大前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略的探索,获得了珍贵的理论成果,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建国后,党在用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但我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正确路线 思想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
19
作者 胡正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共2页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完成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后,已经胜利闭幕了。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并以此为指导,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完成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后,已经胜利闭幕了。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并以此为指导,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次肯定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四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上又建立了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在学术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特邀省内专家学者就此进行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四大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人 理论武装 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和主要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明亮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5,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1919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算起,已经有整整90个年头。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犹如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书写着中国历史的悲壮与辉煌,诉说着中华民族的伤痛与喜悦。然而,中华民族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民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1919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算起,已经有整整90个年头。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犹如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书写着中国历史的悲壮与辉煌,诉说着中华民族的伤痛与喜悦。然而,中华民族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辉煌和喜悦总是成就她、眷恋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要经验 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经验教训 中华民族 中国革命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