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新疆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本数据集是对1993年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疆土种志》纸质版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该专著是新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之一,它系统归并和整理了344个土种的归属分布、主要性状、生产性能综述和典型剖面理化性质等较为详细的...
本数据集是对1993年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疆土种志》纸质版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该专著是新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之一,它系统归并和整理了344个土种的归属分布、主要性状、生产性能综述和典型剖面理化性质等较为详细的资料。依据土壤学专业的信息特征,以及为便于未来开发线上服务,对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了信息化、规范化和结构化地采集和提取,集成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关键索引字段的5个主体数据表,分别为土壤分类系统、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信息、发生层调查信息和理化性质;为更好使用数据在数据表中还整理了2个附表,分别为土种划分指标表和土壤发生层代码表。原始数据来源可靠,采集方法专业可行,可充分服务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并可被广泛用于区域土地质量评估、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壤科学研究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极具意义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土种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吉林土种志数据集
2
作者
郑立臣
樊月玲
+3 位作者
蒋正德
施建平
叶佳舒
陈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58-369,共12页
本数据集来源于《吉林土种志》,对书中191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包括7个数据表: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
本数据集来源于《吉林土种志》,对书中191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包括7个数据表: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质、土种统计剖面化学性质、市县名以及土种行政区域分布。数据集经过质量控制,确保内容和数据无误。本数据集可用于土壤学、土地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研究,在农业、环境、生态等多个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并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
土种志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黑龙江土种数据集
3
作者
王耀
陈一民
+1 位作者
焦晓光
隋跃宇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本数据集基于1990年10月黑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与黑龙江省土地勘测利用技术中心编著的《黑龙江土种》。该专著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系统梳理了书中254个土壤所属类别与典型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学指标、空间分布状况、主要...
本数据集基于1990年10月黑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与黑龙江省土地勘测利用技术中心编著的《黑龙江土种》。该专著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系统梳理了书中254个土壤所属类别与典型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学指标、空间分布状况、主要性状及农业生产适配能力等原始资料。本研究依据土壤科学的数据特征与网络服务应用需求,对原始资料实施信息化处理、标准化整理及结构化提取,建立以土种编码和土种名称为唯一索引标识的7类数据表。具体涵盖:土壤分类信息、土种基础属性数据、典型剖面景观特征、剖面发生层结构详情、理化性质分析指标、行政区域分布信息及市县行政编码数据。数据来源依据权威普查成果,采集方法遵循科学规范流程。本数据集除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供本底数据外,还在区域土地质量评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土壤科学前沿研究等领域赋予更科学的判断依据。本数据集为黑龙江省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关键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青海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138-152,共15页
本数据集是对1995年出版的《青海土种志》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它是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主要成果之一,记录了163个土种(其中耕种土种86个)的归属与分布、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综述等四部分内容及每一土种的理化性状较为...
本数据集是对1995年出版的《青海土种志》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它是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主要成果之一,记录了163个土种(其中耕种土种86个)的归属与分布、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综述等四部分内容及每一土种的理化性状较为详细的资料。依据土壤科学信息特征,以及便于未来开发线上服务,对纸质记录资料和数据进行了信息化、规范化和结构化的采集和提取,集成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关键索引字段的6个主体数据表和1个附表。主体数据表分别为土壤分类系统、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状和土种剖面统计理化性状;附表为青海土壤发生层与质地符号及含义。通过对信息的专业结构化提取与质控,集成的数据集更易被需要者发现、查询和应用。这些数据在土壤分类方面可充分服务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也可广泛用于区域土壤质量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等土壤和生态科学研究,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土种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辽宁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5
5
作者
郑立臣
蒋正德
+2 位作者
施建平
潘恺
陈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328-338,共11页
辽宁土种志数据集是基于1991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辽宁土种志》整理加工而成,是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本研究对237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生成7个...
辽宁土种志数据集是基于1991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辽宁土种志》整理加工而成,是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本研究对237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生成7个数据表以描述辽宁土种信息,包括土种分类、土种基础特征、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质、土种行政区域分布以及市县名。本数据集可用于辽宁土地质量、环境效应、土壤碳汇等相关研究,对辽宁农业结构调整、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土壤
土种志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
被引量:
2
6
作者
尹春梅
施建平
+2 位作者
潘恺
魏文学
张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121-137,共17页
本数据集来源于1987年湖南省农业厅编写的《湖南土种志》。该书是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湖南省大部分土种的归属、名称、面积与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特征及其理化分析结果、生产性能及改良培肥...
本数据集来源于1987年湖南省农业厅编写的《湖南土种志》。该书是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湖南省大部分土种的归属、名称、面积与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特征及其理化分析结果、生产性能及改良培肥途径等。本数据集对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了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的采集及提取,按照科学数据库实施的标准规范和土壤学科领域数据标准规范整编,形成了一个包含405个土种信息的数据库。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等研究,对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良、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土壤
土种志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土壤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土种数据库——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全国性土壤数据集
被引量:
31
7
作者
施建平
宋歌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年第2期1-12,共12页
来源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汇总成果的中国土种数据库是最全面的全国性的土壤数据资料。它覆盖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主要性状、土地利用和生产性能,具有2473个典型剖面、8751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自2000年以来,...
来源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汇总成果的中国土种数据库是最全面的全国性的土壤数据资料。它覆盖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主要性状、土地利用和生产性能,具有2473个典型剖面、8751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自200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开始建设中国土种数据库,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分布关系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分类关系的E-R数据模型,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土种的数据产品。该数据库被广泛用于土地退化评估、环境影响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或作为土壤基础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种数据库
中国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四川重庆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6
8
作者
高美荣
施建平
+1 位作者
况福虹
朱波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3期236-247,共12页
本数据集是基于1994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土种志》整理加工而成,是四川省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在全国和四川省土壤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共整理出25个土类、63个亚类和380个土种,对每个土种的名称、代号、归属、分布、面...
本数据集是基于1994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土种志》整理加工而成,是四川省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在全国和四川省土壤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共整理出25个土类、63个亚类和380个土种,对每个土种的名称、代号、归属、分布、面积、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等均作了较规范化的描述和信息化处理。经过专业的信息化整理和补充,本数据集形成6个数据表,包括系统分类、土种基础信息及其分布、典型剖面采样地信息、典型剖面发生层调查特征及其理化性质等信息。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极具意义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重庆
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
被引量:
6
9
作者
尹春梅
施建平
+1 位作者
潘恺
魏文学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1期59-72,共14页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广东土种志》。该书第一次较详细、系统、全面介绍了广东省212个土种的归属、名称,面积与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特征及其理化分析结果、生产性能及改良培肥途径等,是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广东土种志》。该书第一次较详细、系统、全面介绍了广东省212个土种的归属、名称,面积与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特征及其理化分析结果、生产性能及改良培肥途径等,是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主要成果之一。本数据集在进行系列标准规范化工作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分布关系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分类关系的E-R数据模型,形成了具有16个土类、39个亚类、212个土种、212个典型剖面的700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产品。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等,对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良、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土壤
土种志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土壤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集
被引量:
4
10
作者
尹春梅
施建平
+1 位作者
潘恺
魏文学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3期28-39,共12页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0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土种志》,它汇编了广西87个县市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主要性状、典型剖面、生产性能及理化分析数据,是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系列成果之一。在进行系列标准规范化工作的基础上,构造...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0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土种志》,它汇编了广西87个县市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主要性状、典型剖面、生产性能及理化分析数据,是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系列成果之一。在进行系列标准规范化工作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分布关系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分类关系的E-R数据模型,形成了具有15个土类、28个亚类、276个土种、269个典型剖面的930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产品。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等,对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土壤
土种志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土壤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集
被引量:
3
11
作者
高美荣
施建平
潘恺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1期85-94,J0101-J0112,共10页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藏土地资源调查丛书之一《西藏自治区土种志》,它在西藏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包括了西藏土壤分布、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在进行系列标准规范化工作的基础上,构造...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藏土地资源调查丛书之一《西藏自治区土种志》,它在西藏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包括了西藏土壤分布、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在进行系列标准规范化工作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分布关系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分类关系的E-R数据模型,形成了具有25个土类、53个亚类、181个土种的典型剖面的708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产品。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极具意义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土壤
土种志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甘肃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5
12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4期172-182,共11页
本数据集是对1992年出版的《甘肃土种志》中的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整理而成,对书中的285个土种的归属及分布、主要性状、生产性能综述、剖面理化性质等原始数据和信息均进行了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的采集及提取,集成为以土种ID和...
本数据集是对1992年出版的《甘肃土种志》中的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整理而成,对书中的285个土种的归属及分布、主要性状、生产性能综述、剖面理化性质等原始数据和信息均进行了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的采集及提取,集成为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索引的,并有利于开发成线上查询的8个专业主题数据表,包括土种的土壤分类归属、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及特征、土种基本信息及分布、典型剖面采样地及发生层信息、典型剖面及土种剖面统计理化性质数据等。集成的甘肃土种志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区域土地质量评估、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壤科学研究等,为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出版物的内蒙古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3
13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4期183-193,共11页
本数据集以199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内蒙古土种志》为基础,对书中的245个土种的分布面积、形态特征、理化性状、生产性能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的处理。加工集成以土种ID和名称为关联索引,可开发为线上...
本数据集以199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内蒙古土种志》为基础,对书中的245个土种的分布面积、形态特征、理化性状、生产性能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的处理。加工集成以土种ID和名称为关联索引,可开发为线上查询的7个专业主题数据表和1个附表,包括土种的划分依据、分类分布、基本特征描述、典型剖面采样地及发生层信息、典型剖面理化性质数据等。本数据集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土壤肥力评估和土壤碳氮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对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极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土种数据库构建——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杜书立
赵军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4期427-435,共9页
本数据库是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黑龙江土种志,黑龙江土壤,中国土壤,中国土种志等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E-R数据模型的理论构建的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库存贮和查询等功能。数据库包含黑龙江省63个市县,17个土类,48个亚类,127个土...
本数据库是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黑龙江土种志,黑龙江土壤,中国土壤,中国土种志等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E-R数据模型的理论构建的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库存贮和查询等功能。数据库包含黑龙江省63个市县,17个土类,48个亚类,127个土属和254个土种的数据资源,描述了土种的分布、面积、属性及生产性能,以及每个土种的典型剖面。该数据库可为黑土区域土壤肥力评价、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土壤
调查
土壤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做好湖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15
作者
陈朝辉
任文海
+3 位作者
吴萃芸
赵越
李启铭
刘成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
时隔43年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为全国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土壤数据。为切实做好湖北省土壤普查工作,笔者认为应坚持整体谋划,提高站位,认识普查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全面厘清工作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收集基础资料并及时汇总普...
时隔43年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为全国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土壤数据。为切实做好湖北省土壤普查工作,笔者认为应坚持整体谋划,提高站位,认识普查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全面厘清工作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收集基础资料并及时汇总普查成果;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普查工作全面铺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
次
全国
土壤
普查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四川省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6
作者
何明江
黑儿平
+8 位作者
晋雷雨
陈志民
秦鱼生
上官宇先
周子军
陈琨
曾祥忠
喻华
郭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51,共10页
【目的】酸碱性(pH)是重要的土壤化学指标,影响着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状况。研究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借鉴。【方法】研究数据包括1979—1985年(1980s)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5—2014年(2010s)测土配方施...
【目的】酸碱性(pH)是重要的土壤化学指标,影响着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状况。研究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借鉴。【方法】研究数据包括1979—1985年(1980s)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5—2014年(2010s)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期间四川省土壤pH的调查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Spatial Analyst”模块和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方法对土壤pH进行空间插值,获得土壤pH空间分布图;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栅格计算器获得两个时期的土壤pH变化状况,并统计分析不同土壤pH分级空间和面积变化。【结果】四川省土壤pH平均值由1980s的7.0降低至2010s的6.54。1980s时期四川省土壤pH在强酸性(pH≤4.5)、酸性(4.5<pH≤5.5)、弱酸性(5.5<pH≤6.5)、中性(6.5<pH≤7.5)、弱碱性(7.5<pH≤8.5)和碱性(8.5<pH≤9.0)的面积占比分别为0.09%、14.58%、53.17%、12.57%、19.58%和0.01%。2010s时期,以上7个土壤pH分级的面积占比分别为0.06%、4.45%、30.41%、48.65%、16.40%和0.04%。从1980s到2010s期间,四川省土壤pH值升高的面积比例为49.63%,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地区,土壤pH值降低的面积比例为20.13%,主要分布在川中丘陵区。成都平原区各分级pH土壤面积变化较少,弱酸性土壤面积略增加,碱性土壤面积略减少。川中丘陵区酸性土壤面积占比增加,碱性土壤面积减少。盆周山区酸性和碱性土壤面积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加;川西南山地区各土壤pH分级面积变化比例较小,其酸性面积比例略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加;川西北高原山地区酸性、弱酸性土壤面积分别降低了9.00%、23.67%,中性土壤面积增加29.96%,碱性土壤面积略增加。【结论】从1980s到2010s的近30年间,四川省酸性土壤面积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大,然而在川中丘陵区有一定比例的土壤酸化,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土壤
PH
时空变化
测土配方施肥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粒咖啡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
5
17
作者
赵明珠
吴婷
+6 位作者
唐瑾
马关润
郭铁英
萧自位
苏琳琳
周华
白学慧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9-637,共9页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迄今30年,小粒咖啡的土壤肥力不断更新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促进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寻小粒咖啡的土壤肥力现状和变化特征尤为重要。2015—2018年间对小粒咖啡6个主产区采集的大量土壤数据进行分析,...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迄今30年,小粒咖啡的土壤肥力不断更新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促进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寻小粒咖啡的土壤肥力现状和变化特征尤为重要。2015—2018年间对小粒咖啡6个主产区采集的大量土壤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咖啡地土壤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对比,得出咖啡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及原因。目前,小粒咖啡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5.53、32.68 g/kg、128.77 mg/kg、18.01 mg/kg和138.31 mg/kg,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4.5~5.5、>40 g/kg、120~150 mg/kg、10~20 mg/kg和100~150 mg/kg。小粒咖啡土壤肥力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pH和碱解氮含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速效钾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目前小粒咖啡土壤呈酸化趋势,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宜耕区长期频繁耕作、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小粒咖啡土壤肥力变化显著。建议小粒咖啡主产区应控制磷肥施用量,推进咖啡秸秆、果皮发酵还田的力度,加快小粒咖啡土壤肥力的提高并达到养分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土壤
肥力
海拔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田耕层土壤的pH变化特征
被引量:
35
18
作者
杨帆
贾伟
+4 位作者
杨宁
李文西
段英华
胡炎
崔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3-1227,共15页
【目的】pH是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掌握全国农田耕层土壤pH变化可为国家制定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pH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耕层土壤pH测定结果,包括《中国...
【目的】pH是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掌握全国农田耕层土壤pH变化可为国家制定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pH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耕层土壤pH测定结果,包括《中国土壤普查数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典型土种pH数据、部分省级第二次土壤普查图书和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pH数据、《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的846万个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全国农田耕层土壤pH变化和分级情况。依据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将研究区域分为9个区,分析了不同区域土壤的p H空间分布和变化速率。【结果】30年来我国25省区市农田耕层土壤pH平均值均呈下降趋势。1979—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35.79%的农田耕层土壤pH平均值<6.5,25.62%在6.5~7.5,36.22%在7.5~8.5,2.22%在8.5~9.0。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期,以上4个等级的土壤面积占比分别为42.92%、18.49%、35.95%、2.62%。区域空间分布变化表明,相比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测土配方施肥时期东北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pH<5.5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2.61%、2.24%、14.93%、1.16%,这4个区域耕层土壤酸胁迫程度加剧,酸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面积增加。相对于酸性土壤的酸化,东北区的中性土壤和弱碱性土壤及黄淮海的弱碱性土壤酸化速率大,应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其酸化速率。【结论】3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耕层土壤pH下降,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区所属的福建、海南、江西、广东和浙江等省农田耕层pH≤5.5所占比例最高,土壤酸化尤为严重。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6.5等级的土壤比例增加了7.1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
酸化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Web的中国土种数据库
被引量:
10
19
作者
施建平
宋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6-1252,共7页
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汇总成果的中国土种数据库是目前最全面的全国性土壤数据库。它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性状、土地利用情况和生产性能等资料。自200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始建设基于Web的...
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汇总成果的中国土种数据库是目前最全面的全国性土壤数据库。它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性状、土地利用情况和生产性能等资料。自200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始建设基于Web的中国土种数据库,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关系和依据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的分类层次关系的实体-关系(entity-relationship,E-R)数据模型,形成了具有2 473个土种典型剖面、8 751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产品。该数据库可通过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土地退化评估、环境影响研究以及土壤碳储量研究,亦可作为基础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种数据库
中国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数据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耕地质量主要性状30年变化情况报告
被引量:
9
20
作者
曲潇琳
任意
+2 位作者
王红叶
张骏达
谢耀如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年第5期25-26,共2页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结束后,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至今已有30多年。截至2019年底,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达1344个...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结束后,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至今已有30多年。截至2019年底,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达1344个,涵盖了主要耕地土壤类型,涉及全国主要种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监测
种植制度
耕地质量
耕地
土壤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农业法》
主要性状
探索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新疆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平台专题服务项目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运行建设(E01Z790201)。
文摘
本数据集是对1993年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疆土种志》纸质版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该专著是新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之一,它系统归并和整理了344个土种的归属分布、主要性状、生产性能综述和典型剖面理化性质等较为详细的资料。依据土壤学专业的信息特征,以及为便于未来开发线上服务,对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了信息化、规范化和结构化地采集和提取,集成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关键索引字段的5个主体数据表,分别为土壤分类系统、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信息、发生层调查信息和理化性质;为更好使用数据在数据表中还整理了2个附表,分别为土种划分指标表和土壤发生层代码表。原始数据来源可靠,采集方法专业可行,可充分服务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并可被广泛用于区域土地质量评估、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壤科学研究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极具意义的科学支撑。
关键词
新疆
土种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Keywords
Xinjiang
soil species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吉林土种志数据集
2
作者
郑立臣
樊月玲
蒋正德
施建平
叶佳舒
陈欣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58-369,共12页
基金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XDA28130502)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XXH12504-1-02)。
文摘
本数据集来源于《吉林土种志》,对书中191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包括7个数据表: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质、土种统计剖面化学性质、市县名以及土种行政区域分布。数据集经过质量控制,确保内容和数据无误。本数据集可用于土壤学、土地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研究,在农业、环境、生态等多个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并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数据集
土种志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Keywords
dataset
soil taxa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黑龙江土种数据集
3
作者
王耀
陈一民
焦晓光
隋跃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基金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1FY1004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500102)。
文摘
本数据集基于1990年10月黑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与黑龙江省土地勘测利用技术中心编著的《黑龙江土种》。该专著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系统梳理了书中254个土壤所属类别与典型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学指标、空间分布状况、主要性状及农业生产适配能力等原始资料。本研究依据土壤科学的数据特征与网络服务应用需求,对原始资料实施信息化处理、标准化整理及结构化提取,建立以土种编码和土种名称为唯一索引标识的7类数据表。具体涵盖:土壤分类信息、土种基础属性数据、典型剖面景观特征、剖面发生层结构详情、理化性质分析指标、行政区域分布信息及市县行政编码数据。数据来源依据权威普查成果,采集方法遵循科学规范流程。本数据集除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供本底数据外,还在区域土地质量评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土壤科学前沿研究等领域赋予更科学的判断依据。本数据集为黑龙江省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关键参考依据。
关键词
黑龙江
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Keywords
Heilongjiang
soil taxa of Heilongjiang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青海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138-152,共15页
基金
国家科技平台专题服务项目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运行建设(E01Z790201)。
文摘
本数据集是对1995年出版的《青海土种志》进行梳理和归纳加工而成。它是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主要成果之一,记录了163个土种(其中耕种土种86个)的归属与分布、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综述等四部分内容及每一土种的理化性状较为详细的资料。依据土壤科学信息特征,以及便于未来开发线上服务,对纸质记录资料和数据进行了信息化、规范化和结构化的采集和提取,集成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关键索引字段的6个主体数据表和1个附表。主体数据表分别为土壤分类系统、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状和土种剖面统计理化性状;附表为青海土壤发生层与质地符号及含义。通过对信息的专业结构化提取与质控,集成的数据集更易被需要者发现、查询和应用。这些数据在土壤分类方面可充分服务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也可广泛用于区域土壤质量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等土壤和生态科学研究,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青海
土种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Keywords
Qinghai
soil species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辽宁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5
5
作者
郑立臣
蒋正德
施建平
潘恺
陈欣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328-338,共11页
基金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XDA28130502)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土壤学科领域基础科学数据整合与集成应用(XXH12504-1-02)。
文摘
辽宁土种志数据集是基于1991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辽宁土种志》整理加工而成,是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本研究对237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生成7个数据表以描述辽宁土种信息,包括土种分类、土种基础特征、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质、土种行政区域分布以及市县名。本数据集可用于辽宁土地质量、环境效应、土壤碳汇等相关研究,对辽宁农业结构调整、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关键词
辽宁
土壤
土种志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Keywords
Liaoning soil
soil species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
被引量:
2
6
作者
尹春梅
施建平
潘恺
魏文学
张黎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桃源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121-137,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F0703902)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湖南桃源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运行服务项目
+1 种基金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运行项目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XXH12504-1-02)。
文摘
本数据集来源于1987年湖南省农业厅编写的《湖南土种志》。该书是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湖南省大部分土种的归属、名称、面积与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特征及其理化分析结果、生产性能及改良培肥途径等。本数据集对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了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的采集及提取,按照科学数据库实施的标准规范和土壤学科领域数据标准规范整编,形成了一个包含405个土种信息的数据库。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等研究,对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良、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湖南
土壤
土种志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土壤
调查
Keywords
Hunan soil
soil species database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soil survey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土种数据库——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全国性土壤数据集
被引量:
31
7
作者
施建平
宋歌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年第2期1-12,共12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科学数据库”项目(XXH12504-1-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三五”计划和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1626)资助。
文摘
来源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汇总成果的中国土种数据库是最全面的全国性的土壤数据资料。它覆盖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主要性状、土地利用和生产性能,具有2473个典型剖面、8751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自200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开始建设中国土种数据库,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分布关系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分类关系的E-R数据模型,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土种的数据产品。该数据库被广泛用于土地退化评估、环境影响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或作为土壤基础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关键词
土壤
土种数据库
中国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数据集成
Keywords
soil
Soil Type Database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data integration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四川重庆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6
8
作者
高美荣
施建平
况福虹
朱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3期236-247,共12页
基金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900)
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项目(2017),长江上游典型支流流域水质与水量数据整理与集成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XXH12504-1-02)。
文摘
本数据集是基于1994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土种志》整理加工而成,是四川省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在全国和四川省土壤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共整理出25个土类、63个亚类和380个土种,对每个土种的名称、代号、归属、分布、面积、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等均作了较规范化的描述和信息化处理。经过专业的信息化整理和补充,本数据集形成6个数据表,包括系统分类、土种基础信息及其分布、典型剖面采样地信息、典型剖面发生层调查特征及其理化性质等信息。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极具意义的科学支撑。
关键词
四川
重庆
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Keywords
Sichuan
Chongqing
soil typ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
被引量:
6
9
作者
尹春梅
施建平
潘恺
魏文学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1期59-72,共1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土壤学科领域基础科学数据整合与集成应用(XXH12504-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201260).
文摘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广东土种志》。该书第一次较详细、系统、全面介绍了广东省212个土种的归属、名称,面积与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特征及其理化分析结果、生产性能及改良培肥途径等,是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主要成果之一。本数据集在进行系列标准规范化工作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分布关系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分类关系的E-R数据模型,形成了具有16个土类、39个亚类、212个土种、212个典型剖面的700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产品。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等,对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良、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广东
土壤
土种志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土壤
调查
Keywords
Guangdong soil
soil species databas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集
被引量:
4
10
作者
尹春梅
施建平
潘恺
魏文学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3期28-39,共12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土壤学科领域基础科学数据整合与集成应用(XXH12504-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201260)
文摘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0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土种志》,它汇编了广西87个县市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主要性状、典型剖面、生产性能及理化分析数据,是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系列成果之一。在进行系列标准规范化工作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分布关系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分类关系的E-R数据模型,形成了具有15个土类、28个亚类、276个土种、269个典型剖面的930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产品。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等,对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广西
土壤
土种志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土壤
调查
Keywords
Guangxi soil
soil species databas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集
被引量:
3
11
作者
高美荣
施建平
潘恺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1期85-94,J0101-J0112,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2013–2015),土壤学科领域基础科学数据整合与集成应用
文摘
本数据集来源于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藏土地资源调查丛书之一《西藏自治区土种志》,它在西藏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包括了西藏土壤分布、主要性状、典型剖面和生产性能。在进行系列标准规范化工作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分布关系和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分类关系的E-R数据模型,形成了具有25个土类、53个亚类、181个土种的典型剖面的708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产品。本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土地质量评估、环境效应研究、土壤碳储量研究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极具意义的科学支撑。
关键词
西藏
土壤
土种志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Keywords
Tibet soil
soil type databas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G250.7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甘肃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5
12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4期172-182,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平台专题服务项目,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运行建设(E01Z790201)。
文摘
本数据集是对1992年出版的《甘肃土种志》中的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整理而成,对书中的285个土种的归属及分布、主要性状、生产性能综述、剖面理化性质等原始数据和信息均进行了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的采集及提取,集成为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索引的,并有利于开发成线上查询的8个专业主题数据表,包括土种的土壤分类归属、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及特征、土种基本信息及分布、典型剖面采样地及发生层信息、典型剖面及土种剖面统计理化性质数据等。集成的甘肃土种志数据集,可被广泛用于区域土地质量评估、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壤科学研究等,为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甘肃
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Keywords
Gansu Province
soil typ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出版物的内蒙古土种志数据集
被引量:
3
13
作者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4期183-193,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平台专题服务项目,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运行建设(E01Z790201)。
文摘
本数据集以199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内蒙古土种志》为基础,对书中的245个土种的分布面积、形态特征、理化性状、生产性能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的处理。加工集成以土种ID和名称为关联索引,可开发为线上查询的7个专业主题数据表和1个附表,包括土种的划分依据、分类分布、基本特征描述、典型剖面采样地及发生层信息、典型剖面理化性质数据等。本数据集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土壤肥力评估和土壤碳氮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对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极具意义。
关键词
内蒙古
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soil species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15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土种数据库构建——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杜书立
赵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4期427-435,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60504)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项目(XXH13505-07)
文摘
本数据库是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黑龙江土种志,黑龙江土壤,中国土壤,中国土种志等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E-R数据模型的理论构建的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库存贮和查询等功能。数据库包含黑龙江省63个市县,17个土类,48个亚类,127个土属和254个土种的数据资源,描述了土种的分布、面积、属性及生产性能,以及每个土种的典型剖面。该数据库可为黑土区域土壤肥力评价、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黑龙江土种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土壤
调查
土壤
数据库
Keywords
Heilongjiang soil species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soil investigation
soil database
分类号
S159.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5.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做好湖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15
作者
陈朝辉
任文海
吴萃芸
赵越
李启铭
刘成帅
机构
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华中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
文摘
时隔43年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为全国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土壤数据。为切实做好湖北省土壤普查工作,笔者认为应坚持整体谋划,提高站位,认识普查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全面厘清工作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收集基础资料并及时汇总普查成果;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普查工作全面铺开。
关键词
第三
次
全国
土壤
普查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湖北省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四川省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6
作者
何明江
黑儿平
晋雷雨
陈志民
秦鱼生
上官宇先
周子军
陈琨
曾祥忠
喻华
郭松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上海数喆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5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2107021)资助。
文摘
【目的】酸碱性(pH)是重要的土壤化学指标,影响着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状况。研究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借鉴。【方法】研究数据包括1979—1985年(1980s)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5—2014年(2010s)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期间四川省土壤pH的调查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Spatial Analyst”模块和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方法对土壤pH进行空间插值,获得土壤pH空间分布图;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栅格计算器获得两个时期的土壤pH变化状况,并统计分析不同土壤pH分级空间和面积变化。【结果】四川省土壤pH平均值由1980s的7.0降低至2010s的6.54。1980s时期四川省土壤pH在强酸性(pH≤4.5)、酸性(4.5<pH≤5.5)、弱酸性(5.5<pH≤6.5)、中性(6.5<pH≤7.5)、弱碱性(7.5<pH≤8.5)和碱性(8.5<pH≤9.0)的面积占比分别为0.09%、14.58%、53.17%、12.57%、19.58%和0.01%。2010s时期,以上7个土壤pH分级的面积占比分别为0.06%、4.45%、30.41%、48.65%、16.40%和0.04%。从1980s到2010s期间,四川省土壤pH值升高的面积比例为49.63%,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地区,土壤pH值降低的面积比例为20.13%,主要分布在川中丘陵区。成都平原区各分级pH土壤面积变化较少,弱酸性土壤面积略增加,碱性土壤面积略减少。川中丘陵区酸性土壤面积占比增加,碱性土壤面积减少。盆周山区酸性和碱性土壤面积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加;川西南山地区各土壤pH分级面积变化比例较小,其酸性面积比例略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加;川西北高原山地区酸性、弱酸性土壤面积分别降低了9.00%、23.67%,中性土壤面积增加29.96%,碱性土壤面积略增加。【结论】从1980s到2010s的近30年间,四川省酸性土壤面积减少,中性土壤面积增大,然而在川中丘陵区有一定比例的土壤酸化,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四川
土壤
PH
时空变化
测土配方施肥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Keywords
Sichuan
soil pH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Census
分类号
S153.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粒咖啡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
5
17
作者
赵明珠
吴婷
唐瑾
马关润
郭铁英
萧自位
苏琳琳
周华
白学慧
机构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9-637,共9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No.2015DC004)
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热带作物)项目(No.16RZZY-07-06)
文摘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迄今30年,小粒咖啡的土壤肥力不断更新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促进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寻小粒咖啡的土壤肥力现状和变化特征尤为重要。2015—2018年间对小粒咖啡6个主产区采集的大量土壤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咖啡地土壤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对比,得出咖啡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及原因。目前,小粒咖啡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5.53、32.68 g/kg、128.77 mg/kg、18.01 mg/kg和138.31 mg/kg,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4.5~5.5、>40 g/kg、120~150 mg/kg、10~20 mg/kg和100~150 mg/kg。小粒咖啡土壤肥力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pH和碱解氮含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速效钾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目前小粒咖啡土壤呈酸化趋势,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宜耕区长期频繁耕作、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小粒咖啡土壤肥力变化显著。建议小粒咖啡主产区应控制磷肥施用量,推进咖啡秸秆、果皮发酵还田的力度,加快小粒咖啡土壤肥力的提高并达到养分供需平衡。
关键词
小粒咖啡
土壤
肥力
海拔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Keywords
C. arabica L.
soil fertility
altitude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分类号
S57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田耕层土壤的pH变化特征
被引量:
35
18
作者
杨帆
贾伟
杨宁
李文西
段英华
胡炎
崔勇
机构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扬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站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3-1227,共15页
基金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文摘
【目的】pH是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掌握全国农田耕层土壤pH变化可为国家制定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pH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耕层土壤pH测定结果,包括《中国土壤普查数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典型土种pH数据、部分省级第二次土壤普查图书和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pH数据、《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的846万个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全国农田耕层土壤pH变化和分级情况。依据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将研究区域分为9个区,分析了不同区域土壤的p H空间分布和变化速率。【结果】30年来我国25省区市农田耕层土壤pH平均值均呈下降趋势。1979—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35.79%的农田耕层土壤pH平均值<6.5,25.62%在6.5~7.5,36.22%在7.5~8.5,2.22%在8.5~9.0。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期,以上4个等级的土壤面积占比分别为42.92%、18.49%、35.95%、2.62%。区域空间分布变化表明,相比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测土配方施肥时期东北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pH<5.5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2.61%、2.24%、14.93%、1.16%,这4个区域耕层土壤酸胁迫程度加剧,酸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面积增加。相对于酸性土壤的酸化,东北区的中性土壤和弱碱性土壤及黄淮海的弱碱性土壤酸化速率大,应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其酸化速率。【结论】3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耕层土壤pH下降,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区所属的福建、海南、江西、广东和浙江等省农田耕层pH≤5.5所占比例最高,土壤酸化尤为严重。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6.5等级的土壤比例增加了7.13个百分点。
关键词
耕地
土壤
酸化
全国
第二
次
土壤
普查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Keywords
farmland
soil acidification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Census
the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Project
分类号
S153.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Web的中国土种数据库
被引量:
10
19
作者
施建平
宋歌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6-1252,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重点数据库项目(XXH12504-1-02)资助
文摘
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汇总成果的中国土种数据库是目前最全面的全国性土壤数据库。它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土种的分布、面积、性状、土地利用情况和生产性能等资料。自200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始建设基于Web的中国土种数据库,构造了一个包括地点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关系和依据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的分类层次关系的实体-关系(entity-relationship,E-R)数据模型,形成了具有2 473个土种典型剖面、8 751个发生层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产品。该数据库可通过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土地退化评估、环境影响研究以及土壤碳储量研究,亦可作为基础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关键词
土种数据库
中国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数据整合
Keywords
Soil Type Database
China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Data integration
分类号
S159.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耕地质量主要性状30年变化情况报告
被引量:
9
20
作者
曲潇琳
任意
王红叶
张骏达
谢耀如
机构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年第5期25-26,共2页
文摘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结束后,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至今已有30多年。截至2019年底,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达1344个,涵盖了主要耕地土壤类型,涉及全国主要种植制度。
关键词
长期定位监测
种植制度
耕地质量
耕地
土壤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农业法》
主要性状
探索建立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新疆土种志数据集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吉林土种志数据集
郑立臣
樊月玲
蒋正德
施建平
叶佳舒
陈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黑龙江土种数据集
王耀
陈一民
焦晓光
隋跃宇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青海土种志数据集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辽宁土种志数据集
郑立臣
蒋正德
施建平
潘恺
陈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湖南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
尹春梅
施建平
潘恺
魏文学
张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土种数据库——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全国性土壤数据集
施建平
宋歌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四川重庆土种志数据集
高美荣
施建平
况福虹
朱波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广东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集
尹春梅
施建平
潘恺
魏文学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广西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集
尹春梅
施建平
潘恺
魏文学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西藏土种志——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集
高美荣
施建平
潘恺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甘肃土种志数据集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出版物的内蒙古土种志数据集
高美荣
张耀南
康建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黑龙江土种数据库构建——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杜书立
赵军
《土壤与作物》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关于做好湖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几点思考
陈朝辉
任文海
吴萃芸
赵越
李启铭
刘成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近30年四川省土壤pH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何明江
黑儿平
晋雷雨
陈志民
秦鱼生
上官宇先
周子军
陈琨
曾祥忠
喻华
郭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小粒咖啡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特征
赵明珠
吴婷
唐瑾
马关润
郭铁英
萧自位
苏琳琳
周华
白学慧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近3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田耕层土壤的pH变化特征
杨帆
贾伟
杨宁
李文西
段英华
胡炎
崔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Web的中国土种数据库
施建平
宋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我国耕地质量主要性状30年变化情况报告
曲潇琳
任意
王红叶
张骏达
谢耀如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