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南关系
1
作者 罗志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8-103,共6页
关键词 人民解放运动 南斯拉夫人 苏联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贝尔格莱德 苏南关系 西方盟国 游击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巴尔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对苏态度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陶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21-128,共8页
本文具体分析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对苏联态度的变化,认为其对苏态度经历了团结—疑惧—争夺—反对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 丘吉尔 斯大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希特勒 苏联卫国战争 第二战场 英国政府 德国 态度 张伯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英语新词
3
作者 贾德霖 《高校教育管理》 1986年第4期60-65,28,共7页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世事日益繁复。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语言文字,其产生孳乳也随之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治军事局势瞬息万变,动荡不安;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一切新事物都必须有其名称,因而要求随即创造...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世事日益繁复。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语言文字,其产生孳乳也随之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治军事局势瞬息万变,动荡不安;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一切新事物都必须有其名称,因而要求随即创造出相应的新词,以满足发展的需要。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原有的字词远不敷使用,在新词新语应运而生的同时,许多旧词又孳生出新的意义和新的用法。加之,使用英语的美英诸国,随着战争的发展,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短短的七、八年间,各种大型畅销的英文书报、杂志,如《泰晤士报》、《密勒氏评论报》、《时代》杂志、《读者文摘》等等,新词出现众多、不下万余。一九四七年出版的韦氏大学辞典(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947)所收入的新词,已近此数。一时间,新词语万花似锦,千姿百态。其构词方法,花样繁多;其造词途径,千变万化。但概而述之,亦不外二、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新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词 首字母 缩略 BLOODY 新词语 混成词 旧词 词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实用主义对华政策的特点
4
作者 刘芝堂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突然对中国热情起来:主动提出与中国结盟,率先废除以往对华的不平等条约;积极努力使中国进入世界四强行列;重视并促成美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一度打算为在极艰苦条件下积极抗日的八路军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突然对中国热情起来:主动提出与中国结盟,率先废除以往对华的不平等条约;积极努力使中国进入世界四强行列;重视并促成美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一度打算为在极艰苦条件下积极抗日的八路军提供武器和物资援助……这些作法,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应予肯定。然而,正是在这几个问题上,仍可清楚地看到,美国同样未能“平等待我之民族”。(一)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这是重新瓜分世界的军事同盟。德国邀日本参加的主要目的是要日本进行牵制以阻止美国参加欧洲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对华政策 中国共产党 罗斯福 中国人民 珍珠港事件 美国政府 同盟条约 军事同盟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两国的世界战略及其演变 被引量:1
5
作者 任众 《求是学刊》 1988年第6期89-94,共6页
关键词 世界战略 国际形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世界历史 门罗主义 罗斯福 内外政策 太平洋 亚欧大陆 亚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的第二“活动场”的窥视——简评《产业社会学》
6
作者 大卫 《社会》 1987年第6期28-29,共2页
社会学,用句大白话来讲,它要研究人的所有活动。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人到群体作为人的个体活动来讲,基本上可分为二部分,一是自由的日常生活,二是刻板的集体生活这种集体生活,占据着人的生活经历的重要位置。这里姑且把它称为人的第二“... 社会学,用句大白话来讲,它要研究人的所有活动。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人到群体作为人的个体活动来讲,基本上可分为二部分,一是自由的日常生活,二是刻板的集体生活这种集体生活,占据着人的生活经历的重要位置。这里姑且把它称为人的第二“活动场”而《产业社会学》其实就是以社会学的名义来窥视人的第二“活动场”的一门学科最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产业社会学》(日),对我们了解这门学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产业社会学是一门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学科,但是在此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产业社会学 浙江人 家族主义 日本人 参考价值 个体活动 日常生活 生活经历 窥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战后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志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2-56,61,共6页
关键词 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 国民党政府 国民党军队 蒋介石 魏德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政府 马歇尔 参谋长联席会议 顾问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有60多个国家生产天然橡胶 被引量:15
8
作者 莫业勇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5期75-76,共2页
一、1980年前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国概况 1870年末,巴西三叶橡胶树(简称橡胶树)经英国引种到东南亚地区,并迅速发展。根据国际橡胶研究小组(IRSG:InternationalRubberStudyGroup)的历史统计数据,1900年,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橡胶产... 一、1980年前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国概况 1870年末,巴西三叶橡胶树(简称橡胶树)经英国引种到东南亚地区,并迅速发展。根据国际橡胶研究小组(IRSG:InternationalRubberStudyGroup)的历史统计数据,1900年,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橡胶产量占全球的1%,1910年达到11%,1921年超过90%。1941年,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橡胶产量占全球的9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控制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橡胶生产后,迫使同盟国在澳大利亚北部、热带非洲以及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天然橡胶。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2012年数据库中有36个天然橡胶生产国家,其中30个国家有产量数据。很多文章的作者都表明引自据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IRRDB:InternationalRubberResearchandDevelopmentBoard)1980年初的报告,全球有40多个国家种植橡胶。笔者没有检索到IRRDB的原文,但袁子成编著的《胶乳制品工艺学》列出了43个生产天然橡胶的国家(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生产国 生产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东南亚地区 橡胶产量 研究与发展 统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犹太人的反法西斯抵抗斗争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天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9-53,48,共6页
关键词 犹太人 反法西斯 隔离区 德国人 集中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抵抗运动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1943年 手榴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亚区域的历史透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乃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0,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亚"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区域。无论是令世人眩目不暇的各种争端和事件,还是萦绕耳畔的建构"东亚共同体"的各种声音,都需要探究甚至"拷问"其深层次的缘由。回顾历史,... 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亚"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区域。无论是令世人眩目不暇的各种争端和事件,还是萦绕耳畔的建构"东亚共同体"的各种声音,都需要探究甚至"拷问"其深层次的缘由。回顾历史,有助于排解众多令人难以纾解的现实纠结和困惑;审视当下,有益于辨识悠长历史演变的旋律和节奏。对东北亚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讨尝试着在理论层面上建构新的解读东北亚历史的"路线图";对东北亚区域文人史观的考证呈现出微观实证研究"尺树寸泓"的细腻质感;对东北亚空间的历史透视凸显了中西古今相互比照的"力道";对现代东亚国际体系建构时期区域安全模式的分析扩展了东北亚史研究的空间和维度;对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剖析考验着东北亚各国在主观上如何抉择。历史的"筋骨血肉"俱在,历史学却"身姿百态",因而,东北亚的新"变局"需要新的"东北亚史研究"去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 历史透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国际学术界 美国外交政策 太平洋战争 “东北亚” 冷战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性”写作与潜在性别立场:龙应台的创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宇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6期102-106,共5页
龙应台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首表达爱情,厌倦战争的歌曲《莉莉玛莲》(又译《提灯下的女孩》),穿透你死我活的军事对抗、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立场的差异,在盟军、苏军、德军士兵中传唱不已,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 龙应台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首表达爱情,厌倦战争的歌曲《莉莉玛莲》(又译《提灯下的女孩》),穿透你死我活的军事对抗、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立场的差异,在盟军、苏军、德军士兵中传唱不已,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她认为自己的写作也应该寻找这种“穿透性”的东西,穿透不同华人世界的种种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应台 性别立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写作 创作 政治意识形态 军事对抗 价值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归还日本企业档案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晶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73,共2页
2017年7月18日,日本政府宣布,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将向日本国家档案馆归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扣押的日本在澳大利亚开办企业的档案,共3327箱。2017年10月,澳大利亚将档案和相关资料运送到日本。澳大利亚向日本归还扣押日企档案的事件,引... 2017年7月18日,日本政府宣布,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将向日本国家档案馆归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扣押的日本在澳大利亚开办企业的档案,共3327箱。2017年10月,澳大利亚将档案和相关资料运送到日本。澳大利亚向日本归还扣押日企档案的事件,引发了笔者对追回流失海外档案问题的思考。档案作为历史的证据,是一个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档案 日本政府 澳大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国家档案馆 流失海外 扣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奉献”的名义掠夺 被引量:1
13
作者 鹿璐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79,共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战争后期,由于战事旷日持久,战线过长等原因,导致日本国内军用物资日益匮乏。为了达到其继续侵略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战争后期,由于战事旷日持久,战线过长等原因,导致日本国内军用物资日益匮乏。为了达到其继续侵略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大肆掠夺中国矿产、林木等资源,并假借开展“献纳”运动,通过“献铜”“献木”等方式掩盖其强盗侵略本质,掠夺军用物资、古代文物,巧取豪夺百姓手中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法西斯 名义 军国主义思想 军事侵略 军用物资 日本侵略者 亚洲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美成本会计准则体系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丹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13,共2页
一、日本成本会计准则体系 (一)二次大战前与战中的日本成本会计准则1937年由日本商工财务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制造成本会计准则》,被认为是日本第一部成本会计准则。该准则发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日本借此次侵略战争对其国... 一、日本成本会计准则体系 (一)二次大战前与战中的日本成本会计准则1937年由日本商工财务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制造成本会计准则》,被认为是日本第一部成本会计准则。该准则发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日本借此次侵略战争对其国内生产力进行的大幅度扩张、对物资供需加强控制的背景。日本于1938年发布了《国家动员令》后,物资、劳动力和工资都由政府掌控。1941年,日本政府企划院里成立了一个“协议会”,全称“财务诸准则统一协议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政府 管理委员会 1937年 侵略战争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国际地位与作用的演变
15
作者 孙克强 《学海》 1996年第3期68-74,共7页
论美国国际地位与作用的演变孙克强就象有人曾经认为应该把1914年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的分水岭那样,现在也有人认为,应该将198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统一作为20世纪与21世纪的分... 论美国国际地位与作用的演变孙克强就象有人曾经认为应该把1914年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的分水岭那样,现在也有人认为,应该将198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统一作为20世纪与21世纪的分水岭、因为,这种划分更反映出了两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际地位 国际新格局 “冷战” 国际格局 地位与作用 国际政治 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对外政策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短新闻写作(上)
16
作者 刘保全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新闻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 短新闻 新闻事实 政治风险 中国新闻奖 “大手笔” 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四人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60年代的学生运动 被引量:4
17
作者 维克多.科巴亚希 张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5-46,共2页
日本的学生运动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有效地压制下去之外,已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第一次学生斗争1879年发生在庆应大学,但是直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成为亚洲主要的国家时,日本的学生运动才有了稳固的基础.这一运动始... 日本的学生运动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有效地压制下去之外,已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第一次学生斗争1879年发生在庆应大学,但是直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成为亚洲主要的国家时,日本的学生运动才有了稳固的基础.这一运动始终深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且向往着东方的政治和社会变革.现在,学运的活跃分子几乎每天都在国家的报纸上占有一席之地.1969年上半年,在全国300余所大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学校由于某种形式的学生运动而停课.1969年4月9日这天,82所大学发生了罢课或给楼房设置障碍的事件,有些混乱持续数月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运动 国立大学 学生斗争 日本社会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学生自治会 十九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东京大学 私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援华抗日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相泽 《学术研究》 1987年第4期91-98,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援华抗日。回顾一下这段史实,也许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战后直至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对美国来说,也可以从这段经历中吸取一些教益。
关键词 罗斯福 援华抗日 蒋介石 国民党军队 史迪威 美国政府 对华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人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美国人》行销百年的启示 被引量:5
19
作者 续维国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科学美 科技期刊 高校学报编辑 自然科学版学报 启示 编辑工作 单行本 期刊质量 科技工作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驳“社会主义失败论”
20
作者 唐太安 刘灿荣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5-7,共3页
自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自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社会主义制度又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失败 生命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