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成矿带中、东段的第二找矿空间--来自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47
1
作者 刘善宝 陈毓川 +3 位作者 范世祥 许建祥 屈文俊 应立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4-1049,共16页
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南岭东段赣南地区的庵家滩钨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56Ma,园岭寨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60Ma。已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统计显示,南岭成矿带的中、东段中生代的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期7个阶段:即印支期的~225Ma... 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南岭东段赣南地区的庵家滩钨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56Ma,园岭寨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60Ma。已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统计显示,南岭成矿带的中、东段中生代的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期7个阶段:即印支期的~225Ma左右和~195Ma左右,燕山早期的170~160Ma、160~150Ma和150~145Ma,燕山晚期的~135Ma和~100Ma。在3期成矿作用中,燕山早期的成矿作用最为强烈,也是南岭成矿带中、东段的钨锡矿床主要成矿期,矿床类型丰富多样,既有独立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也有独立的锡矿床;既有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也有独立的钼矿床、金矿床等。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新的找矿进展表明,从横向上,该区域可能存在的未被发现或重视的矿产种类;在纵向上,讨论了已知矿床深部的成矿潜力,为开展南岭中、东段地区的第二空间的地质找矿提供了理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同位素 年代学 第二找矿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开展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开发 被引量:106
2
作者 滕吉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67-771,共5页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必须有大量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的支撑,当今国内却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本文从这一前提和解决的途径出发,分析了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聚集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必须有大量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的支撑,当今国内却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本文从这一前提和解决的途径出发,分析了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聚集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地壳深处金属矿产资源探查的科学依据与例证、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支撑。据此提出:①当今国家所公布的资源量系指第一深度空间(0~500m)找矿、勘探和开发的资源量,尚不能完全表征全国金属矿产资源量的全部;②实施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和开发已迫不及待;③在深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探查和开发中,必须依靠新的认识和新的理念,采用先进的、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并建立起有自主特色的深部矿产资源探查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与聚集 深层过程 动力学响应 第二深度空间找矿 勘探 高精度地球物理方法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瑞坳下—丁家山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修保 裴荣富 +3 位作者 梅燕雄 瞿泓滢 方平 祝爱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1-542,共12页
简要介绍了九瑞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系统阐述了坳下-丁家山一带地层分布、构造及岩浆岩分带等地质特征,从地层、岩体及其含矿性、断裂系统、蚀变与矿化等方面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该带深部产出的奥陶系灰岩及其与志留系... 简要介绍了九瑞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系统阐述了坳下-丁家山一带地层分布、构造及岩浆岩分带等地质特征,从地层、岩体及其含矿性、断裂系统、蚀变与矿化等方面对该区找矿前景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该带深部产出的奥陶系灰岩及其与志留系砂页岩层间的岩性差异面,与武山、城门山矿区的黄龙组灰岩及其与五通组砂岩岩性差异面极其类似,应是九瑞地区重要的"第二找矿空间"。笔者建议,应借九瑞整装勘查之机,尽早实施靶区验证与勘查,取得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瑞 坳下-丁家山 地层岩性差异面 第二找矿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银坑示范区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冯兵 李建国 +3 位作者 赵斌 王玉 王珺璐 张继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9-675,共7页
本文探讨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银坑示范区中深部金属矿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在该区开展AMT工作目的是了解3km以浅地层分布、岩体展布及构造特征,为深部找矿提供基础地质信息。采用AMT张量观测方案采集了5条AMT剖面... 本文探讨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银坑示范区中深部金属矿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在该区开展AMT工作目的是了解3km以浅地层分布、岩体展布及构造特征,为深部找矿提供基础地质信息。采用AMT张量观测方案采集了5条AMT剖面的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反演得到了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断面图。对标本电阻率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沉积岩、变质岩及岩体存在电阻率差异,并建立了示范区的电性与地层对应关系。通过对比、分析AMT地电断面图,揭示了江背岩体、长潭岩体的空间展布及深部"无根"特征;发现了一个隐伏岩体-柳木坑岩体;推断了3km以浅变质岩系、沉积岩系地层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MT可为"第二找矿空间"提供有益的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坑矿集区 音频大地电磁法 第二找矿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