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路径分析——基于中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郝云宏 汪茜 王淑贤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33,51,共10页
文章以中国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为背景,借鉴西方多个大股东的相关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两组五家具有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一组:西藏药业和锦州港;第二组:ST景谷、天科股份和中百集团)进行案例内纵向研究、组内跨案例... 文章以中国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为背景,借鉴西方多个大股东的相关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两组五家具有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一组:西藏药业和锦州港;第二组:ST景谷、天科股份和中百集团)进行案例内纵向研究、组内跨案例对比和组间跨案例对比研究,探讨第二大股东进行制衡的路径。研究发现:第二大股东主要采取引入关系股东、争取董事会席位的制衡路径;无论第二大股东采取何种制衡路径,第二大股东自身会获得一定好处,但并不能保证公司整体效率;国有企业的民营参股股东进行制衡总体上没有违反效率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多案例研究 第二大股东 制衡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大股东结构下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动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汪茜 郝云宏 叶燕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5-123,共9页
随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当第一大股东攫取私利时,第二大股东成为能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博弈矩阵,表明第二大股东监督制衡的必要性;其次具体分析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动因,具体来说,现金流权、投资者... 随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当第一大股东攫取私利时,第二大股东成为能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博弈矩阵,表明第二大股东监督制衡的必要性;其次具体分析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动因,具体来说,现金流权、投资者法律保护、股权性质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意愿,股权比例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最后本文合理解释在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什么要去制衡第一大股东的私利行为。结论为化解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结构 第二大股东 制衡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大股东持股的治理效应——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林勇 曾晓涛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89,共6页
本文以763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公司绩效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之间的经验关系,考察了第二大股东持股的治理功能。通过结合上市公司数据建立一个多元模型来说明第二大股东是如何监督第一大股东、影响公司价值的。研... 本文以763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公司绩效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之间的经验关系,考察了第二大股东持股的治理功能。通过结合上市公司数据建立一个多元模型来说明第二大股东是如何监督第一大股东、影响公司价值的。研究发现,第二大股东的存在没有显示出积极的治理激励功能及对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激励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相对控股是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第二大股东 相对控股 股权制衡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大股东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瑞稳 孟婧 戴立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30,共6页
本文以2004、2005年派现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存在实质性第二大股东的目标公司和剩余一般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均值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目标公司股利支付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公司。由此推断,实质性第二大股... 本文以2004、2005年派现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存在实质性第二大股东的目标公司和剩余一般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均值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目标公司股利支付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公司。由此推断,实质性第二大股东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控股股东的利益转移行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一般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且盈余管理的动机强于目标公司;目标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和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差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大股东 股利政策 股权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家族企业价值与第二大股东身份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进中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8,共5页
以2011年629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验了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第二大股东身份会影响企业价值,这种影响依赖于家族企业执行控制权的方式,并且当其他大股东更具有竞争力的时候,第二大股东... 以2011年629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验了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第二大股东身份会影响企业价值,这种影响依赖于家族企业执行控制权的方式,并且当其他大股东更具有竞争力的时候,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会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家族企业 第二大股东 股东竞争力 企业价值 企业执行控制权 横截面数据 代理理论 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彬 《证券市场导报》 1998年第1期39-44,共6页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市场经济中股份公司相比的突出特点,一是它的国有性质,二是它的超越其出资额的权利和地位,由此而派生的是上市公司的“准国有”性质及缺乏分权与监督的格局。而这正是我国上市公司效率不佳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 第二大股东 关联交易 股份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关系 我国上市公司 董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银行治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基于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斐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本以2009年至2016年沪深两市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危机后银行治理因素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存在合谋倾向,银行的股权集中度牵制力会制约大股东对现金股利的需... 文本以2009年至2016年沪深两市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危机后银行治理因素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存在合谋倾向,银行的股权集中度牵制力会制约大股东对现金股利的需求,银行独立董事人数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显著正相关。此外,高管薪酬的激励作用仍然很显著。基于代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银行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更好应对未来的竞争和市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股利分配 上市银行 金融危机 实证分析 银行治理 第一大股东 2009年 第二大股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坛杀手刘銮雄
8
作者 胡蓉 《证券市场导报》 1995年第2期50-52,共3页
在号称“鳄鱼池”的香港股市之中,刘銮雄以收购与狙击起家,迅速跻身于财阀行列。
关键词 股权 香港股市 第二大股东 董事局 资产净值 亚洲投资 刘氏 发表声明 证券市场 业务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