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信息论与电化教育(上)
- 1
-
-
作者
王宝江
-
机构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1983年第2期36-43,共8页
-
文摘
信息论是香农和诺伯特·维纳等人在四十年代创立的。它的出现为发展信息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信息论所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的度量、传递、变换、贮存和处理。信息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它揭示了人类以前从没有意识到的客观世界的一种普遍联系,这种普遍联系就是'信息联系'。'信息'这个名词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人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得人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信息是既非物质。
-
关键词
第二信息源
教学媒体
信息联系
讲授者
香农
维纳
四十年代
信息科学
信息贮存
接受者
-
分类号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信息论与电化教育(下)
- 2
-
-
作者
王宝江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1983年第3期23-29,共7页
-
文摘
为了更好地讨论电化教育过程中的信息传播的特点,首先谈谈有关信息(Im)、消息(M)、和信号(Sm)的调制及解译和变换的关系和其它有关问题。前面提过,信息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意义的完全等价的表达。它自身是不能直接进行传播的,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调制过程(被传播的对象能被接收的变换过程);消息是对具体事物和抽象意义的表示,这种表示包含的是具体事物和抽象意义所具有的信息内容,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信息本身,但仍不能被接收和觉察。若想传送消息,还必须把消息调制成信号。信号是经过处理的消息,它可进行传播,并被接收和觉察。信息变换过程为:
-
关键词
变换过程
无意识记
第二信息源
信息内容
有意识记
电化教学过程
教学信息量
信息贮存
学习过程
心理活动过程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