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盲童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完整性的探讨
1
作者 刘尔才 李晓伟 +2 位作者 李秀梅 刘同菊 张修宝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 :测评先天盲童的语言智商的特点 ,从而探索先天盲童的第二信号系统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韦儿童智力量表的语言智商和自行设计的多项认知与感受调查表 ,对盲校 44名先天性全盲孩子进行了评估。结果 :先天盲童语言智商区间分... 目的 :测评先天盲童的语言智商的特点 ,从而探索先天盲童的第二信号系统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韦儿童智力量表的语言智商和自行设计的多项认知与感受调查表 ,对盲校 44名先天性全盲孩子进行了评估。结果 :先天盲童语言智商区间分布基于正态分布 ,但个体差异明显 ,与常模相比其相似 (t =2 5 ,P <0 0 5 )、算术 (t =4 0 ,P <0 0 1)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而领悟 (t =41,P <0 0 1)则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且差异有显著性 ,语言智商与最初受教育年龄相关 (χ2 =13 8,P <0 0 1) ,智商越高对颜色、形状、梦境感受越强烈。结论 :先天盲童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受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盲童 第二信号系统 活动完整性 发展心理学 言语智商 断面调查 心理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論第二信號系統(兩個信號系統活動間相互作用)在夢的生理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凌治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1期79-86,共8页
关于夢的本貭的問題,一向都为人所注意。人們的世界观不同,对于夢的本质也有兩种截然相反的主張。有人認为夢是客观存在的特殊反映形式——“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人則利用它的某些特点而加以唯心主义的歪曲和渲染,使之带有濃厚的宗... 关于夢的本貭的問題,一向都为人所注意。人們的世界观不同,对于夢的本质也有兩种截然相反的主張。有人認为夢是客观存在的特殊反映形式——“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人則利用它的某些特点而加以唯心主义的歪曲和渲染,使之带有濃厚的宗教扣迷信色彩。 現代生理科学的领袖們,也曾在其著作中接触了这个問題。謝切諾夫首先明确地提出了关于夢的唯物主义見解,主張夢是过去經驗的特殊結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机制 第二信号系统 相互作用 巴甫洛夫 催眠状态 唯物主义 刺激物 睡眠 抑制点 第一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理角度谈第一、二信号系统在乒乓球训练与比赛中的意义
3
作者 陈秋喜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20期21-27,5,共8页
高级神经活动规律是人类和高级动物所共有的,但人类的大脑皮质高度发达,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出现思维和语言。巴甫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学说具体地说明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在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其发展中帮助我... 高级神经活动规律是人类和高级动物所共有的,但人类的大脑皮质高度发达,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出现思维和语言。巴甫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学说具体地说明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在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其发展中帮助我们训练与提高起着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信号系统 乒乓球运动员 第一信号系统 教练员 高级神经活动规律 运动技能 条件反射 大脑皮质 乒乓球比赛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两种信号系统的社会本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绍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4期77-96,共20页
关于巴甫洛夫(И.П.Павлсв)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我们通常都注意到:第二信号系统是动物发展到人的阶段上神经活动机构所发生的一种特别的“附加物”,它是被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生理机能,具有极其鲜明的社会本质;而对于第一信号... 关于巴甫洛夫(И.П.Павлсв)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我们通常都注意到:第二信号系统是动物发展到人的阶段上神经活动机构所发生的一种特别的“附加物”,它是被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生理机能,具有极其鲜明的社会本质;而对于第一信号系统则多注意到它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现实的信号系统,也看到动物的第一信号系统与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人与动物 高等动物 科学出版社 生理学 条件反射 信号 心理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的两个信号系统特征之初步探讨
5
作者 梁述祖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64年第3期19-24,共6页
一、前言等人对两信号系统之相互作用有关问題曾进行过一定的工作。曾对3—8岁儿童的两信号系统相互作用的发展问題做了一定的研究,同时发现7—8岁儿童的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容易被破坏。在比较复杂的实验条件下,儿童在口头报告中有... 一、前言等人对两信号系统之相互作用有关问題曾进行过一定的工作。曾对3—8岁儿童的两信号系统相互作用的发展问題做了一定的研究,同时发现7—8岁儿童的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容易被破坏。在比较复杂的实验条件下,儿童在口头报告中有很多不准确和错误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信号系统 儿童青少年 反应潜伏期 第一信号系统 相互作用 第二信号系统 条件刺激 复合刺激 不同年龄 初步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育科学化原理研究之一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伶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9-54,共6页
美感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因而才能以其显著的增力性激发着人们去追求、去创造。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基础具有强度适中和第二信号系统支持的特征;其心理基础在于美感合乎人的心理需要和人的充分创造性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人的精... 美感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因而才能以其显著的增力性激发着人们去追求、去创造。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基础具有强度适中和第二信号系统支持的特征;其心理基础在于美感合乎人的心理需要和人的充分创造性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无所不在。要科学地建构和实施美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 增力性 强度适中 第二信号系统 本质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感觉和审美意觉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49-54,62,共7页
本文提出审美感觉和审美意觉是文学艺术两种基本的审美方式,并运用巴甫洛夫关于两种信号系统的理论加以闸释.认为审美感觉是现实生活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意觉是一种意向性的审美感觉.文学是意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审美反映;... 本文提出审美感觉和审美意觉是文学艺术两种基本的审美方式,并运用巴甫洛夫关于两种信号系统的理论加以闸释.认为审美感觉是现实生活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意觉是一种意向性的审美感觉.文学是意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审美反映;文学以外的一切艺术都以第一信号直接诉诸人们的审美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艺术 审美感觉 审美意觉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与艺术形象问题两则
8
作者 赵璧如 《心理学探新》 1981年第2期47-52,70,共7页
一、想象、客观现实与艺术的真实性在人的心理、意识的辩证统一的联系系统中,想象给艺术家用意识中储备着的丰富的感性映象,即表象作为素材而以极大的自由来创造艺术形象的观念的存在形式。艺术家借助于想象可以无拘无束地、不受任何规... 一、想象、客观现实与艺术的真实性在人的心理、意识的辩证统一的联系系统中,想象给艺术家用意识中储备着的丰富的感性映象,即表象作为素材而以极大的自由来创造艺术形象的观念的存在形式。艺术家借助于想象可以无拘无束地、不受任何规范地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艺术家的想象既可以驰骋到悠久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象 客观现实 艺术家 想象 真实性 创造性 生活活动 映象 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月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任何一堂语文教学课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这种‘情感场’是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对教材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而去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彭天翼主编:《语文教学系统...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任何一堂语文教学课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这种‘情感场’是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对教材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而去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彭天翼主编:《语文教学系统理论教程》)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正是形成这种“情感场”的辐射过程,这种情感场所产生的能量,决定了情感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语言符号 教师的情感 语文教学 论语 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 感知觉 信号活动 第二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2岁儿童对颜色的认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忠忱 《心理科学进展》 1988年第2期75-81,共7页
本文是通过教育心理实验,探讨1—2岁儿童在早期教育条件下,认识颜色的潜在能力和心理依据;探讨儿童早期认识颜色在其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色觉的良好发展是认识颜色的前提,第二信号系统初始形成、理解颜色名称的概括性... 本文是通过教育心理实验,探讨1—2岁儿童在早期教育条件下,认识颜色的潜在能力和心理依据;探讨儿童早期认识颜色在其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色觉的良好发展是认识颜色的前提,第二信号系统初始形成、理解颜色名称的概括性是认识颜色的第一步;而把颜色特征与其相匹配的名称准确、巩固地联系起来则是认识颜色的关键。在特定的早期教育中,儿童在13个月时能认识各种基本色和黑白色,24个月时能认识16种颜色,儿童早期认识了颜色,提高了感知水平;促进了视觉表象的发展;因而加速了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 颜色特征 早期认识 名称 第二信号系统 教育条件 心理发展 早期教育 基本色 形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启发式提问的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鹏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44-48,共2页
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过三言两语,便能引起满堂活跃,简便而有效,这是值得研究的。 怎样才是启发式提问呢? 简单说就是揭示了事物的客观矛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学习,从而获得“举一反三”成效的提问。反过来说,凡是学生无... 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过三言两语,便能引起满堂活跃,简便而有效,这是值得研究的。 怎样才是启发式提问呢? 简单说就是揭示了事物的客观矛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学习,从而获得“举一反三”成效的提问。反过来说,凡是学生无须深入思考,只要背诵现成的答案,或是问题本身就暗示着答案,只须回答“是”与“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都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十分讲究提问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提问 “举一反三” 教师 提出问题 学生学习 积极思维 教学 精心设计 第二信号系统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看审美直觉中的理性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振兴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8-61,共4页
审美直觉的问题,尤其是审美直觉中的理性因素问题,在我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一直较为薄弱。本文试图利用当代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此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和论证。
关键词 审美直觉 脑科学 理性因素 直觉过程 心理学 第一信号 动力定型 第二信号系统 大脑两半球 意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罚球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
13
作者 李克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1期22-23,共2页
篮球比赛中罚球队员稳定情绪,克服情绪过度紧张,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1.自我暗示情绪是脑功能的结果。利用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是稳定情绪的重要方法之一。简短的语言和词,能“激活”脑的功能,使之保持适当的应激水平状态。自... 篮球比赛中罚球队员稳定情绪,克服情绪过度紧张,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1.自我暗示情绪是脑功能的结果。利用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是稳定情绪的重要方法之一。简短的语言和词,能“激活”脑的功能,使之保持适当的应激水平状态。自我暗示是通过多次重复词句或一定的口诀来实现的。罚球时可默念“我完全相信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方法 自我心理调节 运动员 稳定情绪 罚球 自我暗示 脑功能 重要方法 第二信号系统 篮球比赛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思维训练提高乒乓球课教学质量
14
作者 沈守仁 《体育学刊》 CAS 1991年第1期53-55,共3页
思维是脑的机能。所谓思维训练,也就是通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概括等,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思维是一系列复杂的暂时神经联系,是通过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一切技能动作都是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相... 思维是脑的机能。所谓思维训练,也就是通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概括等,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思维是一系列复杂的暂时神经联系,是通过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一切技能动作都是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形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多利用具体的、直接的形象刺激如示范、图片、录相、电影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必须发挥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广泛运用启发式教学,开展积极的思维训练,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同时也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培养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训练 第二信号系统 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 动作技能 暂时神经联系 运用 第一信号系统 学生思维 技能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思维材料中的“形”
15
作者 石果助 《中州学刊》 1987年第1期49-50,共2页
思维的材料通常被人们称为“形象”和“概念”,而概念通常又被认为只是用语词来表示。前者包括了事物原形表象和包含有思想概念的典型形象,后者就是表达抽象概括了的概念的语言。同时,又因人们以思维中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将思维分为抽象... 思维的材料通常被人们称为“形象”和“概念”,而概念通常又被认为只是用语词来表示。前者包括了事物原形表象和包含有思想概念的典型形象,后者就是表达抽象概括了的概念的语言。同时,又因人们以思维中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使用语词概念的思维是抽象思维,使用形象的思维是形象思维。 从认识论原理上讲,思维作为认识过程包括了两个环节。第一,从实践到理论,即从存在到认识。第二,从理论到实践,即从认识到存在。在这两个认识环节的思维中都要使用形象和处理形象,前者之中的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原形,认识的对象;后者是要最终付诸新现实的事物及其存在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 原形 思维材料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概括 “理” 象形文字 第二信号系统 概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年龄特点
16
作者 М.М.Кольцова А.Г.Усов 李翼鹏 《心理科学进展》 1983年第1期46-58,共13页
生理学中已经积累了不少事实材料,可以说明人脑活动的年龄发育和退化的特征。但是,对某些时期,例如,对出生到7岁以及50岁之后的时期,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而对其它年龄期,只是作了些个别的研究工作。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主要问题的研究也... 生理学中已经积累了不少事实材料,可以说明人脑活动的年龄发育和退化的特征。但是,对某些时期,例如,对出生到7岁以及50岁之后的时期,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而对其它年龄期,只是作了些个别的研究工作。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主要问题的研究也不平衡;对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水平上的条件反射活动形成的规律,研究得很充分,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有等人;对第二信号系统的发育和机能活动机制的研究却比较少,对确定儿童类型特点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重要的许多其它问题,研究得也不充分。因此,本文中材料的安排也相应地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神经活动 无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类型特点 年龄期 幼儿 复合刺激 婴儿 刺激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与运动训练
17
作者 王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3期100-102,共3页
运动训练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进行长期教育的过程。人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形式而实现的,因此,运动训练离不开语言。由于语言的作用,使身体练习、技战术的学习成为可能。目前,随着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了大力... 运动训练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进行长期教育的过程。人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形式而实现的,因此,运动训练离不开语言。由于语言的作用,使身体练习、技战术的学习成为可能。目前,随着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了大力发掘运动员的心理潜力,一些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科学地运用语言设计,编制了一些专门的“心理训练”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大脑施加系统的影响,从而,使语言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运动员 心理训练 教练员 第二信号系统 身体练习 体育科学 植物性神经系统 神经联系 技术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反射在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应用的探讨
18
作者 王恒北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73-76,共4页
人的神经系统由于感受外界各类刺激,不仅产生一般的感觉和反应,而且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现实情况和机体的机能状态等,能动性地去调节机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活动,使之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 人的神经系统由于感受外界各类刺激,不仅产生一般的感觉和反应,而且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现实情况和机体的机能状态等,能动性地去调节机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活动,使之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更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是任何动物都不能比拟的。它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因而人的大脑皮层则建立了非常完善、灵敏的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反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与训练 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神经系统 排球教学 运动员 第二信号系统 错误动作 客观环境 排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儿童外语智能的开发
19
作者 王仁欣 王珊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S1期122-126,121,共6页
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进国际之间的交往和科学技术信息的交流,几年来外语教育普遍得到了加强。然而对于外语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些城市小学虽然开设了外语课程,但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进国际之间的交往和科学技术信息的交流,几年来外语教育普遍得到了加强。然而对于外语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些城市小学虽然开设了外语课程,但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处于无限期的试验阶段。最近公布的《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中虽有五、六年级开设外语课程一项,但属于机动课程,又没有积极的措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对小学生要不要学外语,能不能学好外语,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时期 教学计划 第二信号系统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神经系统 内容与方法 儿童 教学过程 潜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学法传授中的幽默感
20
作者 唐功谦 刘邦运 徐秀贞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3期40-42,共3页
幽默是教师语言的高层次素养。幽默是兼有兴趣性,可笑性、意会性和启示性的诙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幽默具有启迪、融洽和防御机制,可使人在美的体验中省悟、深思和受到启迪,有时也可使人摆脱被动局面,能充分体现出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 幽默是教师语言的高层次素养。幽默是兼有兴趣性,可笑性、意会性和启示性的诙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幽默具有启迪、融洽和防御机制,可使人在美的体验中省悟、深思和受到启迪,有时也可使人摆脱被动局面,能充分体现出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情绪和意识的调节和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感 论学 第二信号系统 名字 数到 中锋 模糊现象 教师 语言素养 双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