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高危型HP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樊晓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0期3808-3810,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均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比较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均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阳性检出率和符合率,统计不同病变类型检出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PV阳性检出率[75.25%(149/198)]较HC-Ⅱ检测[62.63%(124/19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符合率为83.33%(165/198)(Kappa值=0.618,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检出率[62.50%(40/64)]较HC-Ⅱ检测[32.81%(21/6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应用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一致性较好,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PV阳性、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检出率较高,对促使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
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
检测
阳性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V-DNA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美琼
李北坤
陆翠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87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均采用HC2方法检测HPV-DNA16、18,同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875例妇女患者,HPV1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87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均采用HC2方法检测HPV-DNA16、18,同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875例妇女患者,HPV16、18阳性者有259例,占29.6%。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确诊患者中HPV16、18阳性率分别为慢性宫颈炎15.5%(80/515),宫颈湿疣38.7%(74/19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型61.9%(39/63),CINⅡ型58.7%(44/75),CINⅢ型62.5%(15/24),宫颈癌100%(7/7)。CINⅠHPV感染率高于CINⅡ(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C2-HPV-DNA检测为一种先进有效的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
宫颈病变
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高危型HP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樊晓阳
机构
新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0期3808-3810,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均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阳性检出率和符合率,统计不同病变类型检出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PV阳性检出率[75.25%(149/198)]较HC-Ⅱ检测[62.63%(124/19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符合率为83.33%(165/198)(Kappa值=0.618,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检出率[62.50%(40/64)]较HC-Ⅱ检测[32.81%(21/6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C-Ⅱ检测应用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一致性较好,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HPV阳性、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检出率较高,对促使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
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
检测
阳性检出率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V-DNA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美琼
李北坤
陆翠群
机构
广东省英德市妇幼保健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3期12-1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87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均采用HC2方法检测HPV-DNA16、18,同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875例妇女患者,HPV16、18阳性者有259例,占29.6%。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确诊患者中HPV16、18阳性率分别为慢性宫颈炎15.5%(80/515),宫颈湿疣38.7%(74/19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型61.9%(39/63),CINⅡ型58.7%(44/75),CINⅢ型62.5%(15/24),宫颈癌100%(7/7)。CINⅠHPV感染率高于CINⅡ(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C2-HPV-DNA检测为一种先进有效的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
宫颈病变
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
Keywords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Cervical lesions
Hybrid capture 2 test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711.7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高危型HP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樊晓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HPV-DNA16、18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黄美琼
李北坤
陆翠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