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均富 童颜 +3 位作者 黄英 刘敏 马杰 宋庭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比较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FGA)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FGA组48例,SGA组54例,分别给予FGA和SGA治疗。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由主管医师... 目的比较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FGA)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FGA组48例,SGA组54例,分别给予FGA和SGA治疗。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由主管医师按4级疗效标准在患者出院时加以综合评定。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U=1.12,P>0.05)。SGA组引起血糖升高、体重增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FGA组(P均<0.05),肌强直、震颤、扭转性痉挛、口干、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GA组(P均<0.05)。副反应量表评分,SGA组情绪抑郁、活动增多或减退、血糖升高、唾液增多、腹泻、心动过速因子分显著高于FGA组(P<0.05或0.01),兴奋或激越、嗜睡、血象异常、肝功异常、震颤、扭转性痉挛、静坐不能、口干、鼻塞、视力模糊、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皮疹、体重增加因子分均显著低于FGA组(P<0.05或0.01)。结论SGA和FGA常规有效剂量的抗精神病作用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各有侧重;在临床用药中应客观评价SGA,应根据病员状况合理选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致代谢失衡的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董文凤 姚树永 +2 位作者 曹敏娟 杨勇 杜向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4期43-46,共4页
奥氮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但随着应用时间的推进,临床发现服用奥氮平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糖脂水平异常等代谢失衡的现象较多。药物性代谢失衡不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 奥氮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但随着应用时间的推进,临床发现服用奥氮平的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糖脂水平异常等代谢失衡的现象较多。药物性代谢失衡不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导致病程迁延。因此,奥氮平致代谢失衡这一课题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有关该问题的一些国内外干预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奥氮平 代谢失衡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观舒适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任静萱 刘井年 +1 位作者 刘建林 张柏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9期188-189,共2页
目的了解服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方法对124例使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主观舒适度(SWN)简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氯... 目的了解服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方法对124例使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主观舒适度(SWN)简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氯氮平、奥氮平组患者SWN评分接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齐拉西酮及阿立哌唑组患者SWN评分接近,任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患者SWN评分最高。前两组中任一组与后四组中任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喹硫平组与前五组中任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种类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观舒适度不同,喹硫平主观舒适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主观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娟 顾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82-283,共2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sdisease PD)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已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对其治疗也日趋规范。一部分患者会伴发精神病性症状,不仅治疗困难,也阻碍了运动症状的进一步改善,严重影响晚期PD患者的生活质量。公认的处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 sdisease PD)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已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对其治疗也日趋规范。一部分患者会伴发精神病性症状,不仅治疗困难,也阻碍了运动症状的进一步改善,严重影响晚期PD患者的生活质量。公认的处理帕金森病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第一步处理策略是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当此方法不能改善精神病性症状时,医生会选择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精神病性症状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熊祖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5-97,155,共4页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较少,可接受度较高,但其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仍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当,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更好地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未来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开发,主要应立足于解决阴性症状、认知缺陷和瓦...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较少,可接受度较高,但其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仍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当,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更好地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未来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开发,主要应立足于解决阴性症状、认知缺陷和瓦解症状,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