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人称代词在汉英访谈节目中的指称模糊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奕 白永权 蒋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8-33,共6页
本文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真实语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中第二人称代词指称模糊现象在指称类型和频率分布上的异同,并探讨了模糊指称的语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第二人称代词在模糊指称的类型和语用功... 本文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真实语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中第二人称代词指称模糊现象在指称类型和频率分布上的异同,并探讨了模糊指称的语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第二人称代词在模糊指称的类型和语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但是在模糊指称的频率分布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 第二人称代词 指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莎士比亚剧作看英语第二人称代词的用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红洪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0-54,共5页
虽然英语第二人称代词的th_形式现已很少使用 ,但在莎士比亚时期它曾与这个人称的y_形式同等重要并被广泛使用。阅读沙翁剧作便能了解这两个形式当时的用法与差异 ,同时读者还能从他对这两个形式的巧妙运用中读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第二人称代词 th-形式 y-形式 莎士比亚剧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佛经“仁”“仁者”用作第二人称代词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晓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23-24,共2页
汉译佛经里,有两个特殊的第二人称代词:“仁者”、“仁”,如下例: ①时天地释,自以其身,住在虚空,即为仙人,而说偈曰:“仁者已弃家,至此无眷属,诸仙人之法,忧死非善哉。”(《生经·弟子过命经》西晋、竺法护译) ②(舍利弗):“今问离... 汉译佛经里,有两个特殊的第二人称代词:“仁者”、“仁”,如下例: ①时天地释,自以其身,住在虚空,即为仙人,而说偈曰:“仁者已弃家,至此无眷属,诸仙人之法,忧死非善哉。”(《生经·弟子过命经》西晋、竺法护译) ②(舍利弗):“今问离越,仁者覩此,音声业树为快乐不?”(《生经·比丘各言志经》) ③(鳖)往请猕猴:“吾数往来到君所顿,仁不枉屈诣我家门。今欲相请到舍小食。”(《生经·鳖猕猴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 舍利弗 竺法护 音声 第二人称代词 仁者 比丘 生经 小议 中国士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朝语第二人称代词的对比和使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元元 《汉语学习》 1980年第6期10-17,共8页
汉语和朝鲜语的第二人称代词的数量都不多,似乎容易掌握。但在使用和翻译中,却常常出现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来讨论。要讨论就要做一些对比。在本文中打算把对比的出发点放在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关系上,有时也要涉及一点其他方面。 首先,... 汉语和朝鲜语的第二人称代词的数量都不多,似乎容易掌握。但在使用和翻译中,却常常出现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来讨论。要讨论就要做一些对比。在本文中打算把对比的出发点放在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关系上,有时也要涉及一点其他方面。 首先,看一看汉朝语的第二人称代词都有哪些分类。 [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称代词 朝语 朝鲜语 等阶 汉语 语气 下阶 句型 说话人和听话人 译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代字章第二人称代词札记——纪念《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
5
作者 夏锡骏 徐四海 《远程教育杂志》 1999年第3期39-41,共3页
马建忠先生出版《马氏文通》以前,汉语没有名、代、形、动等词类名称。马氏之代字者,代词也。《马氏文通》代字章之“发语者”、“与语者”,“所为语者”,即分别指今天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本文试就马氏“与语者”(第二人... 马建忠先生出版《马氏文通》以前,汉语没有名、代、形、动等词类名称。马氏之代字者,代词也。《马氏文通》代字章之“发语者”、“与语者”,“所为语者”,即分别指今天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本文试就马氏“与语者”(第二人称代词)作一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第二人称代词 “子” 古代汉语 对称代词 代字 上古汉语 札记 否定句 形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日语“职业敬语”中的第二人称表现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跃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73-77,共5页
旅游日语“职业敬语”中的第二人称表现法□徐跃第二人称代词,无论在哪一个语种当中,恐怕都是一个不能再基本的词汇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词”,在日语尤其在旅游日语的“职业敬语”中却很不简单。日语的第二人称代词是“あ... 旅游日语“职业敬语”中的第二人称表现法□徐跃第二人称代词,无论在哪一个语种当中,恐怕都是一个不能再基本的词汇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词”,在日语尤其在旅游日语的“职业敬语”中却很不简单。日语的第二人称代词是“あなた”,有关这个词的误用与误译,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称代词 日语句子 表现法 职业 接头词 接尾词 姓名 基础日语 表现手法 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第二人称”即“第一人称”
7
作者 马正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41-43,共3页
叙述的人称究竟有几种?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似乎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叙述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这就是说,凡是文章用第几人称代词,这文章就是第几人称的写法,如徐仲华先生即持此说。一种意见认为:文章叙... 叙述的人称究竟有几种?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似乎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叙述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这就是说,凡是文章用第几人称代词,这文章就是第几人称的写法,如徐仲华先生即持此说。一种意见认为:文章叙述的人称,只有两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见川版《写作知识》。至于文章出现了第二人称代词,有人认为,要作具体分析,不是第一人称,就是第三人称,(见北师大主编《写作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立脚点 叙述者 观察点 时空关系 叙述人称 文章 具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中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小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对于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历代学者均有论述,总的说来,清代以前多是分散的、零星的解释,自《马氏文通》问世后,人们虽然开始对人称代词进行全面整理阐发,可是基本上偏重于对其语法作用的描述,很少顾及人称代词的意义。近几年来,研究人称... 对于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历代学者均有论述,总的说来,清代以前多是分散的、零星的解释,自《马氏文通》问世后,人们虽然开始对人称代词进行全面整理阐发,可是基本上偏重于对其语法作用的描述,很少顾及人称代词的意义。近几年来,研究人称代词的文章时有所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比较研究 主语 庄子 宾语 定语 古汉语 马氏文通 齐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说新语》中的人称代词 被引量:12
9
作者 庄正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77-82,共6页
《世说新语》中的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有“我”、“吾”、“余”、“予”、“身”等,第二人称有“汝”、“尔”、“乃”等,第三人称有“其”、“之”、“彼”、“伊”等。这些人称代词,除第三人称“伊”较为晚出外,其他都来自经传古籍,有... 《世说新语》中的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有“我”、“吾”、“余”、“予”、“身”等,第二人称有“汝”、“尔”、“乃”等,第三人称有“其”、“之”、“彼”、“伊”等。这些人称代词,除第三人称“伊”较为晚出外,其他都来自经传古籍,有的还可以上溯殷、周的卜辞和金文,是古老的人称代词,反映了上、中古汉语之间的承传关系;同一人称,同时并用几个代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称代词 世说新语 第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近宾语 小主语 定语 介词宾语 大主语 上古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称代词“你、您” 的时代特征和规范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3-55,共3页
语言这个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其鲜明的社会性。仅就汉语第二人称“你、您”来看,这两个称谓词的演变和运用,也反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体现着时代的风貌。 古汉语中没有第二人称代词“你”及其敬称“您”,当代一些有影响的《古代汉语... 语言这个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其鲜明的社会性。仅就汉语第二人称“你、您”来看,这两个称谓词的演变和运用,也反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体现着时代的风貌。 古汉语中没有第二人称代词“你”及其敬称“您”,当代一些有影响的《古代汉语》教科书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都没有收“你”字。在文言文中,与“你”相当的第二人称代词是“尔、汝、而、乃”等,例如,“尔作言选语,妄称文武。”(《庄子·监跖》)“汝心之固,固不可微”。(《例子·汤向》)“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称代词 敬称 时代特征 刘姥姥 规范化 文言文 “尔” 语言美 现代汉语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非子》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适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是经过逐渐的长期的语言新质要素的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韩非子》(下文简称《韩》)成书于战国末期,考察该书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目的就在于探讨古汉语人称代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到战国末期... 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是经过逐渐的长期的语言新质要素的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韩非子》(下文简称《韩》)成书于战国末期,考察该书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目的就在于探讨古汉语人称代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到战国末期所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特点 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语法功能 韩非子 主语 历史演变 第三身代词 使用对象 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蒙古语人称代词的词形变异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那德木德 杨才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3-90,共8页
具有词的内部屈折是印欧语系诸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类语言因于词的后缀和性的变化,常使某些词根遭到较大的破坏。有的研究者把蒙古语人称代词的变化同屈折语的这种现象混淆了起来。他们认为,蒙古语依靠附加成分的连接来构词,无疑属... 具有词的内部屈折是印欧语系诸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类语言因于词的后缀和性的变化,常使某些词根遭到较大的破坏。有的研究者把蒙古语人称代词的变化同屈折语的这种现象混淆了起来。他们认为,蒙古语依靠附加成分的连接来构词,无疑属于粘着语类型。但是它的人称代词却同屈折语一样,常因格和数的变化而使词根遭到一定破坏。诚然,蒙古语人称代词在接以某些附加成分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称代词 词根 词形变异 书面语 辅音 主格 粘着语 蒙古语族语言 类语言 第三人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文言文中人称代词述要
13
作者 顾兆康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差异很大,不但词汇变动大,而且在用法上比起现代汉语来要复杂得多.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种种等级制度,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君臣、尊卑、长幼、男女...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差异很大,不但词汇变动大,而且在用法上比起现代汉语来要复杂得多.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种种等级制度,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君臣、尊卑、长幼、男女、上下之间的相互交往,要按一定的礼仪办事.反映在语言上,人称代词也就有了所谓“尊称”和“谦称”等特殊用语.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透过作品中人物不同称呼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中学文言文 述要 “吾” “之” 复数 第二人称代词 “尔” “其” “尊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的句子与人称代词的相互影响
14
作者 孙汝建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人称代词 完成态 抽象的句子 具体的句子 三个平面 形式和意义 第二人称代词 未完成 信息反馈 逻辑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尊宿语要〉代词助词研究》读后
15
作者 孙玉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5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古尊宿语要》 动态助词 《五灯会元》 “了” 语气助词 “吾” 第二人称代词 完成动词 “过”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学语文课文的代词修辞艺术
16
作者 曹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论中学语文课文的代词修辞艺术曹津源代词的主要功能是称代和指示。优秀作家运用代词时,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造成种种特定的接受语境,使之产生语义信息增值,增强信息刺激力度,从而使读者实现对代词表层意理解的超越。中学语文课... 论中学语文课文的代词修辞艺术曹津源代词的主要功能是称代和指示。优秀作家运用代词时,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造成种种特定的接受语境,使之产生语义信息增值,增强信息刺激力度,从而使读者实现对代词表层意理解的超越。中学语文课文中异彩纷呈的代词妙用,就是体现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艺术 语文课文 第二人称代词 闻一多 独词句 语法意义 周朴园 祥林嫂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中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的任意性指示词“这”──有关语用学的探讨 被引量:30
17
作者 奥田宽 周刚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2期29-33,共5页
汉语的任意性指示词“这”──有关语用学的探讨奥田宽著周刚译零首先让我们从下列①、②两句中明了地提出问题之所在。①“这个同志、你怎么给我扣帽子……!”(丁香)②“这位大嫂、有话好好说!”(茶馆)从①、②两句的“这个同志... 汉语的任意性指示词“这”──有关语用学的探讨奥田宽著周刚译零首先让我们从下列①、②两句中明了地提出问题之所在。①“这个同志、你怎么给我扣帽子……!”(丁香)②“这位大嫂、有话好好说!”(茶馆)从①、②两句的“这个同志”、“这位大嫂”的名词短语中,省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词 “这” 称呼语 语用学 说话者 主观感情 “那” 红雨 第二人称代词 汉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背”另释
18
作者 汤仕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Z期69-70,共2页
《〈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李密《陈情表》中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教材对其中"见背"一词作了注释:"弃我而死去。"而王力《古代汉语》该词如是解释:"背,违背,指抛弃人。见背,等于说相弃。这是... 《〈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李密《陈情表》中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教材对其中"见背"一词作了注释:"弃我而死去。"而王力《古代汉语》该词如是解释:"背,违背,指抛弃人。见背,等于说相弃。这是委婉的说法,指死。注意:这里的‘见’字句虽由被动句发展而来,但这里已经不再表示被动。类似的结构有‘见访’、‘见爱’等"。许嘉璐先生在其《古代汉语》中提到"其中的‘见’似乎起指代行为受事者的作用,往往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有时,也可以表示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省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动句 第三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起指 王力 双音词 衬音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广告文体浅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文旭 《外国语文》 199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英语广告文体浅探文旭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西方商品社会里,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起到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英美现代广告学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information),争取顾客(persuasion),保持需求... 英语广告文体浅探文旭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西方商品社会里,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起到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英美现代广告学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information),争取顾客(persuasion),保持需求(maintenanceofd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广告文体 广告英语 形容词 英语文体学 广告语言 名词词组 广告商 修辞手法 词汇特征 第二人称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祈使句”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书贵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60-65,共6页
§0.引言 祈使句是要求或制止别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带祈使的语气。本文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祈使句的语法结构,二是祈使句的运用。
关键词 祈使句 曹禹 谓语 主语 第二人称代词 《雷雨》 第一人称代词 语气词 《茶馆》 “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