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仪式与传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国际传播中的“技术折扣”和补偿策略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邓建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数字技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较好地解决了长久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之间的矛盾。但为了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数字技术不得不剥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等...
数字技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较好地解决了长久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之间的矛盾。但为了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数字技术不得不剥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等“仪式”元素,导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复制版和其原件之间的差距,也将文化“仪式”窄化为信息“传输”,因而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技术折扣。为弥补这一不足,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中华传统文化题材和叙事方式,同时积极拥抱元宇宙、空间计算和数字孪生技术带来的“第二亲身传播时代”,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记录、传输和再现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从而保存和复播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韵”和“仪式”特征;我们还应该更加开放国门,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华具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魅力。只有当其传播同时关乎仪式与传输、科技与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最终走向世界,美美与共,化成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
传播
仪式
元宇宙
数字孪生
第二亲身传播时代
技术折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仪式与传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国际传播中的“技术折扣”和补偿策略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邓建国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研究”(20&ZD324)。
文摘
数字技术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较好地解决了长久存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之间的矛盾。但为了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数字技术不得不剥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具有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等“仪式”元素,导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复制版和其原件之间的差距,也将文化“仪式”窄化为信息“传输”,因而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技术折扣。为弥补这一不足,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中华传统文化题材和叙事方式,同时积极拥抱元宇宙、空间计算和数字孪生技术带来的“第二亲身传播时代”,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记录、传输和再现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具身性和空间性,从而保存和复播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韵”和“仪式”特征;我们还应该更加开放国门,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华具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魅力。只有当其传播同时关乎仪式与传输、科技与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最终走向世界,美美与共,化成天下。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
传播
仪式
元宇宙
数字孪生
第二亲身传播时代
技术折扣
Keywo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itual
metaverse
digital twins
the second era of in-pers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iscount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仪式与传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国际传播中的“技术折扣”和补偿策略分析
邓建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