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工程性质及涌水灾害风险分析
1
作者 徐华 刘语诗 +2 位作者 韦猛 王秋懿 张海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1819,共9页
为探究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富水半成岩物理力学性质,于现场取样开展颗粒筛分、XRD以及扫描电镜试验,并以现场试样的干密度为基准,制备重塑试样进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其矿物组成、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结合Mod-Flow模拟地下水位对隧道进行施... 为探究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富水半成岩物理力学性质,于现场取样开展颗粒筛分、XRD以及扫描电镜试验,并以现场试样的干密度为基准,制备重塑试样进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其矿物组成、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结合Mod-Flow模拟地下水位对隧道进行施工灾害分析。研究表明:1)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级配不均,具备明显的弱胶结特征,在低含水率下具有明显的水敏性与遇水软化特性。随着含水率增长,试样的抗剪强度呈先增后减趋势,当含水率为11%时达到最大值459.03 kPa;当含水率低于12%时,黏土矿物形成胶结物填充颗粒间隙,使试样黏聚力增大;随着含水率持续增大,大量的自由水赋存于颗粒间隙,造成胶结结构破坏,试样抗剪强度明显下降。2)王家寨隧道涌水模拟结果显示,2段典型的富水段掌子面涌水量分别为2805 m^(3)/d和5025 m^(3)/d,表明在隧道富水段开挖极易发生涌水灾害,且灾害涌水量偏高。3)第三系半成岩水敏性强、遇水易软化的物理力学性质,高压富水环境以及工程扰动是王家寨隧道开挖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第三系半成岩 工程特性 扫描电镜 三轴试验 软化作用 Mod-Flow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涌水突泥机制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成文 刘刚 +1 位作者 徐华 丁国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9-148,共10页
为探究隧道穿越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时引发的涌水突泥、冒顶等地质灾害机制,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通过室内力学试验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第三系半成岩力学特性、作用机制及涌水突泥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王家寨隧道第... 为探究隧道穿越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时引发的涌水突泥、冒顶等地质灾害机制,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通过室内力学试验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第三系半成岩力学特性、作用机制及涌水突泥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遇水软化特性明显,随着含水率增加其黏聚力先增后减,内摩擦角不断减小,含水率为18%时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分别为12.53 k Pa和7.35°,围岩逐渐失稳。2)软弱的第三系半成岩、高地下水量及隧道开挖扰动为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发生涌水突泥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3)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段可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A、B、C、D 4段,各段涌水突泥灾害风险由大到小排序为B段=C段>A段>D段,其中评估的A段涌泥量与实际涌泥量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第三系半成岩 涌水突泥 风险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系半成岩富水砂岩隧道水平高压旋喷桩复合结构超前预加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秋懿 张海涛 +3 位作者 张金江 徐华 王清华 许劲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62-2473,共12页
在诸如第三系半成岩地层等富水软弱均质地层的隧道建设中,常采用水平高压旋喷桩进行洞内超前预加固,但水平旋喷桩往往因自身抗拉强度低在承受较大荷载时容易发生断裂破坏。依托云南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工程,提出了一种在桩... 在诸如第三系半成岩地层等富水软弱均质地层的隧道建设中,常采用水平高压旋喷桩进行洞内超前预加固,但水平旋喷桩往往因自身抗拉强度低在承受较大荷载时容易发生断裂破坏。依托云南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工程,提出了一种在桩体内插入小直径钢管的水平高压旋喷复合结构。通过力学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对比分析了水平高压旋喷桩素桩与复合结构的力学机制与对围岩加固作用,并对钢管布置形式及直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在300 kPa水压下,复合结构相比素桩的挠度值降低了34.8%,最大拉应力降低了37.5%,受力模式明显改善,承受的极限水压力荷载大幅提升至700 kPa,对围岩拱顶沉降、应力也有一定削减作用;增加拱顶钢管布置密度可有效降低桩体拉应力,而减少钢管直径则会导致钢管拉应力增大;建议实际工程中拱顶间隔1根桩体布置108 mm钢管,拱肩间隔2~3根布置89 mm钢管,边墙可不设钢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系半成岩 水平高压旋喷桩 钢管复合结构 受力机制 极限水压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系半成岩富水砂岩隧道水平高压旋喷桩加固机理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劲松 徐华 +2 位作者 张海涛 王秋懿 李宝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59-2569,共11页
第三系半成岩具备弱胶结、遇水软化等特征,隧道建设时易诱发涌水突泥和坍塌等地下地质灾害。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与现有工程案例,采用水平高压旋喷桩对软弱围岩进行超前预加固。结合地基梁理论解析、数值... 第三系半成岩具备弱胶结、遇水软化等特征,隧道建设时易诱发涌水突泥和坍塌等地下地质灾害。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与现有工程案例,采用水平高压旋喷桩对软弱围岩进行超前预加固。结合地基梁理论解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方法,研究第三系半成岩水平高压旋喷桩加固机理及不同桩体参数对围岩加固效果的影响,并给出桩体参数建议范围,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旋喷桩加固后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剪力与弯矩分布规律较为一致,在开挖未支护段桩体所受弯矩、剪力最大,最易发生断裂破坏;当围岩水压力在300 kPa时旋喷桩体最大拉应力达598.21 kPa,接近桩体极限抗拉强度,水压力小于300 kPa时水平旋喷桩能有效发挥梁、拱协同作用,拱棚效应与阻水效果显著,能将围岩压力传递给桩体后端及拱肩、边墙处,围岩沉降与地下水压得到有效控制,这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吻合;桩径、桩长、咬合厚度及搭接长度变化对桩体应力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为咬合厚度>桩长>搭接长度>桩径,建议在第三系半成岩富水砂岩隧道围岩水压力小于300 kPa进行超前预加固时,水平旋喷桩桩体参数范围为桩径65~70 cm、桩长10~13 m、咬合厚度25 cm、搭接长度3~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系半成岩 水平高压旋喷桩 加固机理 现场监测 桩体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理论的第三系半成岩隧道破坏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尧 朱豪洋 +5 位作者 罗彦斌 陈建勋 袁帅 刘伟伟 徐子龙 张立鑫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4-79,共6页
研究目的:为揭示高含水率第三系半成岩地层超大跨度隧道变形破坏机制,本文通过离散元分析模拟了无支护条件下白鹿原隧道变形失稳的动态过程,研究隧道塌方过程中颗粒间接触力的变化规律及围岩裂缝衍生过程。研究结论:(1)隧道塌方经历了... 研究目的:为揭示高含水率第三系半成岩地层超大跨度隧道变形破坏机制,本文通过离散元分析模拟了无支护条件下白鹿原隧道变形失稳的动态过程,研究隧道塌方过程中颗粒间接触力的变化规律及围岩裂缝衍生过程。研究结论:(1)隧道塌方经历了急剧变形、局部破坏、破坏发展、整体坍塌四个阶段;(2)隧道变形破坏过程中,隧道两侧边墙处裂缝逐渐汇聚为与地面夹角呈44°的贯通缝;(3)在第三系半成岩地层高含水率段修筑隧道时,应在妥善处理防排水的基础上,取消系统锚杆打设,加强锁脚锚管打设;(4)本研究成果可为第三系地层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第三系半成岩 离散元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