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国共两党抗战前后的“分”与“合”看第三次合作的趋势 |
赵泽宽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2
|
第三次国共合作特点探讨 |
沈洁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3
|
试论“一国两制”与第三次国共合作 |
林孟海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8 |
0 |
|
4
|
“一国两制”与第三次国共合作 |
关志钢
|
《广东社会科学》
|
1987 |
0 |
|
5
|
对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展望 |
吴兴灿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6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回顾与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展望 |
宋易风
秦益珍
|
《理论学刊》
|
1985 |
0 |
|
7
|
从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看第三次国共合作 |
冯善京
|
《党校教学》
|
1991 |
0 |
|
8
|
从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前景 |
张传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9
|
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发展趋势 |
陈文全
吴勇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0
|
合则强 分则弱——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思考 |
熊玉文
|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6 |
0 |
|
11
|
“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浅论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
叶炳南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0 |
|
12
|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及其现实意义 |
王晓敏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3
|
从国共合作的历史规律看国共关系的未来 |
罗平汉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4
|
国共合作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
薛谋成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5
|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孔永松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6
|
国共合作的历史与前景 |
张晖颖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7
|
略论毛泽东关于国共合作的思想与实践 |
肖学信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3 |
0 |
|
18
|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形成 |
郑应洽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9
|
“国共合作”有持久的生命力 |
屈武
|
《理论月刊》
|
1986 |
0 |
|
20
|
纪念党的“三大”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广州举行 |
鸿生
|
《学术研究》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