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国共两党抗战前后的“分”与“合”看第三次合作的趋势
1
作者 赵泽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8期6-8,共3页
关键词 国共两党 第三次合作 抗战前后 国民党军队 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 蒋介石 中国共产 台湾问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次国共合作特点探讨
2
作者 沈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29,14,共5页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中国的革命自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作用。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实现了北伐和抗日战争的大业,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当今,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中国的革命自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作用。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实现了北伐和抗日战争的大业,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当今,历史的发展又把国共两党的关系推向了转折关头,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并款款走向历史舞台。因此,从历史的借鉴中探讨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把握未来,调适对策,使第三次国共合作沿着时代的轨迹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 大陆与台湾 台湾当局 第一国共合作 第二国共合作 “一国两制” 中国文化 政治力量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一国两制”与第三次国共合作
3
作者 林孟海 《社会科学(甘肃)》 1988年第2期33-36,27,共5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多次阐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因此,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多次阐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因此,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一国两制” 历史遗留问题 祖国统一大业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 求实精神 科学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与第三次国共合作
4
作者 关志钢 《广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29-40,共12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使中英两国得以顺利解决长期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但是,“一国两制”构想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三次合作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本文拟通过对几十年来国共两党关系的历...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使中英两国得以顺利解决长期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但是,“一国两制”构想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三次合作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本文拟通过对几十年来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论证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性。 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是左右中国政局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从一九二四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到现在,六十二年过去了。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两次分裂与战争,以及目前仍处于隔绝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香港政制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 “一国两制” 中国共产党 文官系统 越飞 行政 香港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展望
5
作者 吴兴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经两度携手合作,共同进行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历史,早已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今天,新的形势再一次把国共合作的问题提到了国共两党以及全国人民,包括海外侨胞、港澳、台湾同胞的...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经两度携手合作,共同进行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历史,早已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今天,新的形势再一次把国共合作的问题提到了国共两党以及全国人民,包括海外侨胞、港澳、台湾同胞的面前。那么,新的国共合作能否实现,即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时机和条件是否已经成熟和具备?这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地方势力 台湾同胞 台湾问题 中国革命 海外侨胞 台湾当局 蒋经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回顾与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展望
6
作者 宋易风 秦益珍 《理论学刊》 1985年第8期8-15,共8页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经过十年内战的生死斗争之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两党终于在芦沟桥的硝烟和上海保卫战的炮声中再度合作,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八年抗战中,两党既有战略...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经过十年内战的生死斗争之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两党终于在芦沟桥的硝烟和上海保卫战的炮声中再度合作,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八年抗战中,两党既有战略配合共同对敌的一面,又存在激烈的对抗和斗争。是在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中赢得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民族贡献,又为殖民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军队 第二国共合作 第三国共合作 日本帝国主义 国共两党 国共关系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历史经验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看第三次国共合作
7
作者 冯善京 《党校教学》 1991年第3期41-43,共3页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经两度携手合作,创建了北伐和抗日的业绩,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70周年的日子里,总结借鉴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研究一下第...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经两度携手合作,创建了北伐和抗日的业绩,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70周年的日子里,总结借鉴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研究一下第三次国共合作的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中华民族的进步,是很有意义的。一、共同的历史任务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两党的性质不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同,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大革命和抗日战争两个时期实现合作,是由于他们承担着共同的历史任务。可以说,共同的历史任务是联系两党的纽带和进行合作的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三国共合作 历史经验 历史任务 国共两党 中华民族 政治基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和平统一祖国 中国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前景
8
作者 张传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95-99,共5页
正当建国四十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四化建设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国共合作的回顾,阐明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一中国共... 正当建国四十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四化建设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国共合作的回顾,阐明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是从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到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为止。这次国共合作首先是由党的“二大”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两党合作 孙中山 蒋介石 第一全国代表大会 共产国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民主革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发展趋势
9
作者 陈文全 吴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11,共11页
一、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提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说过:“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体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在祖国大陆上永远结束了几十年来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所希望... 一、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提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说过:“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体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在祖国大陆上永远结束了几十年来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所希望的国家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中国国民党 第二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 和平统一祖国 海峡两岸 一国两制 国共两党 台湾人民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则强 分则弱——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思考
10
作者 熊玉文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60-61,共2页
团结就是力量。合则强,分则弱。这是历史史实,也是历史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则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反之,就会受到惩罚。本文试从国共两党之间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的经验教训出发,阐述这一历史规律,同时也盼望两党尽快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祖... 团结就是力量。合则强,分则弱。这是历史史实,也是历史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则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反之,就会受到惩罚。本文试从国共两党之间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的经验教训出发,阐述这一历史规律,同时也盼望两党尽快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国共合作 国民党政府 国共两党 历史规律 第三次合作 日本帝国主义 第一国共合作 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 祖国统一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浅论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11
作者 叶炳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54-59,共6页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又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25周年。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颂扬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帝制、...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又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25周年。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颂扬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颂扬他“全心全意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并且指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主义 共产主义 政治思想 第三国共合作 民主义学说 国民党 朋友 选集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及其现实意义
12
作者 王晓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22-24,共3页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及其现实意义王晓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动、坚持和胜利准备了决定性的条件。现在重温这次合作,不仅对...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及其现实意义王晓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动、坚持和胜利准备了决定性的条件。现在重温这次合作,不仅对我们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很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国两制 国共两党 第二国共合作 国民党 中国共产 第一国共合作 日本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共合作的历史规律看国共关系的未来
13
作者 罗平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8-70,共3页
国共两党作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有过成功的合作,也有长时间的分裂和对抗,在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寻找和把握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正确预示国共关系的未来,以推动今后国共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统一任务的完... 国共两党作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有过成功的合作,也有长时间的分裂和对抗,在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寻找和把握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正确预示国共关系的未来,以推动今后国共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统一任务的完成,无疑有着有益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国共关系 国民党 国共两党 历史规律 第一国共合作 海峡两岸 党内合作 中国共产 第二国共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共合作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14
作者 薛谋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4-89,共6页
一九三三年五月崛起的以冯玉祥为首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历时达半年之久,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地方武装集团在局部地区为了抗日反蒋而实行的一次国共合作。它对于推动华北的抗日民主运动,推进全国的抗日反蒋斗争,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一九三三年五月崛起的以冯玉祥为首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历时达半年之久,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地方武装集团在局部地区为了抗日反蒋而实行的一次国共合作。它对于推动华北的抗日民主运动,推进全国的抗日反蒋斗争,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抗日同盟军的革命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共合作共同进行的,总结这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当前第三次国共合作,无疑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抗日同盟军 军校学员 冯玉祥 第三国共合作 革命根据地 部队 华北 领导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5
作者 孔永松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7-12,共6页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孔永松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一洗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屡遭凌害欺压的奇耻大辱。值此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国共合作的必然性,国共合作对取...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孔永松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一洗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屡遭凌害欺压的奇耻大辱。值此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国共合作的必然性,国共合作对取得抗战的胜利提高中国大国地位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国共合作 国民党 蒋介石 抗日战争时期 国共两党关系 日本帝国主义 第三国共合作 “一国两制” 共产党 正面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共合作的历史与前景
16
作者 张晖颖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S1期50-55,共6页
国共合作的历史与前景张晖颖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得益于先后产生的两大政党──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和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的极大推动。这期间,代表对立阶级的国共两党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曾有过两次合作,成为两党历史发展轨迹上... 国共合作的历史与前景张晖颖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得益于先后产生的两大政党──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和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的极大推动。这期间,代表对立阶级的国共两党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曾有过两次合作,成为两党历史发展轨迹上的交叉点,对整个民族、国家的革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国民党 国共两党 孙中山 中国共产 蒋介石政府 社会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两岸关系 资产阶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毛泽东关于国共合作的思想与实践
17
作者 肖学信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4期18-23,17,共7页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曾经有过长达11年之久的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合作,顺利实现了北伐;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就是合作的丰硕成果。毛泽东同志为两次合作都作出重大贡献。建国后,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实现第三次国...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曾经有过长达11年之久的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合作,顺利实现了北伐;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就是合作的丰硕成果。毛泽东同志为两次合作都作出重大贡献。建国后,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也作过巨大的努力,为海峡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打下了基础。今天我们回顾他对国共合作的贡献,对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以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大业,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国共合作 和平解放台湾 周恩来 丰硕成果 中共中央 建国后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形成
18
作者 郑应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8-48,68,共12页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至今已六十周年了。这次大会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实现了国共两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合作。经过两党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创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在仅仅两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至今已六十周年了。这次大会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实现了国共两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合作。经过两党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创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在仅仅两三年内,使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第一次国共合作能够实现,首先是由于共产党人的积极倡导和推动,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是孙中山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孙中山是一位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家,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制度,他整整奋斗了四十年。在斗争中,他长时期以来都是效法西欧北美,但在晚年却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怎样解释孙中山这一重大转变?在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六十周年,争取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今天,认真探讨这个问题,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一切真正尊敬孙中山,关心中国革命事业的人,具有显然的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四十年 九二四 中国人民 中国国民党 扶助农工 第三国共合作 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共合作”有持久的生命力
19
作者 屈武 《理论月刊》 1986年第10期3-5,共3页
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先行者、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又说:“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是中山先生奉行的金科玉律。革命领导人要把革命引向胜利,必须从极其复杂的... 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先行者、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又说:“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是中山先生奉行的金科玉律。革命领导人要把革命引向胜利,必须从极其复杂的世界形势中,从本国革命发展进程的得失中,洞察精微,找出其中最有实质性的关键,集思广益,作出方针政策上的有远见的明智决策,才能率领革命队伍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为争取革命的胜利前进。孙中山先生倡导“国共合作”,正是这样作出的一个英明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国共合作 孙中山 国民党 民主义 生命力 中国革命 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人 辛亥革命 世界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党的“三大”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广州举行
20
作者 鸿生 《学术研究》 1983年第5期98-98,共1页
广东党史学会受中央有关部门委托于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一日,在广州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就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党的“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实现第三次国... 广东党史学会受中央有关部门委托于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一日,在广州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就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党的“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讨论会收到了学术论文四十多篇,这些论文从各个侧面阐述党的“三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 第三国共合作 统一战线 全国代表大会 孙中山 党史学 广州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