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影响企业银行借款机理探讨——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视角的检验
1
作者 周洲 周丹琪 冉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4,共13页
笔者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利用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3年出台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及其机理。检验结果证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由公权力担任执行者的第三方声誉惩... 笔者基于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利用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3年出台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及其机理。检验结果证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由公权力担任执行者的第三方声誉惩罚,提供了声誉惩罚的“公共品”,提高了社会诚信水平并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借款。这种第三方声誉惩罚措施还能够通过两条路径对企业银行借款产生正向影响:一是第三方声誉惩罚增加了企业失信的声誉成本,减少了企业失信行为,提高了企业声誉;二是第三方声誉惩罚能增强企业信用意识,使企业更加重视并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银行借款。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第三方声誉惩罚效果在不同企业中存在差异,企业风险水平越低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低,第三方声誉惩罚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也越显著。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提高企业银行借款的同时减少了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改变了企业融资结构;即使设立第三方声誉惩罚退出机制也不会弱化其对企业银行借款的作用。本研究首次从第三方声誉惩罚视角实证检验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丰富了有关第三方声誉惩罚理论以及企业银行借款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文献,为政府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第三方声誉惩罚对企业融资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银行借款 影响机理 第三方声誉惩罚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者”还是“智者”:第三方惩罚对惩罚者声誉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思静 徐烨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36-1451,共16页
第三方惩罚会对惩罚者的声誉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就影响的方向而言,现有文献给出了不同答案。上述问题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先前研究未能区分声誉的不同维度以及惩罚的不同动机与形式。通过将温暖−能力双维度结构引入惩罚者的声誉,实验结果显... 第三方惩罚会对惩罚者的声誉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就影响的方向而言,现有文献给出了不同答案。上述问题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先前研究未能区分声誉的不同维度以及惩罚的不同动机与形式。通过将温暖−能力双维度结构引入惩罚者的声誉,实验结果显示,第三方惩罚从总体上降低了人们对惩罚者在温暖维度上的评价而提高了对其在能力维度上的评价。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动机被归因为集体聚焦的惩罚进一步提升了其对能力的正面作用而减缓了对温暖的负面作用,并且惩罚者的合作水平越高,其动机被归因为集体聚焦的程度也越高。针对不同惩罚形式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当惩罚动机被归因为个体聚焦时,经济惩罚对温暖的负面作用显著高于社会惩罚,而在集体聚焦的归因下经济惩罚对能力的正面作用显著低于社会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惩罚 社会规范 惩罚动机 声誉 经济惩罚 社会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