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 被引量:19
1
作者 滕建群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0,71,共6页
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对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在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和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背景下,两国如何应对双边关系中的"第三者",不但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也影响到"第三者"本身及亚太地区的稳... 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对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在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和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背景下,两国如何应对双边关系中的"第三者",不但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也影响到"第三者"本身及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两国是否要利用"第三者"而去抗衡或打压对方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从2009年11月奥巴马访问亚洲后的情况看,美国已明显地调整了对华外交政策,由认为两国应该"同舟共济"来"共同管理"世界(G2)到如今利用两国关系中的第三方因素,如在"天安"舰事件、钓鱼岛、南中国海等问题上来牵制中国,表明美国的亚太政策回归到了"均势"理论与实践。本文分析第三方因素的存在,追溯其历史演进,指出任何想利用第三方因素来获取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政策,既不合时宜,也会危及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因素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因素与中美关系的逆社会化——以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陆华东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68-97,共30页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下行趋势渐显。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体系结构压力、对外战略、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角度提出了诸多解释。然而,现实中中美关系日趋下行的原因却更为复杂。近年来频频发酵的钓鱼岛危机、南海争端以及朝核危...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下行趋势渐显。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体系结构压力、对外战略、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角度提出了诸多解释。然而,现实中中美关系日趋下行的原因却更为复杂。近年来频频发酵的钓鱼岛危机、南海争端以及朝核危机等第三方因素逐渐凸显,对中美关系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为弥补既有解释的不足,作者将尝试从第三方视角构建一个替代性的逆社会化理论框架。这一理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可以通过冲突化、污名化与互信退化三个微观机制诱发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案例研究表明:日本挑起的钓鱼岛争端不仅诱发了中美关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冲突,而且加剧了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竞争。菲律宾则借黄岩岛危机,在国际上大肆丑化中国形象,其发起的南海仲裁案使得中美两国相互认知日趋负面。朝鲜近年来频繁进行核试验,更是加剧了中美两国在制裁朝鲜、部署"萨德"系统等问题上的战略互疑。对于第三方的逆社会化效应,中美双方均应高度警惕、精心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因素 逆社会化 中美关系 钓鱼岛危机 中菲南海争端 朝核危机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