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异质性与会计信息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峰 杨瑞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119,共8页
以2014-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业务外包、运用范围、计量方法等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发现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业务外包提高了会计信息相关性,运用范围偏离行业平均水平时具有增量会计信息含... 以2014-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业务外包、运用范围、计量方法等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发现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业务外包提高了会计信息相关性,运用范围偏离行业平均水平时具有增量会计信息含量,相较于运用成本法,运用市场法、收益法计量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有效运用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层次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相关性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课四层次:选择·操作·效果·比较
2
作者 蒋必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7年第3期24-24,共1页
评课四层次:选择·操作·效果·比较●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金华中学蒋必文听课——评课,是学校教师参与教研教改、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途径,也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对... 评课四层次:选择·操作·效果·比较●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金华中学蒋必文听课——评课,是学校教师参与教研教改、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途径,也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一堂课的评议,就是对教者在教研教改中所作努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层次 教学效果 教研教改 教学结构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教学内容的选择 主观评估 教学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城市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
3
作者 饶会林 《中州学刊》 1987年第5期20-23,共4页
在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发展战略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提出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目标和措施,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生产的增... 在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发展战略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提出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目标和措施,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生产的增长不仅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增加,而且决定于综合要素如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而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中,要想取得竞争中的胜利和优势,生产的增长主要应依靠综合要素所起的作用。我国解放以来,在1957—1979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发展目标 综合要素 资金产值率 科技系统 定数 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 项数 第三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写作课课堂教学初探
4
作者 赵永清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26,共3页
大学基础阶段英文写作课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而不少学校又始终采取由外教“统包”的作法,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少中国教师问津这门课的局面。最近几年,虽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教师开始从事写作课教学,可是既没有成熟的定型化的教法,又缺少可... 大学基础阶段英文写作课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而不少学校又始终采取由外教“统包”的作法,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少中国教师问津这门课的局面。最近几年,虽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教师开始从事写作课教学,可是既没有成熟的定型化的教法,又缺少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使教师们感到难教,学生们感到难学。英文写作课教学仍然是英语教学最薄弱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写作 段落层次 课堂教学 笔语交际 中国教师 第二层次 阶梯式 修辞技巧 第三层次 展开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传君 《求是学刊》 1987年第3期54-57,46,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 主体范畴 经济范畴 内涵和外延 生产责任制 畴结构 小范畴 公有制 第三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用废料的经济价值
6
作者 卢嘉瑞 《河北学刊》 1987年第2期76-80,共5页
马克思有句名言:“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他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和《资本论》中,把节约划分为三类:第一类,生产条件的节约即大量工人... 马克思有句名言:“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他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和《资本论》中,把节约划分为三类:第一类,生产条件的节约即大量工人共同使用生产条件;第二类,把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马克思认为,这是“生产条件节约的另一个大类”;第三类,在生产过程中把废料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马克思认为,“应该把这种通过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而造成的节约和由于废料的减少而造成的节约区别开来”.马克思关于三类节约的观点,为发展生产力指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限于篇幅,本文只对第二类节约即废料利用问题谈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料利用 利用废料 高级使用价值 经济价值 生产排泄 马克思 第三层次 生产过程 废料工厂 排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