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西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旅行路线指南(T204)
1
作者 吴锡浩 蒋复初 +1 位作者 徐和聆 肖华国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89-302,共14页
北京西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考察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自8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对有关冰川现象提出了异议,其中最主要的观点是有关现象可用冰缘气候下的雪蚀作用和寒冻泥石流作用给予解释。本路线介绍了可判识北京西山是否发育第四纪... 北京西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考察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自8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对有关冰川现象提出了异议,其中最主要的观点是有关现象可用冰缘气候下的雪蚀作用和寒冻泥石流作用给予解释。本路线介绍了可判识北京西山是否发育第四纪冰川关键的模式口冰溜面、管坨岭冰碛层、太平庄冰碛层、鲁家滩冰水沉积和大富庄冰碛层等五处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古冰川宏观和微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西山 第四纪冰川 冰川遗迹 模式口冰溜面 管坨岭冰碛层 太平庄冰碛层 鲁家滩冰水沉积 大富庄冰碛层 三十国际地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好学术准备,是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成功的关键
2
作者 赵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4年第Z1期199-201,共3页
国际地质大会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第三十届地质大会的学术活动方案将突出地球科学前沿,突出当前研究热点,突出中国地质特色。大会将,总结本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的主要成果,特别是地球科学发展对社会经济和人... 国际地质大会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第三十届地质大会的学术活动方案将突出地球科学前沿,突出当前研究热点,突出中国地质特色。大会将,总结本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的主要成果,特别是地球科学发展对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重大推动作用,对下世纪地学发展作出展望;大会还将结合中国地质构造特征,重点讨论大陆地质及其有关的地质构造、能源和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地质减灾及其它们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大会学术活动将按主题学术报告、专题讨论会、学科讨论会、展示学术讨论会、专题研究斑和短期讲座等形式进行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天会 学术活动 学术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