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风Winnie(1997)影响下海浪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蒋小平
钟中
+1 位作者
张金善
陆文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6-382,共7页
采用多重嵌套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提供的风场,在考虑了波-流相互作用等主要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应用最新版本的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对Winnie(1997)引起的台风浪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的有效波高与TOPEX/POSEIDON和ERS-2卫星高度计资料作了详细...
采用多重嵌套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提供的风场,在考虑了波-流相互作用等主要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应用最新版本的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对Winnie(1997)引起的台风浪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的有效波高与TOPEX/POSEIDON和ERS-2卫星高度计资料作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台风浪要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WAN在模拟较大尺度的海区时也能得到较好的模拟效果,能较好地再现海浪的发展过程和合理地反映台风浪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浪
第三
代海浪
模式
SWAN
台风Winnie
中尺度
数值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海海浪天气时间尺度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子洲
陈国光
陆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85,共9页
利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SWAN)系统研究了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天气时间尺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关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天气变化强度(S_W)具有显著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其多年平均值在黄海的中东部存在...
利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SWAN)系统研究了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天气时间尺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关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天气变化强度(S_W)具有显著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其多年平均值在黄海的中东部存在由南向北延伸的高值区,同时向两侧近海区域逐渐减小。S_W在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从11月到翌年5月,S_W月气候态平均值的空间分布与其年平均值的空间分布类似;从6月到同年10月,S_W的月气候态平均值在黄海与东海的分界处存在较强的由黄海到东海的空间梯度。进一步分析表明黄海海域的S_W以风浪占主,涌浪的贡献远小于风浪贡献。数值实验表明,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天气时间尺度变化主要是由大于天气变化周期的海面风强迫通过四波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海浪
有效波高
天气时间尺度变化
第三
代海浪
数值
模式
(SW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45年南海-北印度洋波浪能资源评估
被引量:
23
3
作者
郑崇伟
李训强
潘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利用ERA.40海表101TI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简称WW3),得到南海-北印度洋1957年9月~2002年8月的海浪资料,计算该海域的波浪能,分析波浪能流密度的四季分布特征、不同能级出现的频率及波浪能流密度的稳定性,...
利用ERA.40海表101TI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简称WW3),得到南海-北印度洋1957年9月~2002年8月的海浪资料,计算该海域的波浪能,分析波浪能流密度的四季分布特征、不同能级出现的频率及波浪能流密度的稳定性,为海浪发电、海水淡化等选址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南海-北印度洋海域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波浪能:(1)南海-北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年平均波浪能流密度在2kW/m以上,大值区位于南海、孟加拉湾、索马里附近海域。(2)南海=北印度洋海域波浪能流密度大于2kW/m和大于4kW/m出现的频率都较高。(3)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流密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春季、秋季、冬季的稳定性好于夏季,南海的稳定性好于北印度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驱动
第三
代海浪
数值
模式
(
wavewatch-
ⅲ
)
南海
北印度洋
波浪能
能流密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45年北印度洋海表风、浪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郑友华
郑崇伟
+1 位作者
李训强
刘志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3-58,共6页
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ZTCH-III),以ERA.40海表风场为驱动场,得到北印度洋1957年9月-2002年8月的海浪场,并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北印度洋1958~2001年年平均海表风速和有效波高均呈缓慢递增趋势;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
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ZTCH-III),以ERA.40海表风场为驱动场,得到北印度洋1957年9月-2002年8月的海浪场,并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北印度洋1958~2001年年平均海表风速和有效波高均呈缓慢递增趋势;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有效波高存在2.36~5.2a左右的共同周期及26a的长周期震荡;北印度洋海域年平均海表风速、有效波高的突变形势与冬季相似,突变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本研究可以为在北印度洋这一重要战略通道上作业的船只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
代海浪
数值
模式
(
wavewatch-
ⅲ
)
ERA-40海表风场
年变化
周期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风Winnie(1997)影响下海浪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蒋小平
钟中
张金善
陆文锋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沈阳市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6-382,共7页
基金
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南海台风-浪-风暴潮耦合实验及台风灾害预估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3026)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多重嵌套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提供的风场,在考虑了波-流相互作用等主要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应用最新版本的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对Winnie(1997)引起的台风浪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的有效波高与TOPEX/POSEIDON和ERS-2卫星高度计资料作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台风浪要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WAN在模拟较大尺度的海区时也能得到较好的模拟效果,能较好地再现海浪的发展过程和合理地反映台风浪的分布。
关键词
台风浪
第三
代海浪
模式
SWAN
台风Winnie
中尺度
数值
模式
Keywords
typhoon waves
SWAN
Winnie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分类号
P731.3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海海浪天气时间尺度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子洲
陈国光
陆雪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青岛市气象局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85,共9页
基金
青岛市博士后资助项目(86160504003)~~
文摘
利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SWAN)系统研究了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天气时间尺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关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天气变化强度(S_W)具有显著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其多年平均值在黄海的中东部存在由南向北延伸的高值区,同时向两侧近海区域逐渐减小。S_W在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从11月到翌年5月,S_W月气候态平均值的空间分布与其年平均值的空间分布类似;从6月到同年10月,S_W的月气候态平均值在黄海与东海的分界处存在较强的由黄海到东海的空间梯度。进一步分析表明黄海海域的S_W以风浪占主,涌浪的贡献远小于风浪贡献。数值实验表明,黄海海浪有效波高的天气时间尺度变化主要是由大于天气变化周期的海面风强迫通过四波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
关键词
黄海
海浪
有效波高
天气时间尺度变化
第三
代海浪
数值
模式
(SWAN)
Keywords
the Yellow Sea
ocean wav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weather variation
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SWAN)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5年南海-北印度洋波浪能资源评估
被引量:
23
3
作者
郑崇伟
李训强
潘静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95040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1-03)
文摘
利用ERA.40海表101TI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简称WW3),得到南海-北印度洋1957年9月~2002年8月的海浪资料,计算该海域的波浪能,分析波浪能流密度的四季分布特征、不同能级出现的频率及波浪能流密度的稳定性,为海浪发电、海水淡化等选址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南海-北印度洋海域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波浪能:(1)南海-北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年平均波浪能流密度在2kW/m以上,大值区位于南海、孟加拉湾、索马里附近海域。(2)南海=北印度洋海域波浪能流密度大于2kW/m和大于4kW/m出现的频率都较高。(3)南海-北印度洋的波浪能流密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春季、秋季、冬季的稳定性好于夏季,南海的稳定性好于北印度洋。
关键词
风场驱动
第三
代海浪
数值
模式
(
wavewatch-
ⅲ
)
南海
北印度洋
波浪能
能流密度
稳定性
Keywords
WW3(
wavewatch-
ⅲ
)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North Indian Ocean
wave energy
wave energy density
sta-bility
分类号
TK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
P74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5年北印度洋海表风、浪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郑友华
郑崇伟
李训强
刘志宏
机构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3-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6048)
文摘
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ZTCH-III),以ERA.40海表风场为驱动场,得到北印度洋1957年9月-2002年8月的海浪场,并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北印度洋1958~2001年年平均海表风速和有效波高均呈缓慢递增趋势;北印度洋的海表风速、有效波高存在2.36~5.2a左右的共同周期及26a的长周期震荡;北印度洋海域年平均海表风速、有效波高的突变形势与冬季相似,突变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本研究可以为在北印度洋这一重要战略通道上作业的船只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第三
代海浪
数值
模式
(
wavewatch-
ⅲ
)
ERA-40海表风场
年变化
周期
突变
Keywords
WAVEWATCH - III
ERA-40
annual variation
cycle
saltation
分类号
P731.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风Winnie(1997)影响下海浪的数值模拟研究
蒋小平
钟中
张金善
陆文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海海浪天气时间尺度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刘子洲
陈国光
陆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45年南海-北印度洋波浪能资源评估
郑崇伟
李训强
潘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45年北印度洋海表风、浪特征研究
郑友华
郑崇伟
李训强
刘志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