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用药的风险事件分析及预防机制研究
1
作者 佟洁丽 王雷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26-127,130,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用药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导致风险事件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本组患者不同风险事件的占比及年龄分布情况,为后续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结果:用药...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用药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导致风险事件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本组患者不同风险事件的占比及年龄分布情况,为后续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结果:用药风险事件以过敏反应(61.90%)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20.24%);其中过敏反应构成比均高于其他风险事件构成比(P<0.05).年龄≤10岁的患儿及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风险事件构成比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患者(P<0.05).结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风险事件以过敏反应为主,其中儿童与老年群体更容易出现用药风险事件,临床用药前需要严密掌握患者指征,调控用药剂量与用药周期,提升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风险事件 年龄分布 预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儿科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与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刚 陈沅 +7 位作者 匡凤梧 刘恩梅 熊菀 刘作义 黄英 刘岚 沈叙庄 杨永弘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科第三代头孢菌素(TGC)的使用与临床分离G-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TGC,遏制G-杆菌耐药分离株的增长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中提取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有来院就诊病人消耗的TGC药品资料,并统计TGC...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科第三代头孢菌素(TGC)的使用与临床分离G-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TGC,遏制G-杆菌耐药分离株的增长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中提取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有来院就诊病人消耗的TGC药品资料,并统计TGC的用药频度;微生物室的细菌学检查按照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药敏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收集同期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在细菌室的送检标本和G-杆菌检测结果的详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消耗TGC的DDDs和金额分别占同期抗生素的6.42%和15.23%,单品种主要集中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4个品种上;临床分离菌株以G-杆菌为主,占临床分离菌株的67.96%,其中以大肠埃希氏菌(38.38%)、肺炎克雷伯菌(34.83%)、铜绿假单胞菌(13.36%)和流感嗜血杆菌(9.51%)为主;4年中G-杆菌对4个TGC品种的耐药率分别为45·56%、40.19%、47.75%和48.28%,TGC消耗量(DDDs)与G-杆菌耐药率之间具有相关性(r=0.7751,P=0.039)。结论:要遏制G-杆菌耐药性的快速增长,规范和合理使用TGC是关键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革兰阴性杆菌 细菌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情况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建 余素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并了解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情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49株大肠埃希氏菌和3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浓度。结...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并了解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情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49株大肠埃希氏菌和3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浓度。结果:亚胺培南(IPM)有极好的抗菌效应,它对两种细菌的MIC≤4μg/ml。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1.2%和20.0%,而对含β内酰胺抑制剂的舒普深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6.1%和8.6%。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10%~35%。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产生超广谱ESBL的典型菌,以头孢他定作底物识别ESBL,阳性率为11.9%。结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选择要格外慎重,对产ESBL的细菌亦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第三代头孢菌素 耐药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致小儿过敏性休克24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甄琴 丁辉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小儿 过敏性休克 给药途径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 被引量:29
5
作者 梁陈方 乔一诚 《华夏医学》 2005年第2期296-298,共3页
随着头孢菌素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迅速增长,笔者就目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现状,临床分离致病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防治对策以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综述如下。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临床应用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致热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建明 《儿科药学》 2002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致热作用。方法:对20例感染患儿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记录用药前后的体温变化。结果:13例平均体温和最高体温都升高,体温平均升高0.335℃,可出现40.3℃的高热,体温开始升高最早在用药的当天,多数在用药后的次日,... 目的: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致热作用。方法:对20例感染患儿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记录用药前后的体温变化。结果:13例平均体温和最高体温都升高,体温平均升高0.335℃,可出现40.3℃的高热,体温开始升高最早在用药的当天,多数在用药后的次日,持续多为3天。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加速革兰阴性细菌的内毒素释放,造成病人在用药早期出现发热等中毒症状加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 内毒素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4666株医院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7
作者 李庆兴 潘发愤 +1 位作者 王邦松 周铁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医院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3年来分离的临床细菌进行细菌培养 ,其中4666株做第三代头孢菌素药敏试验。 结果 发现医院致病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平均耐药率为34.29 % ,其中头孢哌酮 +舒巴坦的耐药率仅为6... 目的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医院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3年来分离的临床细菌进行细菌培养 ,其中4666株做第三代头孢菌素药敏试验。 结果 发现医院致病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平均耐药率为34.29 % ,其中头孢哌酮 +舒巴坦的耐药率仅为6.89 % ,显著低于平均耐药率 (p<0.01)。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假单孢菌属的耐药率分别为58.83 %、56.35 %、52.00 %和49.83 % ,均显著高于平均耐药率 (p均<0.01) ;沙门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耐药率仅为6.83 %和7.87 % ;铜绿假单孢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高于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以头孢他啶 ,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蒋香梅 唐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3期64-64,66,共2页
目的 了解德阳市人民医院2010-2012年期间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情况.方法 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重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 目的 了解德阳市人民医院2010-2012年期间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情况.方法 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重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小于6%,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30%~60%之间,对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变形菌属、沙雷菌属耐药率均小于40%.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活性差,而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变形菌属、沙雷菌属对其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活性最好,建议使用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第三代头孢菌素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的配伍注意事项(下)
9
作者 李枝端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31期15-15,共1页
头孢地嗪 静脉注射、静滴、肌内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1.0g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溶于4mL注射用水,或2.0g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溶于10mL注射用水中,于3~5min内注射。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注射剂 头孢地嗪钠 注射用水 配伍 静脉注射 注射给药 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的配伍注意事项(上)
10
作者 李枝端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28期22-22,共1页
头孢曲松给药方法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溶液配制①肌内注射溶液的配制:以3.6mL灭菌注射用水、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1g本药,制成每1mL含250mg头孢曲松的溶液。②静脉给药溶液的配制:将9.6mL前... 头孢曲松给药方法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溶液配制①肌内注射溶液的配制:以3.6mL灭菌注射用水、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1g本药,制成每1mL含250mg头孢曲松的溶液。②静脉给药溶液的配制:将9.6mL前述稀释液(除利多卡因外)加入1g本药,制成每1mL含100mg头孢曲松的溶液,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稀释后静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注射剂 氯化钠注射液 盐酸利多卡因 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 头孢曲松 灭菌注射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合理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庚锋 周鹏 邱正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6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本院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分析该类主要药物的药理。方法对本院所使用的头孢菌素类相关药物的出库情况、使用药物的频度以及主要药物的应用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目前的使用频... 目的探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本院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分析该类主要药物的药理。方法对本院所使用的头孢菌素类相关药物的出库情况、使用药物的频度以及主要药物的应用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目前的使用频率占第一位,显著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药物、三代复方制剂以及第四代头孢菌素药物(P<0.05),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他啶等的主要使用方法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以及静脉注射等,各类药物的药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本院的使用情况基本在合理范围内,只有认真把握每类药物的相关药理知识及相对应的使用方法 ,并根据治疗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第三代头孢菌素 药理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太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并分析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处方12732张,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物名称、具体应用剂量及使用方法等,总结其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并分析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处方12732张,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物名称、具体应用剂量及使用方法等,总结其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DDDs为19.22、金额为26.82万元,明显高于其他几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及头孢曲松钠为临床应用较多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途径主要包括肌内注射、口服、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其中头孢噻肟无静脉用药途径,儿童与成人剂量差异较大。结论为确保用药安全性,临床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密切观察用药期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交代相关注意事项,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预防机制探索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晓贤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期127-127,11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原因建立风险预防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过敏性反应73例(58.87%),消化系... 目的:分析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原因建立风险预防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过敏性反应73例(58.87%),消化系统29例(23.39%),神经系统11例(8.87%),血液系统5例(4.03%),与其他器官及系统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主要出现过敏性反应、消化系统等不良反应,综合分析药物性质、药物用量等各种因素,以预防为主,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风险预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巴坦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钠联合用药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淑华 欧真容 +1 位作者 黄秀华 袁靖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77-177,共1页
关键词 舒巴坦钠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钠 联合用药 体内 体外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使用情况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侯功平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我院临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化的相关性,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3年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年用量与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 目的:探讨研究我院临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化的相关性,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3年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年用量与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近年来,我院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分离率与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不适用于对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经验治疗,产ESBLs细菌分离率的不断上升与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年用量呈正相关,强烈建议临床用药中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尽量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使用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第三代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理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我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性,并对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临床医生开具的12375张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种类的不同,将... 目的:探讨我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性,并对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临床医生开具的12375张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种类的不同,将这12375张处方分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然后对这四类处方的DDDs(用药频度)进行计算。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的DDDs明显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但低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我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也比较合理。结论:我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性尚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院的医师和药师仍要继续注意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降低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用药合理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孔令申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67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所有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人数最多,为23例,... 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67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所有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人数最多,为23例,使用头孢米诺20例,使用头孢曲松13例,使用头孢他啶11例。有1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占19.4%;有45例出现过敏反应,占67.1%;有8例出现血液系统反应,占11.9%;有1例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占1.6%。在所有药物中,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速度最快,通常发生在药物输注后5~10min内,其中有1例患者是在药物使用后3d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过敏反应,无休克表现。结论:在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要结合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症治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血液系恶性疾患继发重症感染
18
作者 王学文 应江山 钱晓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61-364,427-428,共6页
23例血液系恶性疾患并发感染(29例次),呼吸道感染(26/29例次,89%)多见,革兰阴性菌居多(13/18例次,72%),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为主。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二、兰线抗生素使用,常用先锋必(22/29疗程,75.86%),其次为复达... 23例血液系恶性疾患并发感染(29例次),呼吸道感染(26/29例次,89%)多见,革兰阴性菌居多(13/18例次,72%),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为主。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二、兰线抗生素使用,常用先锋必(22/29疗程,75.86%),其次为复达欣、菌必治,并配合积极的支持疗法.结果有效19个疗程(65.3%).无效多为化疗后严重持续粒缺、基础病不能有效控制的恶化进展或终末期患者,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配合积极的辅助治疗,已使恶性血液疾患继发感染的预后大为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血液系恶性疾患 继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19
作者 李树立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7X期512-513,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近年来我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血...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近年来我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结论: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可以促进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头孢地尼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永健 边颖 蔡毅 《天津药学》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头孢地尼 ( cefdinir)是优秀的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品种之一 ,对 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毒性低、副作用小。头孢地尼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 G+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高于头孢克肟、... 头孢地尼 ( cefdinir)是优秀的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品种之一 ,对 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毒性低、副作用小。头孢地尼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 G+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高于头孢克肟、头孢克罗和头孢氨苄。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 MRSA)和粪链球菌也有中等活性。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 G- 菌有较强的活性 ,高于头孢克罗和头孢氨苄 ,与头孢克肟相当 ,对耐头孢克罗和头孢氨苄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耐甲氧西林的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菌和黏膜炎布兰汉氏球菌也敏感。头孢地尼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手术后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妇科感染、口腔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口服头孢菌素 头孢地尼 Β-内酰胺酶 毒性 副作用 化脓性链球菌 药效学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