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体受体共轭型希夫碱的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娟娟 朱小蕾 +2 位作者 陈凯 赵波 周志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9,共6页
采用HF/6-31G(d)//TDHF/6-31G(d)方法研究了给体受体共轭型希夫碱的几何结构和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并与可利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这类希夫碱具有非平面的结构.另一方面,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的种类,分子的共轭程度,基态与激... 采用HF/6-31G(d)//TDHF/6-31G(d)方法研究了给体受体共轭型希夫碱的几何结构和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并与可利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这类希夫碱具有非平面的结构.另一方面,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的种类,分子的共轭程度,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及HOMO-LUMO能隙对希夫碱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 TDHF 从头算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的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娟娟 朱小蕾 陈凯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2,共7页
用HF/6-31G(d)方法优化了1,2,3,4-四氢喹唑啉(THQ)衍生物的结构,并进行了频率分析以保证优化的结构是稳定的.利用CPHF/6-31G(d)方法计算了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β.通过计算考察和分析了外场频率、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分子内的电荷转移量... 用HF/6-31G(d)方法优化了1,2,3,4-四氢喹唑啉(THQ)衍生物的结构,并进行了频率分析以保证优化的结构是稳定的.利用CPHF/6-31G(d)方法计算了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β.通过计算考察和分析了外场频率、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分子内的电荷转移量、HOMO-LUMO的能隙对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HQ的6位取代衍生物有相对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本文设计的大部分THQ衍生物分子具有较大的β0/λm ax,它们是热稳定性好、透光性好的二阶NLO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 4-四氢喹唑啉衍生物 TDHF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醚衍生物的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王娟娟 朱小蕾 +1 位作者 陈凯 邵景玲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3,共5页
研究的二苯醚衍生物是氧桥Λ型分子,它含有两个D-π-A轴,属于典型的二维电荷转移体系,且它们的βxxx/βyxx<1.我们利用HF/6-31G(d)//TDHF/6-31G(d)方法得到的二苯醚衍生物的第一超额级化率β计算值与可利用的实验值之间存在近似的线... 研究的二苯醚衍生物是氧桥Λ型分子,它含有两个D-π-A轴,属于典型的二维电荷转移体系,且它们的βxxx/βyxx<1.我们利用HF/6-31G(d)//TDHF/6-31G(d)方法得到的二苯醚衍生物的第一超额级化率β计算值与可利用的实验值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优化得到的此类分子的结构不对称,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发现,取代基和桥原子氧对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类分子的βtot在10-29esu左右,但是这类分子的透光性和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醚衍生物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HF/6-31G(d)//TDHF/6-31G(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锥构型的手性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色散谱
4
作者 王晓鸥 李俊庆 李淳飞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6-697,共2页
关键词 三角锥构型 手性分子 第一超极化 色散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蒽衍生物的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邵志雅 朱小蕾 钱旭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6,共7页
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获得了氮蒽衍生物分子的优化结构和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结果表明,在氮蒽的4位取代推电子基,11位取代吸电子基而得到的衍生物有相对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HOMO-LUMO的能隙及N1原子上的... 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获得了氮蒽衍生物分子的优化结构和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结果表明,在氮蒽的4位取代推电子基,11位取代吸电子基而得到的衍生物有相对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HOMO-LUMO的能隙及N1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分子第一超极化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设计的氮蒽衍生物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热稳定性,是一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蒽衍生物 HF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设计的α-低聚呋喃-碱金属配合物的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景阳 史荣卫 +2 位作者 江丽芝 王寅 朱小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9,共6页
采用B3LYP/6-31G(d)//BHandHLYP/6-31G(d)方法研究了36个低聚呋喃-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和其他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体系的能隙、R2、极化率、碱金属间的距离、碱金属上的电荷转移以及氧环大小等对体系的第一超极... 采用B3LYP/6-31G(d)//BHandHLYP/6-31G(d)方法研究了36个低聚呋喃-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和其他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体系的能隙、R2、极化率、碱金属间的距离、碱金属上的电荷转移以及氧环大小等对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有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设计和合成新型的非线性光学(NLO)材料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低聚呋喃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氮掺杂富勒烯C_(34)BN的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理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旭 朱小蕾 邵志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利用HF/3-21G方法优化了C34BN的17种异构体的结构.通过频率分析考察了优化的结构是否稳定.利用CPHF/3-21G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结果表明,C34BN中B和N原子的取代位置、体系的共轭程度、极化率和偶级矩明显地影响体系的第一超极... 利用HF/3-21G方法优化了C34BN的17种异构体的结构.通过频率分析考察了优化的结构是否稳定.利用CPHF/3-21G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结果表明,C34BN中B和N原子的取代位置、体系的共轭程度、极化率和偶级矩明显地影响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4BN富勒烯 CPHF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设计的碳纳米管锂盐的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8
作者 顾景阳 茅若晨 +1 位作者 江丽芝 朱小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共5页
利用B3LYP/6-31G(d)方法对设计的30个碳纳米管锂盐(Li-CNT)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并采用BHandHLYP/6-31G(d)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结果表明,锂原子掺杂的碳管具有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当碳管径适当时,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随... 利用B3LYP/6-31G(d)方法对设计的30个碳纳米管锂盐(Li-CNT)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并采用BHandHLYP/6-31G(d)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结果表明,锂原子掺杂的碳管具有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当碳管径适当时,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增加.碳管的长度、极化率、电子延展广度R2和跃迁能ΔE对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β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体系的分子第一超极化率与双能级模型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盐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设计的碳纳米锥-碱金属配合物的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9
作者 顾景阳 江丽芝 +1 位作者 王寅 朱小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6,共5页
利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设计的18个碳纳米锥碱金属配合物,通过频率分析证实了它们的稳定性.利用BHandHLYP/6-31G(d)方法计算了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研究结果表明,系列C和系列D体系较小的跃迁能和较大的振子强度是它们具有较大第一超... 利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设计的18个碳纳米锥碱金属配合物,通过频率分析证实了它们的稳定性.利用BHandHLYP/6-31G(d)方法计算了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研究结果表明,系列C和系列D体系较小的跃迁能和较大的振子强度是它们具有较大第一超极化率的主要原因.系列A,B,C和D体系的分子第一超极化率与双能级模型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锥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碱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6)富勒烯氮杂环衍生物的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理论研究
10
作者 钱旭 朱小蕾 +1 位作者 邵景玲 贾玉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0,共5页
利用HF/3-21G方法对18种C36富勒烯氮杂环衍生物进行了结构优化,并通过频率分析考察了优化的结构是否稳定.利用CPHF/3-21G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及其它物理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分子属于一维电荷转移体系,然而,其性质与传统... 利用HF/3-21G方法对18种C36富勒烯氮杂环衍生物进行了结构优化,并通过频率分析考察了优化的结构是否稳定.利用CPHF/3-21G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及其它物理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分子属于一维电荷转移体系,然而,其性质与传统的D-π-A体系的性质有许多差异.取代基R为吸电子基以及体系较小的能隙能有效地提高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本文设计的C36氮杂环衍生物的β/λmax较大,是一类非线性光学响应强且透光性好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6富勒烯衍生物 CPHF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和硼掺杂的六元环的非线性光学化合物的几何结构和第一超极化率
11
作者 贾玉波 江丽芝 朱小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研究了含氮和硼掺杂的六元环非线性光学化合物的优化结构、第一超极化率和其它物理性质.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和讨论了推/吸电子基团的取代位置和极化率对体系的超极化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设... 采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研究了含氮和硼掺杂的六元环非线性光学化合物的优化结构、第一超极化率和其它物理性质.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和讨论了推/吸电子基团的取代位置和极化率对体系的超极化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新型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 杂环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大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有机发色团的从头算研究
12
作者 谢唯佳 赵波 周志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3,共4页
用HF/6-31G方法对设计的14种D-π-A共轭分子进行了几何优化,然后用含时Harteer-Fork(TDHF)方法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β,并讨论了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高度离域的共轭体系及强的吸电子和供电子... 用HF/6-31G方法对设计的14种D-π-A共轭分子进行了几何优化,然后用含时Harteer-Fork(TDHF)方法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β,并讨论了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高度离域的共轭体系及强的吸电子和供电子基团导致分子具有大的第一超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非线性光学 从头算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氰亚甲基吡喃衍生物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13
作者 邵志雅 朱小蕾 贾玉波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8-42,共5页
利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研究了双氰亚甲基吡喃衍生物的结构和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取代基、分子内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隙等对设计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双氰亚甲基吡喃... 利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研究了双氰亚甲基吡喃衍生物的结构和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取代基、分子内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隙等对设计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双氰亚甲基吡喃衍生物的口最大值高达51.87×10^30m^5/C,具有较高的非线性光学响应,同时分子的电子光谱最大吸收峰均在340~370nm之间.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这都说明双氰亚甲基吡喃衍生物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分子 二维电荷转移 第一超极化 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D-π-A分子的设计及第一超极化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玉波 朱小蕾 江丽芝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
采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研究了42个设计D-π-A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和其它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取代基、分子内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隙和偶极矩等对设计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有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设计和合成... 采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研究了42个设计D-π-A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和其它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取代基、分子内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隙和偶极矩等对设计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有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设计和合成性能优良的有机非线性光学(NLO)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三氰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键对2-(N-甲基)氨基-5-硝基吡啶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志敏 韩奎 +2 位作者 李海鹏 王洪涛 逯振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8-522,共5页
本文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上研究了溶剂对2-(N-甲基)氨基-5-硝基吡啶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在溶剂中,构造了包括氢键作用的超分子体系,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由极化连续模型模拟的溶剂与该分子的长程相互作用、溶剂与该分... 本文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上研究了溶剂对2-(N-甲基)氨基-5-硝基吡啶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在溶剂中,构造了包括氢键作用的超分子体系,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由极化连续模型模拟的溶剂与该分子的长程相互作用、溶剂与该分子的氢键相互作用以及溶剂与包括氢键作用的超分子体系整体的相互作用对分子的几何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和电荷分布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中分子电偶极矩、线性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都增大,而溶剂与溶质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的超分子结构与单体有着明显区别.因此,氢键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较大,从而将明显的影响该类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溶剂效应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电荷转移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明雪 韩奎 +2 位作者 李海鹏 王洪涛 黄志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4,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d,p)水平上计算了11个X型二维电荷转移分子的电荷分布、紫外吸收光谱、第一超极化率.结果表明:在x或y方向延长共轭体系,最大吸收波长λ_(max)红移,第一超极化率β_(vec)增大,并且在y方向延长共轭体系...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d,p)水平上计算了11个X型二维电荷转移分子的电荷分布、紫外吸收光谱、第一超极化率.结果表明:在x或y方向延长共轭体系,最大吸收波长λ_(max)红移,第一超极化率β_(vec)增大,并且在y方向延长共轭体系,能够较好的优化分子透明性与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获得兼具大β和良好透光性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好的分子;另外,杂原子N取代芳香环上的C原子的位置和数目对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二维电荷转移分子 吸收光谱 第一超极化 第一超极化各向异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花菁衍生物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海鹏 韩奎 王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06-810,共5页
采用有限场(FF)/PM3方法对半花菁衍生物的第一超极化率和分子前线轨道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半花菁衍生物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主要与D-π-A结构有关,σ-烷基链对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很小,并且分子第一超极化率与分子前线轨道HOMO和... 采用有限场(FF)/PM3方法对半花菁衍生物的第一超极化率和分子前线轨道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半花菁衍生物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主要与D-π-A结构有关,σ-烷基链对分子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很小,并且分子第一超极化率与分子前线轨道HOMO和LUMO能级差ΔEHL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半花菁 第一超极化(β) 分子前线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思路:质子转移增强光学非线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付伟 封继康 潘革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69-1872,共4页
从酸的电子给体 HO— C6H4— CH CH— C6H4— NO2 ( OSN )可以向碱的电子受体Me2 N—C6H4—CH CH—C5H4N( DAMS)发生质子转移 ,质子转移后形成的相应离子与其中性分子相比 ,光学非线性增强 .采用 ZINDO-SOS,FF/PM3及 CPHF/PM3三种方法... 从酸的电子给体 HO— C6H4— CH CH— C6H4— NO2 ( OSN )可以向碱的电子受体Me2 N—C6H4—CH CH—C5H4N( DAMS)发生质子转移 ,质子转移后形成的相应离子与其中性分子相比 ,光学非线性增强 .采用 ZINDO-SOS,FF/PM3及 CPHF/PM3三种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三种方法研究结果均表明 ,质子转移后所产生的离子和相应的中性分子相比 ,其第一超极化率 β和第二超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转移 第一超极化 第二超极化 优化设计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光学非线性 几何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碱金属复合物Al7X^0/-(X=F,Cl,Br,I)的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文敏 麻娜娜 +3 位作者 马腾颖 张婷 颜力楷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84-2190,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一系列超碱金属复合物Al7X0/-(X=F,Cl,Br,I)的几何结构及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卤素的连接对Al0/-7簇的几何构型影响均很小.计算得到Al7X和Al7X-体系的垂直电离能(VIE)均低于Cs原子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一系列超碱金属复合物Al7X0/-(X=F,Cl,Br,I)的几何结构及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卤素的连接对Al0/-7簇的几何构型影响均很小.计算得到Al7X和Al7X-体系的垂直电离能(VIE)均低于Cs原子的第一电离势(IP=3.90 eV),表明这些体系具有超碱金属的性质,可称其为超碱金属.此外,采用CAM-B3LYP,M06-2X和PBE0等3种泛函计算了该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显示,上述体系均具有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β0),其中Al7I-的β0值为21679 a.u.,是已知超碱金属复合物BLi6F(11459 a.u.)的1.9倍.值得注意的是,该类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随着卤素电负性的减小而增大,即Al7F0/-<Al7Cl0/-<Al7Br0/-<Al7I0/-,与其垂直电离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非线性光学性质 超碱金属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_3NH^+胺碱金属分子设计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杰 肖文敏 +1 位作者 罗冬梅 靳瑞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9-253,共5页
在MP2/6-311+g(d)水平下,设计和理论研究了六个胺碱金属分子(CH_3)_3NHM(M=Li,Na,K,Li_3O,Na_3O,K_3O)的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NLO)。结果显示:分子的电子云均是弥散松束缚的,均产生了额外电子,是一个电荷分离体系。(CH_3)_3N体系的第... 在MP2/6-311+g(d)水平下,设计和理论研究了六个胺碱金属分子(CH_3)_3NHM(M=Li,Na,K,Li_3O,Na_3O,K_3O)的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NLO)。结果显示:分子的电子云均是弥散松束缚的,均产生了额外电子,是一个电荷分离体系。(CH_3)_3N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β_0)为165 a.u.,加入H^+后(CH_3)_3NH^+的β_0值是164 a.u.,加入碱金属及超碱金属离子后第一超极化率(β_0)明显增大,(CH_3)_3NHNa分子的β_0值(9664a.u.)及(CH_3)_3NHK_3O分子β_0值(9648a.u.)是(CH_3)_3N与(CH_3)_3NH^+的β_0值的58倍多,说明加入Na原子是提高NLO响应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碱金属 非线性光学 第一超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