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相关性肝癌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鸿宇 邵冰峰 +2 位作者 周元 张玲 张一心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LC)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SHIO)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PM)的应用情况。方法 152例PLC患者随机分为SHIO组、PM组各76例。SHIO组、PM组均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分别采用SHIO、PM法阻断血流,记录两组术... 目的观察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LC)手术治疗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SHIO)与Pringle法血流阻断(PM)的应用情况。方法 152例PLC患者随机分为SHIO组、PM组各76例。SHIO组、PM组均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分别采用SHIO、PM法阻断血流,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检测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B)。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HIO组手术时间(204. 9±65. 75) min,术中失血量(401. 3±182. 8) m L,输血2例。PM组手术时间(192. 6±66. 8) min,术中失血量(362. 5±205. 3) m L,输血3例,肝门阻断时间为8~45(18. 66±10. 6) min。与PM组比较,术后第3、5天SHIO组血清ALT水平降低(P <0. 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切除术中SHIO、PM法血流阻断均可减少术中出血,二者术中出血量无差异。但肿瘤切除术中采用SHIO法对肝功能损害更小,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半血流阻断 pringle血流阻断 血流阻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总胆红素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肿瘤切除术 HBV相关原发性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s法对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俞广进 李立翔 熊其如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功能 选择性半血流阻断 切除术 术后患者 原发性癌患者 第一阻断 血流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门静脉染色联合肝叶血流阻断在右叶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海敏 朱庆胜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肝叶血流阻断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染色在右叶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粤北人民医院行右叶解剖性肝切除的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采取肝叶血流阻断... 目的探讨肝叶血流阻断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染色在右叶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粤北人民医院行右叶解剖性肝切除的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采取肝叶血流阻断,对照组采取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均进行门静脉染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总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胆汁漏、出血、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试验组肝静脉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叶血流阻断联合门静脉染色在右叶解剖性肝切除中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叶 解剖切除 叶血流阻断 静脉染色 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黄氏方法"在腹腔镜肝切除第一肝门血流阻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传海 余继海 +2 位作者 马金良 周毅 王一帆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Pringle法是用于腹腔镜肝切除(LH)术的标准肝脏入肝血流阻断技术,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改良的黄氏方法来进行腹腔镜下体内Pringle法.方法我们收集并分析了本中心连续接受LH的患者的数据,以验证这种新的技术的有效性.2020年1月至2021年... 目的Pringle法是用于腹腔镜肝切除(LH)术的标准肝脏入肝血流阻断技术,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改良的黄氏方法来进行腹腔镜下体内Pringle法.方法我们收集并分析了本中心连续接受LH的患者的数据,以验证这种新的技术的有效性.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纳入了27名患者,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数据,包括患者一些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肝门阻断时间、输血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05.44±65.79)min,平均肝门阻断时间为(23.44±13.6)5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8±2.99)d;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患者需要中转开腹手术,没有患者死亡.结论"改良黄氏方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腹腔镜下体内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围手术期结果良好,中转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 pringle 血流阻断 改良黄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一次性肝门阻断法安全切肝术
5
作者 陈昌玮 崔彦 +5 位作者 王平 杨飞 李伶 刘文成 吉敏 林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37-38,共2页
采用常温下肝门部血管“骨骼化”,一次性阻断肝门,共施行各种类型肝癌切除24例,其中直径超过5厘米的大肝癌17例。全部病例手术治疗成功,无手术死亡。“骨骼化”肝门部血管加一次性肝门阻断法,可安全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癌切除术。
关键词 常温下一次性阻断 全切 断面 胆外科 骨骼化 切除术 解放军 段切除 手术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肝门阻断法在右半肝切除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树波 赵义军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前言肝切除术中出血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重点和难点。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可通过血流阻断控制出血量。与间断血流阻断法相比,持续性血流阻断可引起更为严重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选择性半肝血流阻... 前言肝切除术中出血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重点和难点。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可通过血流阻断控制出血量。与间断血流阻断法相比,持续性血流阻断可引起更为严重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避免剩余肝脏不必要的的缺血再灌注的打击。正常的肝外门脉解剖走形比较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阻断 右半切除 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阻断技术 并发症发生率 外科医生 术中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应用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楚理家 代安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1期3911-391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切除术中应用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法分为对照组(Pringle全肝入...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切除术中应用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法分为对照组(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和观察组(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1 d与术后7 d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两组1 a内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 a,观察组复发率为28.00%(28/100),对照组复发率为30.00%(30/100),两组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AST、ALT及TBI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患者肝切除术中接受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获得的预后相当,且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法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切除术 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 pringle血流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