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在场的在场者:“鲁迅”与第一次文代会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秀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第一次文代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其相关表述和安排显示了当代文学的基本政策和方向。虽然鲁迅是一位“不在场者”,但第一次文代会存在着诸多与“鲁迅”相关的因素和表述。从第一次文代会的相关状况来看,如何解释“鲁迅”,颇具有值... 第一次文代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其相关表述和安排显示了当代文学的基本政策和方向。虽然鲁迅是一位“不在场者”,但第一次文代会存在着诸多与“鲁迅”相关的因素和表述。从第一次文代会的相关状况来看,如何解释“鲁迅”,颇具有值得分析的历史内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文学对鲁迅以及五四文学的态度,以及当代文学在确立其资源和传统时的矛盾和难题:在当代文学确定的“唯一方向”之下,如何定位作为“旗手”和“圣人”的鲁迅,如何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时代新潮流中确认鲁迅的合法性,同时更好地利用他作为“名人”的声名和威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五四文学 第一次文代会 历史内涵 不在场的在场 新民主主义 鲁迅 新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实实在在的历史见证--作家凤子的第一次文代会签名纪念册
2
作者 王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3,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藏库的密集架上,一本小小的红皮笔记本安静地躺在无酸盒中,它是作家凤子(1912—1996)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一次文代会”)的签名纪念册,因为曾经被反复翻看、摩挲,内页已稍有散佚,但就是... 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藏库的密集架上,一本小小的红皮笔记本安静地躺在无酸盒中,它是作家凤子(1912—1996)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一次文代会”)的签名纪念册,因为曾经被反复翻看、摩挲,内页已稍有散佚,但就是这本看起来极为普通的本子,却记录了极为厚重的时代信息,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馆 历史见证 第一次文代会 艺术工作者 纪念册 密集架 凤子 一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的政治:第一次文代会《大会提案总目》注解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秀涛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19-30,共12页
《大会提案总目》是关于第一次文代会的重要材料,收入了文代会各界提案98项。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的表现形式,提案和文代会代表的广泛性和正当性密切相关,也是代表职能的重要体现。会议成立的组织和机构也使得会议的代表性在平时得以延续... 《大会提案总目》是关于第一次文代会的重要材料,收入了文代会各界提案98项。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的表现形式,提案和文代会代表的广泛性和正当性密切相关,也是代表职能的重要体现。会议成立的组织和机构也使得会议的代表性在平时得以延续。提案的内容体现了当代文学发生之初,文艺界所关注的普遍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文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文代会 《大会提案总目》 代表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委员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秀涛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6,共8页
筹备委员会负责第一次文代会的具体事务,它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产生的,其构成既要考虑各方利益,又要坚持基本的政治立场。它通过召开筹委会等会议进行决策,并通过下设的委员会开展具体工作。各地方代表团为迎接文代会也会成立筹备... 筹备委员会负责第一次文代会的具体事务,它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产生的,其构成既要考虑各方利益,又要坚持基本的政治立场。它通过召开筹委会等会议进行决策,并通过下设的委员会开展具体工作。各地方代表团为迎接文代会也会成立筹备委员会,进行地方报告起草、作品推荐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文代会 筹备委员会 专门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文学传统的规范化阐释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慧翼 温儒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6,共6页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确定了"两条路线斗争"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派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史系统。"文代会"对纷...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确定了"两条路线斗争"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派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史系统。"文代会"对纷纭复杂的文学史现象作了梳理,其中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结论对现代文学史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文艺生产与管理体制的形成,是以"文代会"为发端,并由此获得理论支持。"文代会"显示了一个特殊年代对于文学传统的理解力,同时也表现出难于超越的历史局限性。随着时代变迁,"文代会"的思想、观念和概念有些已被摒弃,有些则在文学史书写中延续下来,甚至存留在"集体意识"之中,至今还影响着人们对新文学历史的"想象"。本文试图从几个最有影响的概念作为切入点,考察这一带有界碑性质的史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文代会 现代文学传统 文学史观 文艺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当代文学分界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为钦 《理论月刊》 2007年第4期145-147,共3页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线,比较传统的说法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或“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近年又有人提出了1937年的“抗战爆发”说和1942年的“延座讲话”说。本文认为,还是以“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作为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线为宜。...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线,比较传统的说法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或“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近年又有人提出了1937年的“抗战爆发”说和1942年的“延座讲话”说。本文认为,还是以“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作为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线为宜。因为第一次文代会总结过去,开创未来,本身就具有界碑意义;相对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文代会真正将党的文艺政策贯彻到了中国大陆的各个角落;第一次文代会期间,还设立了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文艺机构,为党的文艺政策的贯彻执行提供了影响深远的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分界线 第一次文代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笛新诗创作第二个沉默期考察
7
作者 王芳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6期138-151,共14页
辛笛70年新诗创作历程中,曾经历了两个沉默期。第二个沉默期与中国系列政治运动,尤其是与“第一次文代会”及其后所建立的政治化文学体制相关,但同时辛笛新诗创作的沉默又不仅仅是外界政治因素影响下的被动性行为,其沉默现象还与辛笛作... 辛笛70年新诗创作历程中,曾经历了两个沉默期。第二个沉默期与中国系列政治运动,尤其是与“第一次文代会”及其后所建立的政治化文学体制相关,但同时辛笛新诗创作的沉默又不仅仅是外界政治因素影响下的被动性行为,其沉默现象还与辛笛作为诗人对于诗的思考,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在诗歌以外的自我反省、自我实践以及对现代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思索相关。本文拟从辛笛受邀参加“第一次文代会”背景,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史实,“投笔从工”和短暂的新诗创作四个部分来考察这段历史,并尝试揭示蕴含在这段历史现象背后辛笛的情感与思想流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笛 第一次文代会 “投笔从工” 短暂的新诗创作 思想探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