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英国对巴勒斯坦政策的演变
1
作者 王莹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12,39,共5页
二战后,英国被迫从巴勒斯坦撤走,但是它并不甘心自己在这一地区全部利益的丧失,因此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英国最初积极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以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但是,随着美国势力的介入和加强,英美之间就巴勒斯... 二战后,英国被迫从巴勒斯坦撤走,但是它并不甘心自己在这一地区全部利益的丧失,因此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英国最初积极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以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但是,随着美国势力的介入和加强,英美之间就巴勒斯坦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战后经济必须依赖美国扶持的英国不得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放弃支持阿拉伯国家,并最终退出了对巴勒斯坦的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 英美关系 政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忘却的友谊”——苏联集团对以色列建国的军事援助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永成 和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148,共8页
苏联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立场由来已久。但是,从1947年5月开始,苏联为了把英国人赶出巴勒斯坦,向中东地区扩张,突然转而支持巴勒斯坦分治。在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前后,苏联通过东欧国家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帮助它打败了阿拉伯... 苏联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立场由来已久。但是,从1947年5月开始,苏联为了把英国人赶出巴勒斯坦,向中东地区扩张,突然转而支持巴勒斯坦分治。在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前后,苏联通过东欧国家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帮助它打败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赢得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同时,也为苏联插手中东事务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集团 以色列 第一次中东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国家的政体和名称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铁鹰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3年第2期27-29,共3页
政体是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它是同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体相适应的.目前世界上200个左右国家的政体,除个别国家外(如安道尔、梵蒂冈等),大体上分为3种: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包括联邦共和制).国家的名称现在世界上共有10种,即:共... 政体是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它是同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体相适应的.目前世界上200个左右国家的政体,除个别国家外(如安道尔、梵蒂冈等),大体上分为3种: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包括联邦共和制).国家的名称现在世界上共有10种,即:共和国、王国、大公国、公国、联邦、合众国、民众国、苏丹国、教皇国、酋长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皇国 苏丹国 根本性质 约旦河西岸 第一次中东战争 欧加登 领土纠纷 临时宪法 尼迈里 埃米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中海经济圈计划看阿拉伯国家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国发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3期3-6,共4页
从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到以色列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获胜以前的几年中,是阿以关系的黄金时期.尽管中东和平进程出现多次反复,取得的成果也并非令人豉舞,但仍然使人们看到,长达40余年的阿以冲突的和平解决总算有了一线希望.阿以问题是中... 从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到以色列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获胜以前的几年中,是阿以关系的黄金时期.尽管中东和平进程出现多次反复,取得的成果也并非令人豉舞,但仍然使人们看到,长达40余年的阿以冲突的和平解决总算有了一线希望.阿以问题是中东问题的焦点,世人注目,东西方大国和有关阿拉伯国家都曾参与调解,提出过多种解决方案,但巴以协议最终达成是由挪威外交大臣从中斡旋的结果.然而美国在促成中东和平进程启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相比之下,其欧洲盟国则显得无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 中东和平进程 自由贸易 地中海国家 第一次中东战争 欧盟 出口商品结构 阿以冲突 预防接种 马格里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旦:约以宣言的喜与忧
5
作者 李伟建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6期3-5,1,共4页
约以签署历史性宣言,正式宣布结束两国长达46年的敌对状态。这是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人们由此看到了中东地区实现全面和平的一线曙光,但是宣言中涉及的约旦对耶路撒冷宗教权利问题却引起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满。
关键词 中东地区 约旦河西岸 第一次中东战争 阿拉法特 以色列总理 阿以冲突 权利问题 阿拉伯世界 侯赛因 阿拉伯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跃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伊斯兰组织——哈马斯
6
作者 肖宪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3,1,共4页
去年12月中旬,5名以色列警官在加沙地区遭袭击死亡。作为报复,以当局驱逐了415名巴勒斯坦人。以称这些人都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并说他们大多数都是恐怖主义组织“哈马斯”成员。那么“哈马斯”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关键词 加沙地带 约旦河西岸 穆斯林兄弟会 真主党 抵抗运动 第一次中东战争 极端分子 圣殿山 伊斯兰革命 以色列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的生存和发展初探
7
作者 王坚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88-94,共7页
本文运用丰富的材料,阐述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的生存和发展历程。文章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强力支持,是以色列得以生存的重要外部因素。阿拉伯世界反以力量的涣散、脆弱,为以色列造就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同时,以色列在发展... 本文运用丰富的材料,阐述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的生存和发展历程。文章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强力支持,是以色列得以生存的重要外部因素。阿拉伯世界反以力量的涣散、脆弱,为以色列造就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同时,以色列在发展自己国家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并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不少引人注目的奇迹,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国家联盟 生存和发展 阿拉伯世界 巴勒斯坦问题 第四中东战争 犹太人 伊拉克 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三中东战争 第二中东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的教育:发展与局限
8
作者 孟庆顺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2期60-62,共3页
早在伊斯兰教的兴盛时期,阿拉伯人就建立了—套系统的教育制度。在初级教育中,小学生们要学习阿拉伯语,背诵《古兰经》。接受较高级教育的学生则在清真寺中,集中学习《古兰经》、圣训、神学和法学。典型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向围坐在四周... 早在伊斯兰教的兴盛时期,阿拉伯人就建立了—套系统的教育制度。在初级教育中,小学生们要学习阿拉伯语,背诵《古兰经》。接受较高级教育的学生则在清真寺中,集中学习《古兰经》、圣训、神学和法学。典型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向围坐在四周的学生们朗读和讲解权威性的经典,学生则记忆和背诵。当时麦地那、开罗、纳贾夫、卡尔巴拉等名城圣地的清真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卡尔巴拉 兴盛时期 初级教育 教学方法 拜斗 教育基础 第一次中东战争 阿拉伯世界 黎巴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