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 被引量:5
1
作者 姚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82-86,8+88-90,共9页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姚波在中国外交史研究中,对美国在本世纪初期山东问题上的态度,说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美国当时“颇有意主持公道”,有人则认为“美国自始至终以牺牲中国主权为手段与日本进行卑鄙的交易”,...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山东问题看美日矛盾姚波在中国外交史研究中,对美国在本世纪初期山东问题上的态度,说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美国当时“颇有意主持公道”,有人则认为“美国自始至终以牺牲中国主权为手段与日本进行卑鄙的交易”,在巴黎和会上尤其明显 ̄①。本文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问题 日本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 伍德罗·威尔逊 巴黎和会 《东方杂志》 华盛顿会议 太平洋 英日同盟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懋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9-24,47,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处在被宰割的地位。在帝国主义国家关系中,战败国割地、赔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战后围绕德国战争赔款问题的斗争相当激烈。赔款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德国履行“凡尔赛和约”对战胜国进行赔偿问题,但围绕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处在被宰割的地位。在帝国主义国家关系中,战败国割地、赔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战后围绕德国战争赔款问题的斗争相当激烈。赔款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德国履行“凡尔赛和约”对战胜国进行赔偿问题,但围绕这一问题的背后亦可看到几个大国在欧洲的争夺与勾结。英、法、美等大国出于对欧战略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赔款 德国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 债务 支付能力 凡尔赛和约 协约国 德国政府 道威斯计划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对波政策
3
作者 王林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7,共5页
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对波政策王林霞适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人们在反思战争起源时不能不研究英国的对波政策。本文试图就一战结束后的英国对波政策作一些分析,以与同好切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于191... 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对波政策王林霞适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人们在反思战争起源时不能不研究英国的对波政策。本文试图就一战结束后的英国对波政策作一些分析,以与同好切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于1919年1月召开了巴黎和会,重新规定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政府 德国 巴黎和会 劳合·乔治 西里西亚 捷克斯洛伐克 前引书 凡尔赛 波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东亚格局
4
作者 王邦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九十年代以至世纪之交的国际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政策活跃之际,地区政治也呈现活跃之趋势。我们所生活的东亚地区(过去通常指中国、蒙古、朝鲜和日本)已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东亚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对于全... 九十年代以至世纪之交的国际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政策活跃之际,地区政治也呈现活跃之趋势。我们所生活的东亚地区(过去通常指中国、蒙古、朝鲜和日本)已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东亚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对于全球的发展和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爆发 大西洋 第一次世界大战 航空母舰 东亚地区 回顾与反思 军部 海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知识界的思考——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大华 郭辉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78,共10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战)的爆发引起了中国知识界对中国自身的强烈思考,《东方杂志》对此有大量的报道,以《东方杂志》的报道为中心进行考察,可见在欧战的三个阶段,引起国人的思考各异。而国人此时的思考都不脱"爱国"二字,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战)的爆发引起了中国知识界对中国自身的强烈思考,《东方杂志》对此有大量的报道,以《东方杂志》的报道为中心进行考察,可见在欧战的三个阶段,引起国人的思考各异。而国人此时的思考都不脱"爱国"二字,欧战引起的国人的思考都是针对中国问题,可将此思考视为国人的"爱国三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知识界 《东方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大华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38-50,共13页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 ;二是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不完全一致 ;三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优位意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最早源头虽可追溯到清末民初 ,但其兴盛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 ,其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 ;二是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不完全一致 ;三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优位意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最早源头虽可追溯到清末民初 ,但其兴盛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 ,其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兴起的“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民族主义 文化取向 政治取向 文化优位意识 发生学 二战后 反传统主义 “东方文化救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一种宏观阐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时殷弘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4-150,共7页
关键词 近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成因 德国 强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若干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国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9-25,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局动荡,战乱连绵,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均不能照旧生活下去;民族资本主义的勃兴使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并且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局动荡,战乱连绵,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均不能照旧生活下去;民族资本主义的勃兴使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并且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质变。故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也为中国革命转变提供了政治时机,奠定了阶级基础和准备了思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社会 若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对库尔德斯坦政策的嬗变(1914—1918)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文超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4,80,共6页
一战前,为了维护英国在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与商业利益,英国政府致力于维持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稳定与领土完整,对库尔德人独立的政治要求采取了不支持政策。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向。英国不但要求分割奥斯曼帝国,而且... 一战前,为了维护英国在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与商业利益,英国政府致力于维持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稳定与领土完整,对库尔德人独立的政治要求采取了不支持政策。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向。英国不但要求分割奥斯曼帝国,而且于1918年直接出兵占领了南库尔德斯坦。英国政策的转变,除了与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剧变、石油的战略价值有直接的关联以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库尔德人主观政治诉求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说,从一战前不支持库尔德人独立到战时直接占领南库尔德斯坦,英国对库尔德人的未来发展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这种转变仅仅是维护其战时战略、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权益之计,对战后英国的中东外交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也为战后库尔德人悲惨历史命运的开启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 库尔德人 库尔德斯坦 奥斯曼帝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士诒策划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剑敏 《河北学刊》 2002年第6期130-134,共5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由于近代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势必要卷入这场战火。但当时大多数人都反对加入任何一方 ,袁世凯也随即宣布“中立”。惟有袁世凯的得力干将 ,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 ,并为此做了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由于近代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势必要卷入这场战火。但当时大多数人都反对加入任何一方 ,袁世凯也随即宣布“中立”。惟有袁世凯的得力干将 ,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 ,并为此做了种种努力 ,显示了其独到的见识。梁士诒的所作所为虽然与大多数国人的意愿不合 ,但却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梁士诒 参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难民的疏散与救助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学礼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9-130,144,共13页
受“焦土政策”和“间谍恐惧症”的影响,一战期间俄国疏散了大量难民。大规模疏散难民不仅使前线附近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流离失所,而且使本已严重赤字的战时俄国财政雪上加霜,造成了粮食、住房、交通、公共卫生等多重危机。俄国政府... 受“焦土政策”和“间谍恐惧症”的影响,一战期间俄国疏散了大量难民。大规模疏散难民不仅使前线附近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流离失所,而且使本已严重赤字的战时俄国财政雪上加霜,造成了粮食、住房、交通、公共卫生等多重危机。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为疏散和救助难民采取了多项措施,在疏散途中为难民提供了基本的食品和医疗救治,多数难民在较短时间内被疏散到了后方。政府层面有关难民事务的最高领导机构是隶属于内务部的难民安置特别会议,负责难民疏散和救助的社会组织主要有塔季扬娜委员会、全俄地方自治联盟、全俄城市联盟以及民族救助组织等。然而,短时间内难民人数的激增给疏散和救助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难民疏散和救助常常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难民疏散和救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疏散难民的交通工具严重不足、缺少组织性和计划性以及疏散途中医疗卫生条件欠佳所导致的传染病泛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 难民 难民安置特别会议 塔季扬娜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梁启超的对日外交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云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2,共5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梁启超向政府提出政治质问案,质问政府的对日妥协。谴责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是企图置中国于死地,警告外交当局慎思,并认识到“二十一条”对中国造成的隐忧。在参战问题上,梁启超主张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梁启超向政府提出政治质问案,质问政府的对日妥协。谴责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是企图置中国于死地,警告外交当局慎思,并认识到“二十一条”对中国造成的隐忧。在参战问题上,梁启超主张加入协约国战团,认为中国应该采取联日疏美的外交政策,以防止日本的“死我之心”。所有这些都表明,梁启超的对日外交思想立足于中国,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梁启超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梁启超的思想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增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4-19,共6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梁启超的思想活动达到又一个高峰期 ,其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都发生重大变化 ,对世界局势和中国前途等问题进行了更加成熟而理智的思考。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并剖析其优劣得失。
关键词 梁启超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生活水平探析(1880-1939年)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建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8,共7页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这段时间里,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后,经济快速发展,逐渐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在提高,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综合分...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这段时间里,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后,经济快速发展,逐渐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在提高,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综合分析各行业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得知,总体而言,收入增加的幅度略高于物价上涨的幅度,人们的购买力有所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有所改善,购买非食品的支出明显增加,用于住房、家具、交通(包括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例上升,显示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起大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选择——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之际的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弃郁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100年前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认为是一场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的武力摊牌。回顾这场战争,对于我国正确认识和分析国际形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从哲学上看,和平发展要求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有深入的理解... 100年前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认为是一场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的武力摊牌。回顾这场战争,对于我国正确认识和分析国际形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从哲学上看,和平发展要求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要求国家正确选择基本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后起大国必须妥善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特别是与霸权国的关系,同时控制好国内因素这一重要变量,从而具备对自身和平发展道路的把握能力。最后,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防止大国竞争失控的"最后一道保险",坚持和平发展应积极探索管控危机的国际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起大国 和平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忠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47,共4页
科学主义虽说只是一种思潮,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却超出了思潮的范围,直接变成了一种操纵性极强的魔力,让当时身处其中的人根本无法自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当时的交战各方都提供了杀伤力极大的新式先进武器,而且在这种极端的技术... 科学主义虽说只是一种思潮,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却超出了思潮的范围,直接变成了一种操纵性极强的魔力,让当时身处其中的人根本无法自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当时的交战各方都提供了杀伤力极大的新式先进武器,而且在这种极端的技术狂热中,交战各国的战术战略也变得极其嚣张。科学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宗教性替代作用,还使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对科学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地理解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京政府划定行军区域的合法性分析
17
作者 侯中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133,共6页
为应对日本攻占青岛之军事行动,北京政府经多方筹议,仿日俄战争先例,向外宣告了行军区域。然而,日军无视中国的中立布告及其自身对行军区域界线的承诺,置国际法和国际条约于不顾,强占胶济铁路、侵扰地方、杀害人民。胶济铁路不是德国国... 为应对日本攻占青岛之军事行动,北京政府经多方筹议,仿日俄战争先例,向外宣告了行军区域。然而,日军无视中国的中立布告及其自身对行军区域界线的承诺,置国际法和国际条约于不顾,强占胶济铁路、侵扰地方、杀害人民。胶济铁路不是德国国有,而是归中德两国合办的铁路公司所有,不能被视为敌产。日军在行军区域内种种非法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行军区域 局外中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奥匈帝国的政策
18
作者 韩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0,共5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奥匈帝国政策的形成与变化,作为一个实例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本质。虽然威尔逊总统一直主张“民族自决”原则,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将其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决定美国对奥匈政策的基础是战争进程及战后安排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奥匈帝国政策的形成与变化,作为一个实例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本质。虽然威尔逊总统一直主张“民族自决”原则,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将其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决定美国对奥匈政策的基础是战争进程及战后安排中的政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外交政策 中欧 “民族自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9
作者 高芳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91-96,共6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世界性的灾难,可唯独美国在宣布中立到参战的四年中,充分利用这场战争,大大推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当欧洲国家因战争不得不削减市场规模的同时,美国却大幅度增加对外贸易额,迅速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工厂。同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世界性的灾难,可唯独美国在宣布中立到参战的四年中,充分利用这场战争,大大推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当欧洲国家因战争不得不削减市场规模的同时,美国却大幅度增加对外贸易额,迅速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工厂。同时,美国工业,尤其是对军事工业影响较大的造船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铁路业,受大战刺激发展迅速。因此,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债务国瞬间变成了债权国。美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妇女就业体现了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美国战时经济的成功,关键的原因在于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调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发展,为20年代的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刺激 美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贸易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司马万 徐旺生 陈意新 《古今农业》 2004年第4期29-36,共8页
本文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年代农业贸易在俄国和德国两大欧洲强权关系逐渐恶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考察农业贸易量、农业贸易对两个国家政治精英的重要性、农业贸易对其它领域贸易的扩散影响、贸易与高层政治之间的联系、和公众... 本文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年代农业贸易在俄国和德国两大欧洲强权关系逐渐恶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考察农业贸易量、农业贸易对两个国家政治精英的重要性、农业贸易对其它领域贸易的扩散影响、贸易与高层政治之间的联系、和公众的贸易辩论等诸方面因素 ,本文历史地分析了农业贸易在每一个时期的特点 ,解释了农业贸易是如何及为何会占据了德俄关系的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贸易 中心位置 考察 德国 过程 恶化 公众 第一次世界大战 辩论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