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大股东持股与股票市场操纵:加剧还是抑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志辉 魏斌 +1 位作者 陈海龙 季山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5,78,共12页
股东治理是股票市场运行的基石。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票三秒切片高频交易数据检验了第一大股东持股对股票市场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能够加剧股票市场操纵,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论稳... 股东治理是股票市场运行的基石。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票三秒切片高频交易数据检验了第一大股东持股对股票市场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能够加剧股票市场操纵,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论稳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大股东掏空效应、降低企业信息透明度、抑制股票流动性,从而促进股票市场操纵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在分析师关注度低、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占比低等弱监督制衡机制的环境下,第一大股东持股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建议通过构建适度制衡的股权结构、加大股东监督力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操纵监控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持股 股票市场操纵 掏空效应 信息透明度 股票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股权、治理机制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PanelData的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栋 杨淑娥 杨红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72,共11页
以1999-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治理机制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过度投资水平呈倒"U"型关系;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家作为控股股东的上... 以1999-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治理机制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过度投资水平呈倒"U"型关系;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家作为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过度投资倾向。(2)内部治理中的董事会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无显著关系。(3)企业外部治理因素,如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越小,金融业市场化水平越高,执法水平越高,企业过度投资水平越低;同时产品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抑制过度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治理机制 过度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与费用粘性差异 被引量:26
3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用粘性 第一大股东 大股东制衡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特征、影响力异质与公司亏损逆转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勇 陈建英 +1 位作者 权小锋 张欢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9,共11页
本文运用契约理论分析了第一大股东在股权影响力、政府影响力以及控制影响力等方面的特质对亏损上市公司发生亏损逆转可能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亏损后增持股票的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发生亏损逆转的可能... 本文运用契约理论分析了第一大股东在股权影响力、政府影响力以及控制影响力等方面的特质对亏损上市公司发生亏损逆转可能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亏损后增持股票的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发生亏损逆转的可能性越大,但扭亏后第二年、第三年更有可能再次发生亏损;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身份的样本组在短期内亏损逆转的可能性上明显高于第一大股东为其他身份的样本组;第一大股东的两权分离度越大,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发生亏损逆转可能性越小,但第一大股东的产权性质和两权分离度并没有对上市公司扭亏后第二年、第三年再次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产生影响。本文从第一大股东视角展开对亏损逆转问题的研究,丰富了公司治理与亏损逆转形成机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对企业防范财务危机、改善财务绩效及保持扭亏绩效的持续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影响力 异质性 亏损逆转 财务危机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 公司业绩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金红利看第一大股东对高级管理层的监督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海燕 陈晓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8年第2期15-21,共7页
本文旨在考察大股东和高管在现金红利中的不同动机。以1999-2004年度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公司高级管理层对现金红利的影响,考察第一大股东发放现金股利的动机,并分析第一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我们发现,当董事长兼任总... 本文旨在考察大股东和高管在现金红利中的不同动机。以1999-2004年度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公司高级管理层对现金红利的影响,考察第一大股东发放现金股利的动机,并分析第一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我们发现,当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二职合一)时,公司发放的现金红利较低;当董事会中管理层比例较高时,公司发放的现金红利也较低;但当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较高时,公司的现金红利则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能够削弱二职合一对红利的负面影响,也能够削弱董事会中管理层比例对现金红利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经验结果支持了代理理论和大股东降低代理成本假说,即公司管理层普遍不愿进行现金派送,但是大股东能够监督管理层的红利政策;而且大股东的控股比例越高,这种监督作用越明显,越能够缓解代理问题对红利政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即股权分置改革的后期,不一定要急于过度分散股权结构,当大股东和高管分属不同主体时,适度的股权集中有利于对管理层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职合一 第一大股东 现金股利 代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环境,第一大股东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5
6
作者 黎文靖 路晓燕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6-71,共6页
本文采用国际会计的比较研究方法,以市场化指数为标准划分为高市场化和低市场化地区,以此分析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等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全样本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表会计质量的稳健性有显著影响,而第一大股东持股... 本文采用国际会计的比较研究方法,以市场化指数为标准划分为高市场化和低市场化地区,以此分析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等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全样本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表会计质量的稳健性有显著影响,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性质则无影响。高市场化地区分组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性质对会计稳健性有显著影响作用,而低市场地区分组中两者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地区环境 会计稳健性 会计信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16
7
作者 戴国强 刘兵勇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29,共3页
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少为宜?股权集中度是否存在合理的区间?为此,文章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从上市至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股东制衡越强,风险承担水平越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风险... 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少为宜?股权集中度是否存在合理的区间?为此,文章选取15家上市商业银行从上市至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股东制衡越强,风险承担水平越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风险承担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在50%、20%、15%和10%以上时验证其与风险承担的关系,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低于10%后,股权持续分散、降低风险承担的效应递减。因此,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比例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保持合理的集中度或分散度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股权集中度 风险承担 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高雷 王家祺 宋顺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本文采用曲线模型研究了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在1998年二次曲线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该模型既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也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在1999、2001年和2002年,幂函数... 本文采用曲线模型研究了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在1998年二次曲线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该模型既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也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在1999、2001年和2002年,幂函数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这些模型仅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不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 资金侵占 第一大股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基于第一大股东不同持股比例的视角 被引量:10
9
作者 申富平 丁含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以2002—2009年度因财务舞弊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在第一大股东不同持股比例下,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在控制了审计意见的相关影响因素后发现:在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 以2002—2009年度因财务舞弊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在第一大股东不同持股比例下,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在控制了审计意见的相关影响因素后发现:在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审计收费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持股和公司价值: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 被引量:64
10
作者 谢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2003年和2004年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计量了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经验关系,并考察了第一大股东持股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区间特征。作者观察到,第一大股东对公司价值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公司2003年和2004年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计量了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经验关系,并考察了第一大股东持股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区间特征。作者观察到,第一大股东对公司价值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三次非线性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激励效应 防御效应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毓 焦丽娜 《技术经济》 2007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以2003年110家上市家族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控制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企业规模及财务风险等因素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并在分析个中原因后提出,对将要上市或增发新股而面临股权稀释的家族企业来说,没有... 以2003年110家上市家族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控制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企业规模及财务风险等因素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并在分析个中原因后提出,对将要上市或增发新股而面临股权稀释的家族企业来说,没有普遍适用的最佳持股比例,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相机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上市公司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洁 王宗军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2期26-30,共5页
文章以2001-200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4385个观测值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经营业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上升(Ⅰ)、下降(Ⅱ)、再上升(Ⅲ)、再下降(Ⅳ... 文章以2001-200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的4385个观测值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经营业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上升(Ⅰ)、下降(Ⅱ)、再上升(Ⅲ)、再下降(Ⅳ)四个阶段,并且,Ⅲ和Ⅳ两种相反趋势的分水岭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这个点。这个点的发现对于国有股减持和引入股权制衡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就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引入股权制衡对提升经营业绩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公司业绩 股权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喻凯 徐琴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8,共6页
以我国2006年底已经实施了股改的深沪两地A股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盈余模型检验了终极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已经实施了股改的上市公司,股权仍然相对集中;当上市公司属于... 以我国2006年底已经实施了股改的深沪两地A股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盈余模型检验了终极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已经实施了股改的上市公司,股权仍然相对集中;当上市公司属于国家终极控制时,盈余质量会较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控制能力与盈余质量正相关;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性质 第一大股东 盈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控股与盈利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建 黄建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8X期59-61,共3页
本文对2000—2005年间的第一大股东性质及持股比例与盈利信息披露及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利信息披露及时性之间呈现"N"形,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股股东的公司,其盈利信息披... 本文对2000—2005年间的第一大股东性质及持股比例与盈利信息披露及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利信息披露及时性之间呈现"N"形,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股股东的公司,其盈利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比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和其他股股东的公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信息披露 及时性 盈利 控股 上市公司 持股比例 国有法人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学彬 刘煜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7S期66-68,共3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考察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关系。设置有关假设的两个考察变量和八个控制变量。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揭示了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因素对审计意见出具类型的影响,并对考察...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考察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关系。设置有关假设的两个考察变量和八个控制变量。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揭示了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因素对审计意见出具类型的影响,并对考察变量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绝对控股 上市公司 实证分析 审计意见 质量关系 非标准意见 控制变量 检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制衡、第一大股东更换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赫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33,共9页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更换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大样本Panel数据(2008—2012),引入相关公司治理变量、行业变量,研究发现:(1)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具有负向影响,随着公司股权制衡度的提高,经营...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更换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大样本Panel数据(2008—2012),引入相关公司治理变量、行业变量,研究发现:(1)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具有负向影响,随着公司股权制衡度的提高,经营绩效降低;因此,一味地通过提高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试图牵制控股股东,并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价值;与此对应,本文发现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2)第一大股东的更换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绩效;第一大股东的更换带来的经营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效应以及公司治理方法的改变、战略的转移,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但是第一大股东的更换对于公司绩效提升的正向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制衡 第一大股东更换 股权集中度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会芳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70,共7页
本文利用实际数据研究1999年至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一大股东变更对促进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改进上市公司绩效以及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效应。本文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逐年增长,这种增长增... 本文利用实际数据研究1999年至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一大股东变更对促进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改进上市公司绩效以及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效应。本文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逐年增长,这种增长增加了非流通股份的流通性,有限地降低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但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绩效的提高。另外,国家股股权变更和法人股股权变更、横向变更与投资型变更及实业型变更、ST公司股权变更与总体变更公司的效应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上市公司 非流通股 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 公司绩效 股权结构 国家股 法人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持股的区间效应——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曾晓涛 谢军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9-75,共7页
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绩效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壁垒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N型相关关系,即在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据绝对控股地位(40%)之前,第一大股东的持股具有积极的治理功能;超过了这个区间,大股... 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绩效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壁垒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N型相关关系,即在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据绝对控股地位(40%)之前,第一大股东的持股具有积极的治理功能;超过了这个区间,大股东的持股对公司绩效则具有消极作用;而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的进一步上升(65%以上),控股股东吸取个人利益的动力又会弱化,大股东股权的增加又会导致公司绩效的增加。此外,第一大股东性质对权益激励的影响也因第一大股东持股区间的不同而异,仅在20%~40%这个区间范围内,国家股与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且结果并不显著,而在其他的区间范围,国家股的持有与公司成长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代理成本 激励效应 壁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与代理成本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泽将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102-109,共8页
通过分析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权性质对于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代理成本显著较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的影响,结论... 通过分析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权性质对于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代理成本显著较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在国有企业中,无论使用营业管理费用率还是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仅在以资产周转率为代理变量时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性质 第一大股东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性质、控制模式与公司业绩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建秀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9-54,共6页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第一大股东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两个层面的控制权组合界定为控制模式,考察在各种控制模式下,第一大股东为政府和自然人的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超强控制和完全竞争...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第一大股东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两个层面的控制权组合界定为控制模式,考察在各种控制模式下,第一大股东为政府和自然人的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超强控制和完全竞争的控制模式,政府和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不存在差异;在第一大股东高股权低控制模式下,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而在第一大股东低股权高控制模式下,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控制模式 公司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