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振动系统初值问题的变分原理和时域离散解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国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研究线性振动系统初值问题的时域求解方法。首先,定义了形式较为一般的卷积,给出了有关的一些性质。然后导出了线性振动初值问题泛函为卷积形式的一类变量变分原理。应用这一变分原理,建立了初值问题时域离散求解的方法,包括分单元... 研究线性振动系统初值问题的时域求解方法。首先,定义了形式较为一般的卷积,给出了有关的一些性质。然后导出了线性振动初值问题泛函为卷积形式的一类变量变分原理。应用这一变分原理,建立了初值问题时域离散求解的方法,包括分单元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振动 初值问题 原理 时域离散 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变分原理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参数识别方法
2
作者 刘正山 吴志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0,123,共5页
提出了一种辨识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参数的方法。首先将待辨识参数的导数引入到系统输出误差代价函数中;然后利用离散变分原理导出关于待辨识参数的差分方程,并与系统方程一同求解;最后通过迭代运算使待辨识参数从给定的初值收敛到稳定... 提出了一种辨识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参数的方法。首先将待辨识参数的导数引入到系统输出误差代价函数中;然后利用离散变分原理导出关于待辨识参数的差分方程,并与系统方程一同求解;最后通过迭代运算使待辨识参数从给定的初值收敛到稳定真值。利用本方法对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模型参数分别进行了参数识别仿真,数值计算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离散原理 线性动力系统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跨尺度物理中并行DVM-DAC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皎 王山鹰 王崇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67-1672,共6页
多尺度现象及相关理论方法是复杂物质系统研究中重要的科学问题.单一的量子力学或分子动力学方法无法解释多尺度体系中存在的现象.第一原理离散变分线性标度(DVM-DAC)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大尺度体系计算方法.它采用分而治之方案,获得了O(n... 多尺度现象及相关理论方法是复杂物质系统研究中重要的科学问题.单一的量子力学或分子动力学方法无法解释多尺度体系中存在的现象.第一原理离散变分线性标度(DVM-DAC)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大尺度体系计算方法.它采用分而治之方案,获得了O(n)的计算复杂性.但由于需要求解大量的特征方程,实现中存在严重的计算瓶颈.发展了一种并行DVM-DAC算法并付诸实现,有效地解决了原有算法的计算瓶颈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并行DVM-DAC算法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成功完成104碳纳米管原子体系的计算,为多尺度体系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设计 多尺度现象 第一原理离散变分线性标度 而治之理论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中纳米碳管的电子结构
4
作者 周刚 段文晖 顾秉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89-1892,共4页
利用第一原理的离散变分方法计算了生长中纳米碳管团簇的电子结构 ,发现悬挂键的存在导致管口处的电子结构明显地不同于管体 ,对应的非键合价电子不仅直接改变管口处碳原子之间的键合模式 ,而且进一步增强管口处碳原子之间的结合 ,促使... 利用第一原理的离散变分方法计算了生长中纳米碳管团簇的电子结构 ,发现悬挂键的存在导致管口处的电子结构明显地不同于管体 ,对应的非键合价电子不仅直接改变管口处碳原子之间的键合模式 ,而且进一步增强管口处碳原子之间的结合 ,促使碳原子只向管芯移动 ,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封闭顶端的几何形态相一致 ;而且降低碳管的化学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第一原理离散方法 电子结构 悬挂键 密度泛函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