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任教师”,你称职吗?──对父母误导孩子现象的思考
1
作者 吴歌 《社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5-36,23,共3页
关键词 第一任教师 于成龙 中学生 教学原则 爱子之道 私立学校 计划生育 备课参考 人生设计 两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家长怎样与孩子友好相处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智华 薛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4-54,共1页
浅议家长怎样与孩子友好相处黄智华薛芳孩子经过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后,渐渐由家庭走入社会时,便对一切充满好奇,随时都有可能问“为什么”。这时,父母如果仍停留在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上,那就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了,父母要注意... 浅议家长怎样与孩子友好相处黄智华薛芳孩子经过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后,渐渐由家庭走入社会时,便对一切充满好奇,随时都有可能问“为什么”。这时,父母如果仍停留在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上,那就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了,父母要注意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随着孩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朋友 友好相处 幼儿园 心理障碍 独生子女 健全人格 河南省 艺术博物馆 理解尊重 第一任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家庭教育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冒名芳 《江苏社会科学》 1985年第12期30-31,共2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终生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是形成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终生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是形成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末,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亲和母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流传民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研究 独生子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苏联教育 学校教育 我国古代 实验幼儿园 人与人 第一任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学生身边的榜样
4
作者 吕悦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学生学习 班主任 学生家长 第一任教师 优秀生 父母 学校教育 有意识 子女 心理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家教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5
作者 傅茂生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6期25-26,共2页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包括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后者是学习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包括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后者是学习动机的核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志向。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等人曾对一组打算上大学的男孩和另一组不打算上大学的男孩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比较。结果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动机 上大学 随意注意 学习需要 子产 教具 心理动因 培养和激发 过学习 第一任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吓唬孩子
6
《湖南农业》 1996年第5期26-26,共1页
时下,家长用威胁性语言吓唬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不这样就打烂你的头,如果不那样,就别吃饭……如此简单粗暴地吓唬孩子,弊端甚多。 吓唬达不到教育目的。一般说来,吓唬只是家长的一种泻泄,并不能付诸实施。结... 时下,家长用威胁性语言吓唬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不这样就打烂你的头,如果不那样,就别吃饭……如此简单粗暴地吓唬孩子,弊端甚多。 吓唬达不到教育目的。一般说来,吓唬只是家长的一种泻泄,并不能付诸实施。结果,头没烂,饭照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家长威信 威胁性 身心健康 第一任教师 心理压力 教育作用 性格内向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吓唬”孩子
7
《河北农业》 1996年第1期30-30,共1页
不要“吓唬”孩子时下,家长用威胁性语言“吓唬”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不这样就打烂你的头,如果不那样,就别吃饭……如此简单粗暴地“吓唬”孩子,弊端甚多。“吓唬”达不到教育目的。一般说来,“吓唬”... 不要“吓唬”孩子时下,家长用威胁性语言“吓唬”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不这样就打烂你的头,如果不那样,就别吃饭……如此简单粗暴地“吓唬”孩子,弊端甚多。“吓唬”达不到教育目的。一般说来,“吓唬”只是家长的一种“泻泄”,并不能付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反心理 家庭悲剧 家长威信 教育目的 身心健康 消极情绪 第一任教师 心理压力 精神失常 离家出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