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曲线双工字钢组合梁桥横梁受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闫新凯
刘永健
+2 位作者
邢子寒
封博文
陈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3,共11页
为了研究主梁腹板纵桥向翘曲变形对横梁内力的影响,在现有横梁框架模型基础上,根据符拉索夫薄壁结构理论得到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曲线双工字钢组合梁桥翘曲变形、结构扭转角等物理参数沿跨径的分布规律。利用主梁腹板与横梁的变形协调关...
为了研究主梁腹板纵桥向翘曲变形对横梁内力的影响,在现有横梁框架模型基础上,根据符拉索夫薄壁结构理论得到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曲线双工字钢组合梁桥翘曲变形、结构扭转角等物理参数沿跨径的分布规律。利用主梁腹板与横梁的变形协调关系分析横梁的纵桥向变形,得到横梁内力组成以及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符拉索夫薄壁结构理论分析得到的横梁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规律基本一致;靠近加载点的横梁正应力以“竖向弯曲效应”为主导,靠近支座截面的横梁“腹板变形不一致效应”大于加载点截面附近横梁;加载点截面两侧腹板翘曲变形方向相反,导致横梁的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相反;横梁竖向弯曲变形产生的应力与主梁弯矩分布规律类似,纵桥向弯曲变形产生的应力与扭率分布规律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双工字钢组合梁桥
横梁
符拉索夫薄壁结构理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强度不锈钢弧形板冷弯成形机理的集成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楚志兵
马立峰
+3 位作者
黄庆学
闫志杰
潘海彦
潘丽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8,共8页
不锈钢弧形板具有耐腐蚀、强度高、光洁美观等优点,因此在地铁和高铁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其尺寸精度要求高,导致成形工艺难度大,从而制约了工业的生产。针对此问题,以符拉索夫开口薄壁梁理论为基础,推导出符合高强度不锈钢弧形...
不锈钢弧形板具有耐腐蚀、强度高、光洁美观等优点,因此在地铁和高铁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其尺寸精度要求高,导致成形工艺难度大,从而制约了工业的生产。针对此问题,以符拉索夫开口薄壁梁理论为基础,推导出符合高强度不锈钢弧形板成形弯曲角度表达式及横向变形及纵向变形的能量计算式,并编制出成形工艺。之后建立服役行为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轧制力大小及不锈钢弧形板成形后的回弹量来判定理论道次变形量分配的合理性。对合作企业现有冷弯成形机组改造,依据最优仿真结果进行实验,反复修正后的工艺模型能顺利辊弯出高强度不锈钢弧形板产品,且现场测试数据显示,机组的轧制力能稳定,成形后的回弹量较小,产品质量满足用户精度要求。对形成最优成形工艺,提高辊弯质量和精度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
拉索夫
薄壁
梁
理论
冷弯成形
回弹量
集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曲线双工字钢组合梁桥横梁受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闫新凯
刘永健
邢子寒
封博文
陈霄
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长安大学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3,共11页
基金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17-14K)。
文摘
为了研究主梁腹板纵桥向翘曲变形对横梁内力的影响,在现有横梁框架模型基础上,根据符拉索夫薄壁结构理论得到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曲线双工字钢组合梁桥翘曲变形、结构扭转角等物理参数沿跨径的分布规律。利用主梁腹板与横梁的变形协调关系分析横梁的纵桥向变形,得到横梁内力组成以及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符拉索夫薄壁结构理论分析得到的横梁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规律基本一致;靠近加载点的横梁正应力以“竖向弯曲效应”为主导,靠近支座截面的横梁“腹板变形不一致效应”大于加载点截面附近横梁;加载点截面两侧腹板翘曲变形方向相反,导致横梁的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相反;横梁竖向弯曲变形产生的应力与主梁弯矩分布规律类似,纵桥向弯曲变形产生的应力与扭率分布规律类似。
关键词
曲线双工字钢组合梁桥
横梁
符拉索夫薄壁结构理论
数值模拟
Keywords
curved steel composite twin I-girder bridge
crossbeam
Vlasov’s thin-wall structure theory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强度不锈钢弧形板冷弯成形机理的集成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楚志兵
马立峰
黄庆学
闫志杰
潘海彦
潘丽君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太原理工大学表面工程研究所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8,共8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预研资助项目(2011CB612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5264)
+6 种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11415120003
20111415110001)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11036-2)
山西省重大项目资助(20111101031)
山西省专利推广项目资助(20121006)
山西省科技创新项目资助(20111101014)
校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资助(20122017)
文摘
不锈钢弧形板具有耐腐蚀、强度高、光洁美观等优点,因此在地铁和高铁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其尺寸精度要求高,导致成形工艺难度大,从而制约了工业的生产。针对此问题,以符拉索夫开口薄壁梁理论为基础,推导出符合高强度不锈钢弧形板成形弯曲角度表达式及横向变形及纵向变形的能量计算式,并编制出成形工艺。之后建立服役行为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轧制力大小及不锈钢弧形板成形后的回弹量来判定理论道次变形量分配的合理性。对合作企业现有冷弯成形机组改造,依据最优仿真结果进行实验,反复修正后的工艺模型能顺利辊弯出高强度不锈钢弧形板产品,且现场测试数据显示,机组的轧制力能稳定,成形后的回弹量较小,产品质量满足用户精度要求。对形成最优成形工艺,提高辊弯质量和精度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符
拉索夫
薄壁
梁
理论
冷弯成形
回弹量
集成研究
Keywords
Vlasov thin-walled beam theory
roll forming
spring-back value
synthesis study
分类号
TG33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曲线双工字钢组合梁桥横梁受力分析研究
闫新凯
刘永健
邢子寒
封博文
陈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强度不锈钢弧形板冷弯成形机理的集成研究
楚志兵
马立峰
黄庆学
闫志杰
潘海彦
潘丽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