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苻坚的治秦与伐晋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赵文润
-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48-59,共12页
-
文摘
前秦皇帝苻坚(公元357—385年在位),曾经在宰相王猛等人的扶助下,任人唯贤,打击豪强,广立学校,劝课农桑,使秦国大治。史载,当时秦国境内“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但是,三八三年苻坚伐晋,在安徽淝水遭到失败,前秦的统治也随之瓦解。
-
关键词
符坚
前秦
东晋
劝课农桑
失败原因
封建政权
侵略战争
长安
显著成效
慕容垂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十六国时期胡族政权的兵役
- 2
-
-
作者
旷天伟
-
机构
江西大学中国兵制史研究所
-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35-142,共8页
-
文摘
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剧烈动荡,政权更替频繁,兵连祸结,战火绵延。在这种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少数部族政权,其兵制与魏晋有些不同的地方。这里拟对当时军士的来源、服役期限和兵士地位作些探讨,并初步考察一下士兵及其家属的待遇问题。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
关键词
十六国时期
部族
政权更替
士兵
军队
巩固统治
服兵役
统治者
胡人
符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朱彤”应为“朱肜”
- 3
-
-
作者
覃世
-
出处
《学术论坛》
1984年第1期41-41,共1页
-
文摘
《晋书》所载苻坚将有“朱彤”及“朱肜”,实为一人。作“朱彤”的见中华书局标点本2897、2896、2911、2934等页;作“朱肜”的见1584、2876页。《晋书人名索引》195页只提及“朱彤”,不提“朱肜”。
-
关键词
标点本
中华书局
晋书
人名索引
苻坚
资治通鉴
符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淝水之战的性质和前秦失败的原因
被引量:8
- 4
-
-
作者
徐扬杰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25-33,共9页
-
文摘
公元三八三年的秦晋淝水之战,是一次国内少数民族贵族政权进攻汉族地主政权的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关于这次战争的性质和前秦失败的原因,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肤浅的意见。前秦于公元三五一年建国后,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于公元三七○年灭掉前燕、三七六年灭掉代和前凉,从而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兼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云贵以及东北之一部,建立了一个北方统一的大帝国。此时在中国的版图内,唯一与前秦对抗的,只有偏处东南一隅的汉族地主政权东晋了。公元三八三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百万大军大举攻晋,东晋仅以八万军队来抵抗。前秦在兵力、资仗等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本来是比较容易取胜的。苻坚也很自负的说。“今有众百万。
-
关键词
前秦
正义战争
少数民族
符坚
汉族
先进经济文化
中原地区
东晋
失败
战争性质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