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 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潘泽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67,共20页
农民工社会分类的生成源于制度性的安排,一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的社会安排,包括先赋性的制度安排,后致性的教育水平、个人职业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味,其动力机制表现为最初的社会化和先天的类别化安排,这是群体符号边界... 农民工社会分类的生成源于制度性的安排,一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的社会安排,包括先赋性的制度安排,后致性的教育水平、个人职业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味,其动力机制表现为最初的社会化和先天的类别化安排,这是群体符号边界的生成的最初动力;其次,这种社会分类形成于某种社会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即通过社会认知系统、社会比较和自我类别化,完成再社会化或自我类别化运作,并通过行为的互动模式,进一步内化这种群体符号边界,实现这种群体符号边界的再生产;最后,社会分类是一种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进一步强化的结果,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通过社会建构和知识的再生产,达成了群体符号边界的"内固"和"强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分类 群体符号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东道主族群符号边界变动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河有 张冠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3,共6页
族群符号边界可以展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在民族旅游场域中,东道主族群通过节庆、祭祀等民族传统活动形式凸显民族符号边界;而在食宿接待和民族特色活动项目中则通过不同程度的主客互动对民族符号边界进行刻意跨越。表面上看,东道... 族群符号边界可以展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在民族旅游场域中,东道主族群通过节庆、祭祀等民族传统活动形式凸显民族符号边界;而在食宿接待和民族特色活动项目中则通过不同程度的主客互动对民族符号边界进行刻意跨越。表面上看,东道主族群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划界"和"跨界"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深入剖析发现,东道主族群在精神层面的族群符号边界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而族群符号边界的暂时性变动仅限于民族文化表层。族群符号边界变动是旅游地东道主族群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做出的主动调适,但必须防止民族文化过度商品化和民族文化变迁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符号边界 民族文化符号 民族旅游场域 边界变动 东道主族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影响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理路 被引量:2
3
作者 祁占勇 王艺霏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4,共15页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构建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强化,而且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既有在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环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有在职业教育实践特性、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及工业文化传承延续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基于文化传统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建构,一要围绕标签消除,构建平等包容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文化秩序;二要围绕落差调整,构建完整公正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比较优势;三要围绕损害修复,构建相互交流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符号边界 社会认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